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美育的途径
2012-04-29王红军
王红军
摘要: 语文美育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包括人类所有文化内涵,以及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素质,使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形成善良情感,塑造完美的人格,成为各方面都达到美的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文明人。本文介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功能渗透途径
一、语文美育的功能
语文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的。语文美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语文美育具有深化认识的功能
美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引导我们从审美角度获得并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美育的这种认识深化功能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描写旧社会所遭遇的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悲惨生活画面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封建社会对勤劳、善良的中国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看清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从美育的角度而言,凡是形象生动、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对加深我们对社会生活本质的认识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二)语文美育具有道德感化功能
将道德教育寓语文美育与素质教育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寓教于美,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下认识事物,在美的形象、美的思想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这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功能。通常,我们对一个人行为的善恶进行道德评价,从审美学或美育的角度而言,也就是对这个人进行审美评价。如我们赞扬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既是一种道德评价,又是一种审美评价。所以,从语文美育的角度来说,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正面形象和英雄人物,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精神性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正面形象具有道德感化功能,反面形象也同样具有道德感化功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应忽视课文申反面形象的道德感化作用。如教学中,学生通过对那个见风转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形象的否定性审美判断,认识了美的对立面——丑,从而产生对它的憎恶和鄙弃,以及根除人类恶习的思想,于是,丑便成为塑造学生正直人格的反面教材,起到了与美同样的道德感化作用。
(三)语文美育具有情感净化功能。
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学生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抑制和克服消极、不良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变得纯洁、高尚,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美好情感的人。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十分突出,如教学中,文中所描述的“我”去探望遭遇生活不幸的小姑娘,小姑娘为“我”制作的灯照路及小姑娘的父亲因为学生送信而神秘失踪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字里行间处处荡漾着人间真情。读着这样的文章,就会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净化,让人真正感受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语文美育渗透的途径
语文美育渗透的途径多种多样,这里介绍以下几条主要途径。
(一)语文教学全方位渗透思想美
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应特别注重思想教育。如教学《海底世界》、《荷花》就引导学生体会事物自然美、形式美;教学《八角楼上》、《飞机遇险的时候》就引导学生领会领袖人物的行为美;教学《南京长江大桥》、《参观人民大会堂》、《我家还缺啥》就引导学生讨论“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从而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这一领域,语文教学更是游刃有余。美的人物、美的心灵、美的景色、美的情节、美的语句、美的书写、美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比比皆是。语文教学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就是不完美的。领略不到汉字的美,学生怎能写得端正;领略不到文章的美,学生怎能有感情地朗读。比如《瀑布》一课,教师通过录像、录音、讲解,把学生带进了“这般景象没法比喻”的美的境界,学生全身心浸透在其中如痴如醉,教师与学生融会在一起,文章与心灵融会在一起,文字的训练自然事半功倍。
(三)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欣赏故事美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组织了故事接力课。我讲了故事的开头,让学生接着上一位同学的情节继续讲。开始要求较低,只要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表达出来即可,后来逐渐提高要求,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及时给予点评,对胆小的学生予以鼓励,对构思巧妙、有创造性的予以表扬。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就连平时不肯发言的同学也跃跃欲试。经过几次活动,学生们克服了胆怯心理,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的活动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课上我所带的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发言,且语言流畅、神态大方。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根基,这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思想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要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使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不失为完善的、科学的、艺术的语文教学。人的热情、美能引领人进入无限遐想的空间,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感受语言,通过语句来对白,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顺准确地表述,而在生活中,却语无伦次,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就解决了学与做两张皮的问题。
(四)重视语文教学的作文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多次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如《班级周报》评比课,要求报纸上有关本班的内容必须占多数内容,并鼓励学生将一周来自己认为最得意的习作刊登在报上,让同学们欣赏,从内容到形式评出优、中、差及进步奖。这样,将语文课延伸到课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为了充实版面内容,他们处处留心观察,主动订阅书报的同学多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从而产生了学习语文课的强大内驱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语文美育的社会功能与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统一的。通过美育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要大力提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时代精英。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海南科学教育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