APP下载

新形势下水利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初探

2012-04-29任佳鲁丽丽

北方经济 2012年6期
关键词:水利实训院校

任佳 鲁丽丽

【摘要】当前,我国水利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全面实现水利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而水利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科教兴水战略和水利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探讨新时期水利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分析水利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构建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深化专业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探索了水利高职教育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水利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 水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新时期水利发展对水利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动员亿万人民群众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在“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四大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一背景下,2011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决定》将水利摆在了新的战略高度,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利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民生水利”更加重视提高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更加重视农业水利、农村水利、环境水利,需要更多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水利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重的任务。作为系统培养水利人才主要基地的水利高职院校要清醒认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水利工作的重点工作,结合学院自身条件和区域实际,加快转变办学思路,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优化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服务。

2.水利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遇

“十二五”期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经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原则,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水利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水利行业和相关企业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 水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水利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逐步确立了“开放、合作、服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办学模式。按照国家有关职业标准,根据水利事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水利高职高专院校22所(其中,国家示范建设高职院校4所,正在建设的国家骨干建设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18.8万人,每年可为我国水利建设和发展培养5~6万高技能人才,为水利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水利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水利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当前的水利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水利在新的历史高点上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还需着力解决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偏少、整体文化水平及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单位人才匮乏等问题。就水利高职院校本身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设置上存在专业结构与现代水利要求不尽相符。水利专业招生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电站和动力设备等几个专业,大多面向传统水利,与现代水利的新要求不相符;二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高层次高科技人才欠缺。师资队伍总量不足,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总比重不高,“双师素质”教师依然缺乏;三是水利科技创新不够,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大多数院校重教学、轻科研,科研经费的投入还不够,科技创新性不足;四是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环节不够。由于校内实践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校外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环节在量和质上均显不足;五是水利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缺少来自行业、企业的推动和支持,缺乏来自一线的技术人员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聘用兼职教师困难,缺乏行业对水利人才培养的规划及专项经费支持。

四 新形势下水利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索

1.完善水利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办学理念,根据水利行业专业性强、联系紧密的特点,以互动、互补、互利为原则,以人才、技术、设施为基础,重点面向水利基层单位推进水利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大型水利企业兴办或联合举办水利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水利企事业单位与职业院校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合作研发或实验(实训)机构的新办学模式。加快水利职业教育集团以及各高职院校职教集团的建设,探索完善的集团管理运行机制,发挥其在水利高职教育产教结合中的合作平台和组织协调作用,进而整合集团各成员和各区域水利行业和企业资源,实现集团内成员单位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

2.推行水利职业教育卓越院校建设

开展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是国家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按照“以建促改、以建促评、建评结合、重在提高”原则,推进水利职业教育卓越院校建设。以国家示范和水利示范为引领,辐射带动水利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水利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示范建设,通过示范建设,积极利用国家和水利部在示范建设中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创建一批在行业内起骨干示范作用、体制机制改革领先、办学条件良好、办学水平一流、学生就业充分、行业特色鲜明的水利职业教育卓越院校。

3.深化水利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

专业建设事关水利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水利高职院校应以水利水电类专业建设为龙头,注重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防洪减灾、抗旱节水、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等新兴专业的发展,适时调整和设置新专业。明确重点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建设精品专业。组建由水利职业院校、水利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教育主管负责人组成的“水利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评估、审查等方式,积极推动水利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强化对水利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强化水利精神教育和水文化培养熏陶。

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形式,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导向”、“任务导向”、“过程导向”、“行为导向”等课程建设模式,推进水利类专业课程内容和水利行业职业标准相互融通。

4.推动水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探索以水利行业和教育主管部门为纽带,以水利用人单位为基础,以水利高等职业院校为主体,以水利职教集团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大力推进产教学相结合和校企一体化办学,实现水利专业和行业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优化整合水利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水利高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相关专业、共建技术服务平台、共建学生实训基地、互建教师工作室和工程师工作室。推动企业积极接受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

5.构建水利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库

充分整合水利高职院校和行业相关资源,组织建设一批优质教学资源,供所有水利高职院校共享。组织水利高职院校中的国家示范和水利示范院校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制定各水利示范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全行业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按照过程导向、项目教学的基本要求,制定水利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和课程教学方案;组织水利行业出版机构和相关高职院校,认真分析行业实际需要,制定水利类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覆盖水利类主要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组织全行业高职院校和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按照双师素质要求,建立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信息库。

6.完善面向水利行业的社会服务体系

通过实施社会服务品牌战略、科研服务推进工程、继续教育引领工程,建立社会服务综合体系,使得水利高职院校成为水利行业、企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水利高职院校要坚持职业教育和水利最新发展方向相融合的研究,在技术服务和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增加科研成果数量,在此基础上提升科研课题与成果的质量与层次,使科研方向与水利行业发展结合,教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结合,实现科研引领专业发展,技术服务反哺专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态势。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

针对水利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现状,以水利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完善水利行业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水利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职业教育优势,利用网络、电视等多种现代媒体和培训手段,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并结合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把学校建成行业乃至全国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7.加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提高师资队伍。新设置或者新开设的专业课程,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人才。广开“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和培养途径,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群体和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吸纳水利类专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骨干担任客座教授,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授课和进行现场教学。

构建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与培养,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专业教师到行业相关的企业、公司、科研设计单位挂职锻炼。组织教师参加有关水利职业技能资格培训班的培训。选拔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到国外或国内高水平的水利示范院校进行定期培训和交流。

8.强化水利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共建、共享、共管、共赢”原则,根据专业教学和职业培养需要,组建校内双元、多元主体的生产性或生产教学型、教学生产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动态专项考评和奖励激励机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基地的实践教学效果和运行效益,促进生产性实训基地良性运行、健康发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训实习时间,强化过程管理,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实训实习标准,促进学生的实习实训岗位与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相一致,有效提高实习实训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

五 结语

总之,我国水利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主动因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确立水利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水利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水利高职教育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为我国新时期水利建设发展提供人员保障。

猜你喜欢

水利实训院校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水利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