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德的成就

2012-04-29高书文

理论月刊 2012年6期

摘要:孔子思想之所以具有持久不衰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思想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完备的思想体系。对于“一以贯之”的具体所指,孔子未作正面解答,而曾子释之日“忠恕而已矣”。“贯”为贯通、贯穿之意;“之”指孔子之道。“吾道一以贯之”的意思是:“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对于人伦道德的关切、成就“仁德”的追求是孔学,也是整个儒学的基本精神和出发点、落脚点,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当作“成德以贯之”理解,而“忠恕”只是力行的工夫,达仁的方法,难以概“仁道”之全。

关键词:孔子之道;一以贯之;仁德的成就

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060-04

基金项目:北京物资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孔子中庸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观”。

作者简介:高书文(1969-),男,山东潍坊人,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在站博士后,北京物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部讲师。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虽然没有有意识地、自觉地建构其思想体系,但孔子思想之所以具有持久不衰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思想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完备的思想体系。就是说,其思想贯通一致,循序渐进,互不矛盾,合乎逻辑。只有一以贯之,才能形成思想体系;凡是思想体系,都是一以贯之。

何谓“一以贯之”?只有真正了解、准确地把握它,方能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孔子思想体系的特点和其学说的实质。《论语》有两处说到“一以贯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对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对于“一以贯之”的具体所指,孔子未作正面解答,而曾子释之日“忠恕而已矣”,认为夫子之道全在其中,毫无半点余地。那么,曾子之解是否已达诂而可视做通解?对此,古往今来学者们纷纭异释,聚讼不已,提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见解,竟然成为“研究孔子学说中一大疑案”。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特梳理前贤名哲之见,试做考辨解说,提己之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贯”义考辨

要准确地理解孔子“一以贯之”的内涵,首先就要理解此两言之中“贯”的含义。古代学者对此的理解主要分作两派:

首先,从汉魏一直到宋明,学者们皆将此释为“贯穿”、“通贯”、“贯统”之义。如对于“参乎”一章中的“贯”。王弼注云:“贯,犹统也。……执一统众之道也。”皇侃在《论语义疏》中曰:“贯,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而朱子则注曰:“贯,通也。……”宋儒邢爵云:“吾道一以贯之者,贯,统也。”对于“赐也”一章,邢爵亦云:“……我但用一理以通贯之。……”

要之,清之前,众注家尽管在“以何贯之”方面存在争议,但对于“贯”这一字字义的解释,基本上是一致的。

有清一代,乾嘉学风盛行,而其以反宋学为鹄的,故王念孙、阮元、焦循、刘宝楠等另辟新径以阐述之:认为孔子重视道德践履的重要性,孔子所主张的“道”都体现在道德实践之中,故“贯”应释为“行”。如王念孙言:“贯,行也。……《里仁篇》子云:‘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即一以行之也。《荀子·王制篇》云‘为之,贯之,贯亦为也。《汉书·谷永传》:‘以次贯行,固执无违。《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云:‘奉承贯行,贯亦行也。《尔雅》:‘贯,事也。事与行义相近,故事为之贯,亦谓之服,行谓之服,亦为之贯矣。”而阮元在《研经室集》中亦云:“贯,行也,事也。”对此,刘宝楠表示首肯,对“参乎”一章中所作的《正义》中认为,王、阮、焦诸说“求之经旨皆甚合”在“赐也”一章中所作的《正义》中则云:“圣门之教,行尤为要。《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多学而识之也,笃行,一以贯之也。”认为孔子两处“一以贯之”,皆可释为“一以行之”。

对此两种注释,学者们曲说繁解,各执一词。我们应从“贯”之本义入手解决之。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云:“贯,钱贝之毋也,从毋、贝。”它以“毋”为本字,由“毋”而派生为“贯”,“贯”流行之后“毋”就废而不用了,其本义是货贝之“贯”。故,《广雅》言:“贯,穿也。”清人黄生认为:“以缗穿钱曰贯。”王筠指出:“毋亦声。穿钱贝绳索。”可见,“贯”即为会意,也是形声字。如《汉书》中云:“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用。”即用其本义。《左传》中“贯三人耳”、“贯臂”,皆穿透物体之意,而《史记·乐书》中所谓“礼乐之说,贯乎人情矣!”张守节所作《正义》云:“贯,犹通也。”皆用其引伸义而已。

“我们可以说,钱贝之‘贯为狭义的本义,贯穿为广义之本义。皇疏、朱注对‘贯字的解释皆切近本义,而加以引申的”,而王念孙等人之说确难成立。如王所举《谷永传》中的“以次贯行”,颜师古注曰:“贯,联续也。谓上所陈众条诸事,宜次第相续行之。”也就是说,此处之“贯”字决非“行”意,乃贯穿之“贯”的引申义,而同理,王所举其他例证亦皆不成立。更何况,“然道在行事,二三子宜即告也。门人皆在,何谓独呼曾子以告乎?夫孔子称予学而问子贡也,则子贡为从学久矣。其曰:‘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而乃对曰:‘然,非与?是子贡久学竟未曾言有行也,岂不知弟子行有余力者乎?”“行”乃孔子教学之法门,在孔门弟子之中绝非如此“曲高和寡”。

总之,“参乎”章与“赐也”章所言“贯”,皆为贯通、贯穿之意。皇疏、朱注等皆有充足的训诂根据,非清儒之说所能推翻。“贯”应包含两层含义:在时间层面,为纵贯之意,是说自始至终,即过去、现在、未来,永远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在空间层面,为横贯之意,是说事事处处,方方面面,即人生、社会、自然,同样永远贯穿着这一基本原则。

二、“一”作何解

孔子之谓“一以贯之”,实际就是“以一贯之”。那么“之”代指什么呢?

清儒孔广森认为:“告子贡之‘一贯与告曾子‘一贯语意不同,彼以道之成体言,此以学之用功言。子之问子贡,非以多学为非,以其多学而识为非。”钱穆指出:“本章一以贯之,与孔子告曾子章一以贯之,两章之字所指微不同。告曾子是吾道一以贯之,之指道。本章告子贡多学一以贯之,之指学。然道与学仍当一以贯之。道之所得本于学,学之所求即在道。”按两位学者之见,“参乎”章之“之”为孔子所谓“吾道”,“赐也”章之“之”为孔子自言其学。

孔子首提“一以贯之”当在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是时孔子与弟子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在此情况之下,方有“赐也”一章的对话。“识”,一般译作“记”,但它还有认识、见识义,也许后者更符合孔子原意。孔子之意,自己之所以能在困厄之时保持气定神闲、泰然处之,绝非“多学而识之”所致,而是因为其学中贯通着一个“一”。孔子当然不是告诉子贡不要“多学”,而是在强调不能学而泛滥无归,应“以一贯之”。

对于孔子“一以贯之”之“一”的内涵,曲解繁说者甚众,清儒王宝楠曾指出:“自汉以来,不得其解。”确实,“孔子所持的‘一是很难解释清楚的,可能就是一个本质的东西,只要掌握了本质的东西,就一通百通了。”

对于“参乎”章,邢爵疏曰:“孔子语曾子,言我所行之道,惟用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也。”朱子注曰:“……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一也。”而对于“赐也”一章,何晏注曰:“善有元,事有会。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则众善举矣,故不待多学而一知之。”邢呙做疏曰:“此章言善道有统也。……己之善道非多学而识之也。我但用一理以通贯之。”清代之前,众注家将“一”释为“一理”、“体一”、“元”。当然,何晏等人思想具有浓重的玄学意蕴。其所谓“道”、“一理”、“元”等深受老子形上之“道”的影响,极力否认“多学”的价值,自与朱熹理学之“一理”内涵不同,在此不再赘言。但仅就其语言的表述形式来说,是一致的:“一以贯之”就是“吾道”或“吾学”用“一理”而贯穿起来。

而清儒如阮元则异之,对于孔子之“一”作了另类的注释:“‘吾道一以贯之,此言孔子之道皆于行事见之,非徒以文学为教也。一与壹同,一以贯之,犹言壹是皆以行事为教也。”将“一”字解作“皆”,“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吾道“皆以行之”。

“一”训作“皆”在训诂学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孔子确实十分重视个人的笃行,“行”在其思想之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笃行是成仁的关键,是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故孔子十分重视道德践履。但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是“四教”之一,而说孔子“皆以行之”,绝难服人,是将孔子“一以贯之”思想的理解表面化。孔子所重者乃“行”背后为其提供动力、指引方向的一种理念、一种精神。而阮元等清儒之所以曲解繁说,将“一以贯之”训为“皆以行之”,乃出于反宋学之需要:在他们看来,宋儒讲贯通一切之道。尤其是朱熹从“心”上讲一理,是为玄虚不实之禅,而只有从文字的训诂做起,将宋儒的“一贯”之道推翻,便可证明他们是禅而非儒,从而推倒宋学的历史地位。

孔子之“道”内涵极为丰富,既可视为一种追求的对象性存在,也可看作一种理应遵守的原则,也可以代指孔子的整个思想学说(“道”作何指,下文再说)。而从字面上和逻辑上看,“一”是“唯一”,是最高的和最基本的理念和原则。故“吾道一以贯之”的现代表述是:“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而“予一以贯之”则可译为“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指“多学”一笔者注)”。

三、孔子之道“成德以贯之”

我们解决了“吾道一以贯之”和“予一以贯之”字面的含义,那么曾参“忠恕而已矣”的解释是否准确呢?

对此,学者们大多给予了肯定,如杨伯峻言:“孔子自己所重视的,则在于他的以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学行之中。”将“一”释为“忠恕之道”。

而存有疑问者也不在少数,如宋儒叶适说:“余尝疑孔子既以‘一贯语曾子,至‘唯而止,无所问质,若素知之者……未知于‘一贯之指果合否?曾子又自转为‘忠恕,忠以尽己,恕以及人,虽日内外合一,而自古人经维天地之妙用,固不止于是。疑此语未经孔子是正,恐亦不便以为准也。”叶适认为用“忠恕”解“一贯”,只是曾参个人的理解,并没有得到孔子的首肯。

实际上,这一问题涉关两个方面:孔子之“道”是否全指“忠恕”?“一”是否指“忠恕”?

何谓“忠恕”?首先,在《论语》中,“忠”、“恕”分而言之,是指具体德目而言。“恕”字在《论语》仅两见,除了“吾道”章之外,在《卫灵公》中还有一见:“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意明确,讲如何接人待物。而据笔者统计,“忠”字在《论语》中凡18见,如“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显然,“忠”主要是讲“诚”,如何待人诚实无欺而言。故,朱子注曰:“尽己之谓忠,推及之谓恕。”也就是说,“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及之心以及人谓之恕。”另一方面,忠恕是力行的工夫,达仁的方法:“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有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忠恕”乃“成仁之方”,即通过成己以成人而达于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和主体是“仁”,故孔子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仁是贯穿于整个生命活动之中的。在孔子的思想之中,仁既是工夫,是一切学问行为的总动力;又是本体,是一切学问行为的总归宿。其“言道言政,皆植本于‘仁”。作为“全德之名”(冯友兰语),它概括了所有的德目,故孔子所谓“吾道”,即孔子思想体系的纲领,或孔子学说的总纲,当指“仁道”,无可聚讼。故《孟子》记载孔子曾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忠恕”只是仁的一个方面,作为一德,难以概“仁道”之全:“古人经维天地之妙用,固不止于是”。以“忠恕”指称“吾道”,只能是削“吾道”之足以适“忠恕”之履。

那么贯穿于孔子之道(学说)之中的“一”,即基本理念(观念)是什么呢?是否就是“忠恕”呢?

按照朱子的见解:“曾子告门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犹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斯乃下学上达之意。”也就是说,孔子之仁道至高深,而必通过忠恕这一当下的工夫而显现之,“忠恕之道”虽不能概括孔子“仁道”之全体。却得其要义,故“忠恕违道不远”。故而孔子之道就是以“忠恕”为一贯。而这一解释是理学家的共识,如吕大临言:“忠恕不可谓之道,而道非忠恕不可。”

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做三方面的分疏:

首先,曾子之言,本于一己之性情与学问,而孔子未置可否。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为孔子晚年弟子。孔子曾日:“参也鲁。”可见曾子资性较钝,而其平日为学谨慎、笃实,故曰:“吾日三省乎吾身……”而“忠恕”乃其平丑尽心谨慎之所得,而宋儒以为曾子之一“唯”已皆得孔子之心传,实难服人。

其次,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之中“行仁之方”颇多,绝非一“忠恕”而概括之。如:“隐居以求其道,行义以达其道。”孔子直言“行义”为达道之方;“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孔子明确指出,行此“五德”皆为“行仁之方”。若言“忠恕以贯之”反不如说“行义以贯之”更为简洁易行。

第三,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陈蔡之困时曾参仅十七岁,尚未及门,不了解孔子首提“一以贯之”时的具体背景,以“忠恕”解“一贯”,只是曾子的推测,未必能反映孔子的思想。“陈蔡之困,孔子正经历人生的一次低潮,弟子的信心又发生动摇,孔子自当以道德信念与弟子相勉励,以信仰的力量战胜险恶的环境。”在此环境与心境之下,若对子贡言其学以“忠恕贯之”,难合情理。况且,孔子的“一以贯之”是针对子贡误解自己“多学而识之”提出来的。孔子的学并非仅仅指获取知识,而是学习正确的行为,发明道德主体,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故在孔子眼里最为“好学”。子贡遇到挫折便“色作”,显然还没有真正懂得学,故孔子向其委婉地表示,学不能只停留在积累知识上,更重要的,还要有个“一以贯之”的理念。

显然,在此艰难困顿之下,孔子认为自己之所以能保持气定神闲、泰然处之,是因为其学贯穿着“成仁”、“成德”的高尚理念,所以才不会被任何艰难险阻而吓倒,而这可以从《论语》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语之中得到明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指“有志之士”,“仁人”指“成德之人”。生命虽然可贵,“仁德”却是至高无上的。作为一个志士仁人,决不可为了活命而抛弃“仁德”,对于成就“仁德”的追求理应矢志不移,直至献出生命,即所谓“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

还有: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之意,君子之谓君子,就在于不可在须臾之间违离对“仁德”的追求,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也要持之以恒、坚忍不拔。

再有: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强调,水火二物对于民而言虽至关重要,即孟子所谓“民非水火不生活”,但“践仁以成德”对于人来说是更具有根本性、所必需的东西,故而为成就仁德理应至死无悔。

在《论语》之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足以证明孔子首提“一以贯之”之时,在险恶的环境之下,教育、鼓舞弟子不要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成就“仁德”的信念。故“予一以贯之”应理解为:我的为学之中贯穿着“成德”这一理念。

而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一以贯之”,晚年对曾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理应理解为:我的思想学说是用“成德”这一理念贯通起来的。

当然,“忠恕”也是“成德”之方,但不周延。也就是说曾子所提到的“忠恕”并不是终极价值意义上的道,而是方法上的道。

而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具有“集大成”的性质,此说发轫于孟子。孟子曾曰: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孔子思想体现了一种德性和智性的结合,是用理性主义的眼光观照道德性的问题。是一种典型意义的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故孟子用“圣”与“德”来阐释“孔子之谓集大成”符合孔子学说的特色。

汉儒赵岐对孟子之语的注释则真正抓住了“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要义:

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故能金声而玉振之。

赵岐用“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归纳“孔子之谓集大成”确实精妙,也成为儒家的共识。孔子思想博大精深,“致广大而尽精微”,而以道德作为思想的太阳。其学说的宗旨是强调仁爱精神和社会伦理责任,以成德、成圣为根本宗旨,旨在追求“仕”“贤人”、“君子”、“圣人”等理想人格。孔子以其成德成圣的追求而规定了整个华夏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面貌,从而奠定了其“圣人”的历史地位。而后儒皆遵此学,如孟子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之道就在于返归良知道德本心以成性成德。而小程子所谓颜子之好学在于“学以至圣人之道”的判定,则抓住了儒者为学之道的真精神。灿若群星的历代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孔子的成德思想对其思想和灵魂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总之,对于人伦道德的关切、成就“仁德”的追求是孔学,也是整个儒学的基本精神和出发点、落脚点,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当作“成德以贯之”理解。

参考文献:

[1]程树德撰,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朱熹,论语集注[M],天津:天津古籍书店,1988.

[4]何晏,邢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6]刘宝楠,论语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

[7]黄生,黄承吉,字诂义府合按[M],清道光壬寅(1842)刻本.

[8]王筠,说文句读[M],清道光三十年刻本.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徐复观,论语“一以贯之”语义的商讨[J],中国思想史论集,2004.

[1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黄宗羲,全组望,宋元学案[M],台北:中华书局,1965.

[15]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6]吕大临,蓝田吕氏遗著辑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7]梁涛,释孔子的仁——种过程本体论哲学[J]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skzdryzgcbtlzx.htm,2003-7-4.

[18]赵岐注,孙爽,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辑:文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