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代言小黑裙
2012-04-29何志毛
何志毛
时装史上交火最激烈但仪态最高贵的口水仗其实整个过程就两句话。1926年,小黑裙面世时,得到的诅咒并不少于祝福。时装设计界第一位真正的大师保罗·波列就曾指着小黑裙问可可·香奈儿:“夫人,您做的这件礼服,是要哀悼谁?”而他得到的回应才一个字:“你!”
老波列与香奈儿之争,实际上是两种人生哲学的对垒。后者无可选择,呱呱坠地时就得领受。穷孩子总是习惯用有限的资源表达无限的联想,包括暧昧和时尚;富家子弟则乐于展示繁复,每一条慷慨的褶皱里都藏着经年累月的优越。
这种说法有穿凿附会的成分吗?毕竟,如果奥黛丽·赫本和玛丽莲·梦露穿小黑裙的效果比戴安娜王妃更出色,绝不好说是因为王妃的家庭背景远胜于前二人。
但小黑裙的最佳形象代言人仍只能是香奈儿本人。如果你未尝像她那样活过—热爱旅行但不求抵达,衷爱恋爱但随时警惕智商受挫,钻研男性世界但不是为了臣服,以追求自身舒适为第一要务,因此收拾他人的睥睨眼光势如摧枯拉朽—你就永远无法领略一个像她那样的女人,为什么那么渴望变革出自己的翅膀:小黑裙无疑是她的一只翅膀,5号香水是另一只。
小黑裙美在够小、够简约、够爽快。小黑裙一开始就没打算讨好那些丰乳肥臀者—那种生理资源的拥有者。在那个时代,女人很容易跌入男性视界追捧的旋涡,使她们懒散、自我放逐,使她们骄傲地不作为。
它还美在够黑、够精致、够自我。设想一下:如果香奈儿没有发明小黑裙,女人的身体解放革命会推迟多少年?但是,我们更愿意淡化香奈儿的个人作用。20世纪20年代的女人已经不可能将脚步限制在后花园内,像一只小麋鹿一样,听到丈夫回家的脚步声,脸上就泛起两坨红晕。正因为有此时代引信,香奈儿才可以像女王一样宣谕:“只有那些整天关在屋子里劳动的妇女才会白皙,成功的女性是可以经常去海滨晒太阳、使自己的皮肤黝黑的。”
此外,小黑裙的经济节约也值得褒奖吗?有人说它是T台上的福特汽车,无论是指出世时的先锋性还是后来的亲民风格,都无比熨帖。CandyPratts Price说:“一件黑礼服能穿30年—如果合身的话!你可以平时穿,也可以去参加奥斯卡颁奖,也可以给你16岁的外甥女穿着,配上人字拖和一件小高领羊毛衫!光着胳膊,光着腿,如果你要显得更有吸引力的话,多数时候,是需要配着高跟鞋的!”
尽管如此,作为后辈,我们不得不苛责香奈儿:就像天空不只是一种颜色,气候不只是一种表述,女人的情绪和脸色也远不只是一种节奏。即使是你,也不能说经你解放的那些女性气质就只适合裹在香奈儿的布料和珍珠项链下,散发山茶花的幽香。
因此,当性感炸弹碧姬·芭铎扬言“我才不穿老祖母穿过的香奈儿”的时候,可可女士,你就别记恨她、试图掴她的小脸了。毕竟,碧姬是代言比基尼的,小黑裙对于她,减法做得实在不够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