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心灵,触摸美的脉动

2012-04-29王海燕

考试周刊 2012年62期
关键词:月光美的爸爸

王海燕

语文仿佛就是一首诗,既有赏心悦目的山水风景,又有回味无穷的生活故事;既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人物,更有动人心魄的平凡生命。所有这些都时刻给学生美的熏陶,诗的享受。教学中流连其间,可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启迪人生智慧,丰富文化底蕴。我们应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放飞心灵,触摸美的脉动,感受人间的真善美。

一、涵泳工夫兴味长——品词析句,领略语言美。

现行小语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这些课文文字优美,涵义隽永。我们应让学生反复品味、感悟,走进文字所描绘的意境,领略语言美。例如《望月》第二自然段对月下江景进行了很传神的描写。我们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师:你感觉到了江边月景的美了吗?

生:感觉到了。

师:月光的什么美让你心动?请你再读读课文,拿出笔来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用心读一读,看看你能读出月光的什么美?

生1:月光的色彩美让我心动,我从“千点万点”感受到的。

师:我怎么感觉不到,你能读给我听吗?(生读,读出千点万点的色彩变化)

生2:我给他补充一点,我觉得“黑色的剪影”和“银色的花边”更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师:月光洒在江面上不仅仅有千点万点的光斑,更为江两岸的黑色剪影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这样的美怎不令人心动呢?

生3:我觉得“晶莹闪烁”不仅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更写出了月光的明亮。

师:这种亮你能读出来吗?(生读)

师: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的光斑在晶莹闪烁,大家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这种光亮。(生齐读)

生4:月光的形美让我心动,我从“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这句话感受到的。

师:还在跳动,这是什么美?

生:动态美。(生读)

师:你们还能从其他句子中体会到这种美吗?

生5:我从“江两岸,芦档、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句话中不但体会到了这种动态的美,而且体会到月光很神秘。(生读)

师:这位同学从这一段的第三句话中读出了月光那神秘的、动态的美,你们能从第一句话中读出什么?

生6:我读出了月光的安详美。

师:安详是什么意思?安详本来是比喻人的,这里把月光比作人,那么它像什么?

生7:它像一位老爷爷,很慈祥。

生8:它像一位母亲,让人觉得很容易亲近。

师:月光的银辉洒在大地上,也洒在了人们的心窝里。

……

师:月光的色彩美、光亮美、形状美、动态美、神秘美、安详美使我们走进了一个美的情境,这么美的情境你能读出来吗?

评析:在上述案例中,老师带领学生品读描写月下江景的句子,通过美读、品味、感悟,很自然地体会到了月光的色彩美、光亮美、形状美、动态美、神秘美、安详美,获得了美的享受。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美文美读,感受音律美。

小语教材中有很多课文节奏感很强,读起来会令人感受到奇妙的音律美。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的教学片断:

师:后面几行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来,读一读,说一说。

生:我喜欢“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我查了字典,知道流苏是指的一种穗状饰物,在这里我想它是指鼓上的大红色绸子。这大红绸子也会随着后生们的动作在空中旋转、舞动。

师:来,读出流苏的飞扬。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喜欢“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我觉得这个“乱”字用得太好了。我理解这个乱不是指打鼓的动作不一致,而是一种自由、一种不加修饰的表达,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把内心的一种活力完全释放出来了。

师:白居易写过这样的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个“乱”字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感受。理解得这样深刻,你一定能读出这种蹦跳的火热。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喜欢“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我仿佛看见了表演腰鼓的后生们眼神中迸发出的一种激情,似乎可以让观众燃烧。我想来读一读。(学生读句子)

师:大家启发了我,感染了我。老师想把这几行连起来读,好吗?(教师范读)还有同学想读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听你的朗读,我感到这一个个文字,似乎从纸上站了起来,在和我说着话,唱着歌,跳着舞呢!同学们,想亲眼看看吗?

生:想!

师:(出示图片,相机配以教师朗读)还想读吗?

(学生进行男女生分行穿插读)

师:把这一段放到文章中去,同学们的感受会更深。第6段,谁来读?

(教师点学生朗读第6段)

师:大家发现了吗,这位同学是怎样读“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几个词的?

生:越来越响,越来越重。

师:我们读书就要像这样,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把词语和词语比较着来读,这样体会就能更深。

师:老师发现其他同学早就跃跃欲试了。这次采取叠加读的方式,“发狠了”由第一组读,“忘情了”由一、二两组同学读,“没命了”全班一起读。第7段,由老师引读,同学们跟读。明白了吗?来,让鼓声给我们起个头吧!(播放节奏极强的鼓点,师生共同朗读6—12自然段)

评析:先听其声,再见其形。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安塞腰鼓的隆隆鼓声和飞扬的舞姿组合成一个精彩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这是生命语文的交响,又是浓墨重彩的画卷。以声传情,以舞传神,情发乎中,神寓于心。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想象也飞起来了。在这里,感知语言的精彩,感悟语言的含义和语言背后的深意,感受语言的魅力,都是通过“读”来进行的。这里,学生读出了气势,读出了语感。多种形式的读,不同语调的读,使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尽在琅琅书声之中。

语文阅读课,就是要以读为本。形式多样地朗读,不同层次地读。初读感知,细读领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演读、配音读、师范读……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让学生读出哲理内涵,领悟其思想感情。可引导学生高声朗读,使其如惊涛拍岸,慷慨激昂;或低语轻吟,如清风徐来,曼妙轻柔。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三、人间自有真情在——多元解读,体验人性美。

很多语文课文流露着真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出人文思想、独特的人生感悟及细腻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如何去感知世界人生,感知人世间美好的真情、友情、亲情等。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爱如茉莉》一文的教学片断:

师:真爱就像茉莉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课文中,需要我们用真心和慧眼去发现它。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9—16自然段,在心有所感的地方圈圈画画。

生:“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这里的“紧握”表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对她的关心,对她的细心。

师:你真有心。我们再联系上下文来谈谈爸爸为什么要紧握妈妈的手。

生:“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醒了。”爸爸夜里睡得很沉,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他。这样睡,妈妈一动他就惊醒了。

师:你真会读书。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生:爸爸非常爱妈妈,关心妈妈,照顾妈妈无微不至;同时妈妈也非常爱爸爸,为爸爸着想,很体谅爸爸,不愿叫醒爸爸。

……

师:同学们抓住具体的字词细读,走进了爸爸、妈妈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他们那深厚却又如茉莉花般散发着幽香的爱,你们真会读书。这“紧握”,这“麻木”,将一份爱融在生活的细微处,这份爱平平淡淡却又令人回味无穷。

评析: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文字无语却有声,那是作者的心声,文章主人公的心声。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该教师善于“倾听”文本,解读文本,更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入作者内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效展开对话,引导学生感受到了父母之间那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语文老师应独具慧眼,敏锐地发现教学中可以进行“美”的熏陶的素材,带领孩子们在语文这个百草园中快乐地徜徉,去发现美,拥抱美,享受美,进而创造美。

猜你喜欢

月光美的爸爸
中秋的月光
月光碎落了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月光改变了我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