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看图学文教学中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2012-04-29吴玲
吴玲
看图学文是图画与文章密切相结合的一种讲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特殊课型,它由图和文两部分有机构成。其特点是:图文紧密结合,图画形象表现课文,课文准确描述图画。该类课文主要是通过仔细看图帮助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图意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以下我就在看图学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几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通过看图学文培养观察、想象能力
观察是在大脑神经参与下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活动。要想使小学生养成在思想上重视观察,在行动上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笼统,没有一定的顺序,因此,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会看图、看懂图意作为初步要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会看图、看懂图意的核心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如我在教学《艰苦的岁月》这篇课文时,先指导学生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观察这幅图。先认识画面上是一老一少红军战士在战斗间隙吹笛、听笛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对局部作细致观察。可按人物的衣着、形体、面容、动作、表情等几个层次进行观察。要注意启发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握画面主要内容。在指导观察图画时,我有意识地渗透课文作者的叙述顺序,以帮助学生养成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良好习惯。
要用文字准确、生动地描述一幅图画内容,除了细心观察外,还必须根据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如《艰苦的岁月》一文,在学习一些联想性语句时,我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课文作者根据图意展开的合理想象,目的就是使“文”显得更丰富、更有情趣。接着又启发学生看图想象:小红军听到笛声,他看到的“未来”和“希望”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
又如在教学《燕子》这课时,开始就指导学生看看图上都画的什么,这些东西(燕子、青草、野花、柳树、稻田、湖水等)都处于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变化,等等,要他们各述所见。当学生观察到春季大自然的变化时,我又继续追问:你们看到春天里万物都在变化,有什么想法或感触?同时要求学生围绕本课的题目《燕子》,看看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时的形态特点,把燕子的“来”“飞”和大自然的变化联系起来,抓住题目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既指给学生思路,又不拘于书上文字的框框,要学生各述所见,各谈自我感受,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通过看图学文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说话训练说话是小学语文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说话训练,并把说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观察图画时,可让学生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图意连起来说一说。如学习、观察了《小猴子下山》五幅图后,我引导学生用上“先、再、又、最后”等词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理解词义时,让学生用每个词说一句话。学习了一段话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出示幻灯设问:①请小朋友依次看三幅图,再各用一句话把图上的意思概括出来。②请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看着幻灯片中美丽生动的图画,情绪高昂,踊跃举手作答,从而达到了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目的。
尽管“图”是静止的画面,但美丽的图画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所以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因势利导,从图入手,指导学生通过看图,了解客观事物,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用恰当的词句和具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图意。如《秋天》的插图,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秋景图,可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在学生弄清图上景物后,要求学生具体观察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树的颜色、样子及小动物的动作,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意,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而《温暖》一课的插图,可让学生带着“敬爱的周总理为什么紧紧握住一位清洁工人的手”这一问题,从画面人物入手,观察他们的衣着、动作、神态,再观察近处的树枝、落叶、清洁车,远处的人民大会堂及门前停放的小轿车,最后引导学生把人物与景物联系起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这对发展学生语言是大有裨益的。
三、通过看图学文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而看图学文则用图的形象性降低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难度。比如《荷花》一课,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课文,几乎是字字都含形象美且包含着作者强烈的喜爱之情,而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一时很难从具体语言中体会他的形象美,如此,便可借用图画中的那幅荷花图去启发学生,先让他们根据图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他看到的荷花,然后再把他们带回课文的文字情景中,如此,他们在图文的两相对照中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无形中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通过看图学文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生叙述和描绘事物,往往缺乏条理,说不具体。比如说天气冷,就会写“天气太冷了”,说热,就会写“天气太热了”,语言贫乏;叙述事情没有顺序,颠来倒去,脉络不清。而看图学文的目的正是要使学生通过看图学文的学习,养成说话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良好习惯。如《放风筝》一文,它是一篇看图学文。本文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早春儿童生活图画,表现了孩子们健康向上的情趣,以及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良好精神风貌。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并体会作者对放风筝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作者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课文条理清楚,对事物的描绘也生动形象。在写到运动场去放风筝的小哥俩的动作时,运用了形象、准确的动词,刻画出了他俩放风筝的娴熟技艺和喜悦心情;在描写天空中多姿多彩的各式风筝时,作者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的把那些风筝写得活灵活现,使读者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学生在学文时,看看图是怎样画的,读读文是怎样写的,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就能逐渐认识和学会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叙述和描绘事物的方法,提高说和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