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成功经验探究

2012-04-29朱振亚宴兰萍

天津农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验

朱振亚 宴兰萍

摘要:介绍了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七条,即实施一把手工程、实行上下一盘棋、坚持生态立县、突出生产强县、落实生活乐县、构筑共建平台、强化激励机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经验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25

1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

安吉县地处浙西北,是多山区,属湖州市管辖,下辖15个乡镇和1个街道、187个村(社区),是新崛起的生态旅游县。安吉植被、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71%。拥有山林13.2万hm2,其中,竹林面积6.67万hm2,毛竹蓄积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国第一,为全国著名的“中国竹乡”。安吉还有:“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白茶之乡”、“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建设互促共建示范区”、“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等头衔。安吉县正建设的“中国美丽乡村”,是安吉准备打造的继“中国竹乡”和首个“国家生态县”之后的第三个国字号品牌。经过几年的建设,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已经成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并被农业部当作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之一推向全国。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定位是: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做示范,明确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策推动、机制创新”的工作导向,梯度推进创建工作。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可以概括成“四个四”:(1)抓好“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项目标;(2)搭建“立意上求高度、平面上求广度、类别上求纬度、推进上求经度”四维架构;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产业布局,阶段推进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建设目标;(3)坚持“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四美原则。城乡统筹、统一规划,努力促进空间、产业、环境、文明的相互融合,促使三次产业一体联动,打造生态文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力争实现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提升。

在不久的将来,安吉将倾力打造“一地四区”,即将安吉打造成长三角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及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并遵照“四个四”,用“项目推动”加快安吉新农村建设步伐。2017年,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将基本建成。

2“安吉模式”成功经验梳理

2.1实施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工程就是县委书记(党委一把手)和县长(行政一把手)亲自抓新农村建设。从领导层面上看,“安吉模式”的成功实践也是湖州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工程领导主抓的结果。上溯到中央层面,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的一把手工程,它不仅是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党中央执政为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一把手工程就是党领导下的工程,这是中国的政治优势所在。对于这种优势,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在谈到青藏铁路成功开通时,胡锦涛总书记也有过类似总结:“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以党和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全社会相关的力量和资源,解决某些特别重大项目或事项的一种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1]。可以说,一把手工程在浙江安吉的真正贯彻落实是“安吉模式”成功的政治保证。

2.2实行上下一盘棋

安吉在“一把手”的直接领导下,各部门全面参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左右联动、上下一盘棋之势。首先,安吉成立了最高领导机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建立健全分工与问责机制。在最高领导机构下面,又设立了环境提升工作组、产业提升工作组、服务提升工作组和素质提升工作组,各工作组均有一位县领导统筹协调,有一个具体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各乡镇、村也组建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和领导班子,由“一把手”全盘负责,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此外,还成立了专家指导组,聘请了专家顾问团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指导。上下一盘棋使安吉新农村建设形成巨大合力,加速了“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

2.3坚持生态立县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倡导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新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观念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即他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他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与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共处,人与生存环境必须协同进化[2-3]。

近年来,安吉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建设互促共进的科学发展之路。可以说,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起点高、工作实、成果丰、影响大。安吉将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素,从四个角度改善夯实。一是着力培育生态文明示范。按照“局部先行、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开展了报福镇等3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和石岭村等17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点建设;二是大力开展生态城乡建设。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生态村创建考核标准,已累计创建市级生态村27个,县级生态村59个。仅2009年就有23个村申报创建各级生态村,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13个,县级9个。已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13个,正在创建市级生态乡镇2个。农村环境保护持续走在前列,为全省唯一的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以安吉县为主起草的《浙江省生态村建设规范》被列为省级地方标准,正在起草《浙江省生态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县城也正按照“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的定位进行总体规划,倾力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三是加大生态项目推广建设力度。全面推广从日本引进的农家乐废水土壤多层介质处理技术,剑山湿地公园、太阳能特色村等一批乡村生态项目投入使用;四是实施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健全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累计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2.9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 km2,累计建设清水河道204.85 km,村庄河沟池塘污染整治率达百分之百。开展“三沿”综合治理工作(沿线、沿路、沿景区开展治污、治尘和治烟等专项整治),将生态监察试点工作作为环境优化的保障措施,出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生态案件移交、生态修复、制止毁林开荒、整治黄沙开采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展规模化养殖场、农村生活污染源、矿山开采等生态监察,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安吉生态立县的亮点很多,其中最大亮点要数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长期保持农村“村容整洁”[4-5],但很多专家在安吉调研时认为安吉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安吉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村庄环境整治点1 073个,农村人口受益率达83.1%。健全了“户收、村集、乡镇中转、县统一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运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5%,无害化处理达85%以上。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5个乡镇全部建成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并根据农户住房布局和整体景观情况,分别采取集中式、分散式、阿科蔓技术、微动力和无动力等多种处理形式。其中,与浙江大学合作首创的农村生活污水分户式湿地处理技术经济适用,引人注目。

2009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通过了《贵阳共识》,这个共识就是: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显然,安吉“生态立县”发展模式与贵阳共识极其合拍,它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示范和引领中国未来的新农村建设。

2.4突出生产强县

安吉产业互动的目标是接二连三”(即稳定一产,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甚至“跨二进三”(即弱化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安吉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一产调优提效、二产调强提质、三产调大提速”。

为了一产能“调优提效”,安吉非常重视农业基础实施建设。如清理河道一百多公里,完成中大型水库达标工程10多座,除险加固山塘水库70多座,修建林区作业道路1 000多km,启动了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建设工程和低产林改造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既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优质的生态环境加上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力地促进了安吉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发展。

例如,安吉30余家茶叶企业参加了浙江绿茶进沈阳、浙江绿茶大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等活动,获金奖20多枚。安吉白茶富农典型入选2009年全国两会专刊,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全国两会特刊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吉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促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产值约有4亿元,高效生态农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完成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20个,绿色食品认证数17个,有机食品基地4个。此外,安吉还大力推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为了二产能“调强提质”,安吉非常注重规模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农村工业的集聚度,安吉依托工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特色工业专业村,如羊毛衫加工村、转椅配件加工村、竹机械制造专业村、竹制品加工专业村等。为促进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安吉积极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并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实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30条”,着力推进新医药、新材料、新电子和新型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生态经营与绿色产出的发展理念,坚持集中布局、集聚产业和集约发展的原则,做好“加、减、乘、除”4篇文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功能区为基础、村级工业孵化器为配套的工业大平台体系。严格工业项目环保前置审批,将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优先向环保项目配置。立足生态特色,加快竹产业循环经济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将竹屑等废料加工为竹屑板、重组竹胶合板等新环保装饰产品,形成了较好的竹材料加工循环产业链。2008年全县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三项指标分别下降4.34%、2.6%和1.54%,实现了GDP、财政总收入和工业用电量三项指标10.9%、32.6%和14.8%的高位增长。

为了三产能“调大提速”,安吉非常重视休闲产业品牌建设和生态文化内涵挖掘。现在,安吉已拥有四大旅游品牌,分别是“黄浦江源”、“中国竹乡”、“天荒坪电站”、“昌硕文化”,其他荣誉有:“全国旅游100强”、“浙江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大目的地”。目前,安吉已建成农业休闲观光园区13个,面积0.47万多hm2。其中,中南百草园已获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另有7个大型的、不同类别的、投资数亿元的观光园区也正在规划建设当中。安吉还全方位挖掘和弘扬生态文化,做法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的首肯。近年来,安吉分别围绕竹文化、孝文化、邮驿文化、昌硕文化、畲族文化、红色文化、影视文化和农耕文化大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竹叶龙、竹乐等生态文化舞进了天安门、奥运会。多种县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包装,充实了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增添了安吉休闲产业的品质、魅力和吸引力。休闲产业的兴起,既解决了农村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5落实生活乐县

安吉农民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不仅物质上富裕,而且精神上快乐,真正过上了富美的生活,这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看出。一是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构筑农民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实施“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全县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在2008年达到了70%;二是着力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城乡收入差距比为1.96∶1(全国平均为3.22∶1)。此外,还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五保”集中供养率百分之百,大力推进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安居工程”。就业信息大屏幕已挂置到乡镇和集镇中心村,实现了城乡劳动就业信息互通共享,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各企业的招聘用工信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三是着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实施“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扬文化、护文化”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了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全县80%的乡镇获得了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称号,分别建成省、市和县文化示范村(社区)7个、37个、80个。全县已基本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文化组织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图书下乡网络体系。

2.6构筑共建平台

安吉县秉承湖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实行“县校共建、军民共建、村企结对、部门参建、省部联建”——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科院等院校广泛参与安吉新农村建设,为安吉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湖州市驻军部队开展“百连结对百村、携手共建新农村”和“携手结对奔小康”活动,为结对村民提供帮扶;推进“村企心连心、共建新农村”工程,引导广大工商企业以产业带动、直接参与、合作开发、公益捐助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与行政村结对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组织动员电信、电力、团委、妇联、公安等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

2.7强化激励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安吉注重财政杠杆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村民资本、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财政上“以奖代补”,在原有地方财政支农基础上,县财政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达标乡镇村,根据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仅2008年,该县、乡两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就达到7 000多万元,带动3亿多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中,带动3 000多万元的金融资本和九千多万元集体资金投入,带动3 000多万元的农户投入,撬动社会工商资本过亿元投入新农村建设)。

在“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和长效管理中,安吉重视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激励。一是建立专项考核奖励基金,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业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二是注重激发基层干部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全县每年安排600万元资金用于村干部酬劳三级统筹,并为基层干部落实各类社会保障,从而调动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三是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对生态环境工作突出的村镇进行补助。从2003年起,安吉县政府每年设立2 000万元资金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进行重点补助,补助资金一般为项目总投资的50%,经济薄弱村补助比例达到80%。县、乡镇、村三级的激励机制起到了扳机的作用,推动了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另外,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的长效管理,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此外,安吉还建立健全了农村党员创业扶持机制、村务民主管理机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监察执法机制等一系列激励机制。

3总结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斐然,对全国其他山区的新农村建设也有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安吉模式”成功经验主要有七条,分别是实施一把手工程、实行上下一盘棋、坚持生态立县、突出生产强县、落实生活乐县、构筑共建平台、强化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郎友兴.政治优势是相对的[J].人民论坛,2008(15):22.

[2] 程样国,黄平槐.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人的发展新境界[J].求实,2007(12):7-9.

[3] 王思元,牛萌.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与创建讨论[J].山西农业科学,2009(5):59-61.

[4] 马永芬.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J].山西农业科学,2010(12):47-49.

[5] 潘淑君.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为题与管理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07(4):47-49.

[6] 唐维.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发出《贵阳共识》[EB/OL].(2009-08-23).http://gz.cnr.cn/xw/tpxw/200908/t20090823_

505441010.html.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经验试试看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我对组织指挥作战的若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