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契机 促进历史课堂的互动
2012-04-29陈平
陈平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家杜威形象地称之为“静听课程”,有的课堂“静”的一根针也许能听到,为此有的教师还自以为荣。新课程改革也有好几年了,我们常讲“师生平等”“民主课堂”,但总觉得这种境界遥不可及,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课堂气氛难以活跃,课堂互动只是一问一答,没有生气,就像“死机”状态。课堂是承载新教育理念的载体,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要真正做到理念转化为行为,就要让我们的课堂鲜明体现师生生命互动,洋溢生命灵性,让我们的学生充分展示发展轨迹。为此笔者认为课堂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问题,抓住机遇,促进课堂互动。
【关键词】契机;互动
笔者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七年级(1)班学生周同学,个子比同龄人高许多,圆圆的脸,较聪明,平时喜欢提问,但上课时总爱借着回答问题时讲几句俏皮话或者故意说傻话,以引起同学的笑,特别是女生的笑。一天,我正在上七年级历史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布置了自主学习的问题:从古代到秦汉时,书写材料经历了哪些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是何时产生的?东汉时谁改进了纸?这种纸的原料是什么?
当学生回答讲到纸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时,周同学突然急切的举手说:“老师,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说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周同学说:“老师!没有纸,西汉以前的人大便怎么办?”我未料到他说出这样的问题,不等我回答,全班同学都大笑,特别是女同学更是大笑,顿时课堂秩序大乱。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发火,而是冷静了一下,待大家安静以后,我真诚的说:“周同学,你提的很好,你说呢?我对这个问题还真不太清楚,你能不能回家上网查一下,明天向我们全班解答一下?”不管周同学提出问题的用意是什么,我先从正面肯定他提问的动机,把握瞬间的契机,顺势引导他自己去解决问题。
下节课时,我让周同学在课堂上回答了问题,从下课后周同学的洋洋自得神情,看得出周同学很高兴。借此机会,我自己还查了资料,尽管听起来觉得不雅,我还顺带讲了我国的厕所文化,学生听得很感兴趣,不时插问,笑声阵阵,整节课的互动很多,气氛热烈。
过后笔者反思,如果我采取简单的方法“维护课堂秩序”,向周同学发火或呵斥他,那样的结果会是另一种局面,可能周同学的积极性被打击了,可能探索问题的信念也会被扼杀了,以后的课堂肯定还是死气沉沉的。为此我体会到,教师要善于抓住瞬间机会,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有时候要“示弱”,不要太看重自己的面子。学生有时在课堂上的随意举动并不是一种“恶意”(即便是学生的故意捣乱,也需要谅解)。当这样的非正常情况在课堂上发生时,需要老师冷静对待,做到抓大放小,趋利避害,不人为地激化矛盾,以此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后,我经常在课堂上主动问周同学有没有问题,岔开他的俏皮话。从此,每次上课时周同学都喜欢主动问问题,下课后还喜欢与我探讨。周同学以往那种在课堂上故意引起学生笑的现象也渐渐少了。这一不经意的处理,不仅带动了其他同学积极的主动参与,还使以后的历史课堂生动活泼、互动多多。
另外,学习环境对历史教学效果来讲尤为重要。过去,旧教学模式下,学生无需思考,教师在学生眼里可望不可及的,在教师灌输式和填鸭式方法下,学生敢想不敢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角色转换后,教学环境也应做相应的转变,形成平等和民主的教学氛围,构建富有挑战和竞争的教学机制,确立正常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原则是宽而有度,营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师生互动,以人为本,以期达到古人所要求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完美境界。
想想我们自己经常上的历史课,总让学生读教科书,听我们讲解教科书,让学生划教科书,最后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诸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事件等复制到试卷上,获取一个高分,一点新意也没有,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参与和对历史的认识。从这次的灵活处理来看,我就学生的发现,顺势引导,超越了书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历史课堂的互动,这与历史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致的。我认为这就是历史课教学的真谛,因为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了解学生需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分析、思考,自己明白事理,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教育的一切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契机,促进历史课堂中的互动,让每节课都使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