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见证 真诚的声音

2012-04-29彭元江

文史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郭老郭沫若诗集

彭元江

今年11月16日是我国文化巨子郭沫若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最近笔者重读了郭沫若先生分别在上世纪70 年代末和50 年代末出版的两本诗集,即《东风第一枝》和《百花齐放》,写下了这篇短文,以示怀念。

读郭沫若诗集《东风第一枝》

《东风第一枝》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的郭沫若先生诗集,收集了郭老在1976年10月到1978年6月这段时间所写的几十篇诗作和文章,以及部分写作在先而至1976年10月后才得以发表的作品。郭老于1978年6月12日逝世,嗣后诗集出版。

《东风第一枝》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在扉页之后,即为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摘录,然后是6帧人物照片和3幅诗文手迹照片。人物照片有“1954年毛主席和郭沫若”、“1954年周总理、朱德委员长和郭沫若在一起”、“叶剑英同志和郭沫若同志”等。手迹照片有“郭沫若同志手迹:《纪念周总理》”、“郭沫若同志手迹:《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和“1977年12月1日题关良同志画鲁智深”。这都是现今难得一见的史料。而书中所汇集的郭老几十篇诗文,则更是一场惊涛骇浪的历史见证,扬播着历史的正义之声,体现出这位文学巨子生命最后两年的情感和理念。

郭老在《毛主席永在》诗中写道:“伟哉领袖万民亲,改地换天绝等伦。三座大山齐扫地,五星红旗高入云。”在《怀念周总理》诗中,郭老写道:“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阴翳五州哀。”“盛德在民长不没,丰功垂世久弥恢。”在《八一怀朱德》中,郭老写道:“服务为民公仆责,同仇敌忾万夫雄。反封反殖反双霸,赤旗高擎贯始终。”充满了对革命领袖的崇敬热爱,真挚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在1976年10月,当得知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覆灭后,郭老在书中立场鲜明地用投枪匕首般的语言写下了《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词中写道:“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粱。”这上半阕词句,当时曾广为传唱。确实,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十年“文革”期间,身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老也难幸免,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更为残酷的是,他的在农业大学读书的儿子被绑架后坠楼身亡,郭老和夫人于立群因无计可救而悲痛万分。然而,历史是公道的,于立群在“序”中写道:“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使郭老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他的健康被夺走了,但他顶住了这股逆流。可以宽慰的是,郭老在他有生之年终究看到了四人帮的覆灭。”

郭老能在晚年亲身经历1976年10月这个地覆天翻的历史时刻,目睹了中国历史上又一群丑类倾巢灭顶,正如于立群在“序”中所言:“他的心该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欢快、何等的痛快哟!”在1977年12月1日,郭老写下了《题关良同志画鲁智深》,诗云:“神佛都是假,谁能相信它!打破山门后,提杖走天涯。见佛我就打,见神我就骂。骂倒十万八千神和佛,打成一片稀泥巴。看来禅杖用处大,可以促进现代化,开遍大寨花。”(原注:“诗末三行是指泥巴可以肥田利农。”)诗人虽已老迈,但心如火中的凤凰欲再振翅冲天。《人民日报》1979年1月29日第6版发表了郭老这首诗和关良的画。当时正值破除迷信拨乱反正之际,《人民日报》发表郭、关的诗配画,显然具有深意。

《东风第一枝》是郭老20世纪后半叶的重要诗作,印数达7 万册;而出版这本诗集的目的,如于立群女士在“序”中期望的那样:“愿这本集子成为一束迎东风而放的花枝,加入万紫千红的队伍,为神州的春天再增一分春色。”

郭老未及看见《东风第一枝》出版便离我们而去了。但他是带着对党对祖国的忠诚,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而去的。也就在郭老逝世的当年年底,即1978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读郭沫若诗集《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是195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诗集,分24开平装本、精装本;采用“一花一诗”的写法,即一首咏花诗,旁边配一幅黑彩版画花卉图案,文图并茂。百幅花卉插图和扉页之后的郭沫若肖像都是由大师级版画家刘岘先生雕刻的。

郭老在诗集里扬弃传统写诗方法,无华丽辞藻,无深奥典故,而是以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笔法,短语长句,韵节自然,让花卉自个儿娓娓道来——或一段故事,或一段常识,或一段感悟,或一段警示,有直白也有妙句,首首诗歌都有所指,内涵深刻,耐人细品。

《百花齐放》中许多诗句通俗易懂,如儿歌般朗朗上口。比如《蒲公英》全文:“倒不希罕人们所宝贵的的黄金,在转瞬间会把黄金变成白银。银色的种子,是一团空降部队,但我们是向大地中投下生命。中国大夫知道我们的药性,他们会用我们来治病救人。很好,我们实在是热爱中国,我们是大地之子,别名叫地丁。”

《百花齐放》不乏机巧诙谐的语句,显得轻松有趣。如《含羞草》的后四句:“因此,人们便叫我们为含羞草,我们害什么羞?人们应该知道。我们是替动口动手的人害羞,请设身想想:岂不是太无礼貌?”又如《紫薇花》的后四句:“因此,又被人们叫作怕痒花,其实我们倒不痒也不怕。只是告诫人们要规矩一些,为什么对花木要用手乱抓?”诙谐中包含着谆谆教诲。

诗集中有不少篇幅结合花卉的生物学特征比喻一种生活的哲理。比如《玉簪花》的后四句:“我们不需要任何阔气的享受,但温暖的阳光定要十分足够。如果把我们栽种在阴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气暮气,苗而不秀。”又如《夹竹桃》的后四句:“阳光如果缺少,我们要起变化,红色的花会变成白色的花。在这里显然包含着深刻教训:红色专家也能变成白色专家。”

诗集中有几首借花讴歌农民的诗,情意真切。比如《菜籽花》、《木笔花》、《石榴花》、《凤仙花》、《向日葵》,其中尤以《向日葵》前四句最为简约:“我们当然没有牡丹那样高华,但和死不了一样是到处开花。老百姓谁个不知道向日葵?我们是向着太阳,也向着农家。”《菜籽花》也是如此:“我们把大地化成一片黄金,多谢春天,更要多谢广大农民。劳动人民是真正的宇宙真宰,为了他们,我们甘愿粉骨碎身。”菜籽粉骨碎身就是榨油以报答农民,多准确。

当然,由于诗集写成于1959年“大跃进”时期,数量不菲的诗篇如《荷包牡丹》、《马蹄莲》、《玫瑰花》、《蜀葵花》、《郁金香》等,大都有深深的时代烙痕。比如《郁金香》的前四句:“波斯诗人曾经把我们比成酒杯,但他错误地只用来作自我陶醉。我们今天是要为大跃进而干杯,高呼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万岁。”又如《蜀葵花》中间三句:“我们要做多快好省的花模范,我们要做力争上游的青云梯。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不算稀奇。”其中,蜀葵开花正是双花梯次而开,“青云梯”的比喻十分贴切,非四川人不会用此比喻。诗中的豪言壮语和口号,亦属特殊的时代语言,真实而无矫饰。

郭老在诗集中还歌咏了少数很特别的花,如《罂粟花》。罂粟是毒品,罂粟花常被比作妖艳的妖魔,但诗中说道:“我们本是药草,用量自有分剂,你们当成三顿饭吃,怎不坏事?”多明晰的辩证观!

在《百花齐放》中,郭老满怀着一片真诚,愿中国大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总是春。所以他在《后记》中特别声明,“普通说‘百花应该包含一切的花,只写100种似乎就不包含其他的花。这样,‘百花的含义就变了。因此,我就格外写了一首《其他的花》,作为第一百零一首”。而这个“一”在《易经》里既是万物的结尾又是万物的开始。哲理深邃,郭老真是用心良苦啊!

这本诗集,共汇集了郭老自云“费了十天功夫”写成的101首咏花诗,平心而论,颇有“大跃进”的速度。然而在中国古今诗坛,又有谁为百种花卉写过诗?唯郭老一人而已。如果体谅到当时的国情,《百花齐放》当不失为一组大型的真诚的“花之歌”。

作者:乐山市科技局退休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郭老郭沫若诗集
信仰是历史洪流中闪光的金子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75年的党龄 一生的信仰
诗集精选
郭沫若佚诗一首
忆郭启儒
我的忘年之交郭布罗·润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