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教士角度浅析明清时期中国气象思想

2012-04-29查庆玲吴春彦

考试周刊 2012年62期
关键词:传教士气象气体

查庆玲 吴春彦

摘要: 明清时期,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达到在中国传教的目的,他们以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为敲门砖打开了中国大门。这些传教士都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在气象方面,他们向中国人民传播了新的气象理论和思想,并对一些气象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明清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受到这种新的气象观念的影响,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著述中,因而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气象思想的革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传教士气象著作气象现象思想变化

明清之际,一大批西方传教士带着神圣的使命踏上中国领土,他们在传播耶稣会教义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西方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他们凭借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传播科学知识的重点虽然不是气象科学,但编撰了一些与气象相关的著作,对一些困扰中国人民多年的气象现象做出了科学明确的解释,对研究明清气象发展状况有重要意义。

一、传教士的科学文化素养

在西方国家,一般而言,传教士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他才能被信教者所信服和接受,很多到中国传播耶稣会教义的传教士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在西方传教士心目中,耶稣能将世间万事万物安排得井然有序,使得每样事物都恰到好处,所以耶稣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因此,每个传教士,除了对教义特别熟悉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意大利传教士王丰肃,又名高一志,字则圣。其著作除教义方面的之外,还有《西学齐家》、《空际格致》二卷、《违道纪言》一卷等。《空际格致》这本书介绍了许多西方气象知识,这是当时传教士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欧洲气象知识。

明清之际,传教士们来中国并非只是向我国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其本质在于传播耶稣教义,努力争取让更多的中国人皈依耶稣教。但是,他们深知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单纯地传播耶稣教,难免会遇到重重阻碍,所以他们不得不以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敲门砖,逐渐打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并使其被一些当权者所接受,从而使得许多传教士被委以重任,比如利玛窦、南怀仁等。如此一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运用,当然其中也涉及气象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这对明清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传教士撰写气象相关著作,传播气象知识

明清时期,许多来华的耶稣传教士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一些当时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知识,他们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撰写成书,开阔了中国人民的视野。我们熟悉的一些著名传教士也撰写了一些和气象科学相关的著作,如高一志的《空际格致》、南怀仁的《坤舆图说》、玛吉士的《新释地理备考全书》等。这些书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气象现象进行了科学的介绍,让更多的中国人民了解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理,对当时气象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一)风的知识

对于风这一自然现象,南怀仁和高一志都认为它是干热之气,具体为南怀仁在《坤舆图说》中提到风是大地干热之气,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提出“风本质乃地所发干热之气”。

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阐述道,古时候的人认为风只是充塞整个空际的气体而已,在其静止时就是气体,在其运动的时候就转变成了风。高指出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随后他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依据,因为在没有风的时候,空中大气依旧会运动;如果借助人力,让人挥动扇子,扇子周围的空气也会运动,这样说来难道扇子周围运动的气体也能称为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虽指出了古时候观点的错误之处,但他承认会有这样的观点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当大地干热气上升至大气中层时,被寒冷的气体所抑制住,无法再继续上升,但是其本身的性质极轻,所以无法下降,就使得其只能在横空中活动。而它在横空中运动的快慢取决于气体的多少、清浊程度等,如果气体上升时既迅速又强度大,那么一旦遇到冷空气阻碍,下降时必定会迅速而猛烈。由此可知,风在运动时,其上下左右的空气都是随着它运动的,由此看来,认为风是运动的气体也是情有可原的。

高一志还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会经常刮风。春秋时候多风,是因为这两个季节空际之中多聚集了干热之气;黎明和早晨之时多风,是因为太阳升起时,一定会多聚集干热气体;雪融化时多风,是因为雪里面有干热之气,干热之气会与湿冷的雪相分离,就生成了风。

风是会随着产生其的元质不同而变化的,也会随着它所经过地方的变化而变化,如北风、西风大多经过雪山高地,所以大多寒冷干燥,南风东风大多经过海上,又经过赤道等热地,所以较为湿热。

风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对人类是有诸多好处的。南怀仁在《坤舆图说》中列举了风的四大好处:其一,风可以拂动周围的空气,使人心平气和,有利于呼吸;其二,风能促进降雨,滋养土地,促进万物生长;其三,风可以散去大地湿气,使自然界的动物们舒爽,也能促进果实成熟;其四,风能帮助舟楫通行,促进交通。

高一志和南怀仁对风的本质、特征、变化及作用作了详细的介绍,致使明清人对风的认识不再停留在“风婆”这样的神话人物创造风的阶段,而是对这一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云雨的知识

云和雨是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劳作息息相关,但是当时的人们常常只知道云雨的存在,却不明白其产生的科学原理。

南怀仁和高一志对于云的本质的认识是一致的,都认为:“云乃湿气之密且结者也。地水之气,彼日曝暖,冲至空际中域,一于本域之寒,即弃所带之热,而反元冷之清,因渐凑密,终结成云。”地面上的水汽被太阳照射后变得温暖起来,当其上升到大气中层地带,碰到中层地带的寒气,就失去了自身所携带的热气,变得较为清冷,随后这些气体渐渐地紧凑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云。

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进一步说明:当云继续发展,有可能会形成雨。由于气体干热、湿寒程度还有清浊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形成的云有的薄而稀,有的厚而密。又薄又稀的云容易被风给吹散,难以形成雨。如果云又厚又密,而且较为湿润,这样的云较容易形成雨来滋润万物。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细雨蒙蒙,则由此可知云肯定是较为清薄的,还有一种下的很急且雨量比较大。

(三)雷电的知识

在古代人眼中,雷总是和神话人物划上关系,我们所熟悉的便是“雷公电母”,如果有人被雷劈中了,便认为是因果报应。高一志在《空际格致·雷降之体》一章中明确指出:“俗以雷降之体为神,所谓雷公,非也。神皆灵而无形,雷有形而无灵。或以雷为石,亦非也。雷虽带石而降,其原不为石。盖雷能投入物体,石则未能。”意思是雷并不是所谓的神灵,因为神是有灵无形,但雷是有形无灵;雷也不是石头,虽然有时打雷的时候会带有石头的降落,但是雷可以穿透物体,石头却不可以。这就解释了雷降之体的本质及形成过程。当干热的气体被困于寒冷的云层内,随着气流的运动与冲击而被点燃,又奋力冲击云层直至强行将云层劈开,当这些气体还在云层内的时候,云原本是比较紧密的,但敌不过内部气体的冲撞,气体在其内部不停的运动,时间久了就凝结成了石块,随后更猛烈地冲击周围云层,最终劈开云层降落了下来。

以前的人们也不明白电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认为电是天上降落的一团火,也有人认为电是天体被太阳照射后形成的火,这些观点其实都是不科学的。一来天体各不相同,不同的性质也不能相容,二来在深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但是依旧可以产生电光。高一志认为“干热气既困郁于寒云之内,流飞冲突或着火燃而发光则为电”。这和雷的形成是相似的,都是由于干热的气体被困于寒冷的云层内,随着气流的运动与冲击而被点燃,只是雷降之体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的演变。雷在前,电在后,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先看见电,接着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大于声速,光在空中传播,不受什么障碍,可以很快地传入眼中,声音较为厚重,在空中会遇到气体的阻碍,所以传入耳朵会比较慢。

这些对于雷电本质的说明还有对现实生活常见自然现象的解释,使得人们对于雷电的印象不再仅限于“雷公电母”等神话人物,而是从科学的角度正确认识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气象现象。

此外,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一书中,对围光、“多日之象”霓虹”等也进行了解释:“地气多积于空中,或结云与否,但其气周围均齐厚薄不至相胜于此,忽被日或大星从上来照,其光不能通透气,乃退而闪散于周围,致圈光之象也”;并预测风雨的知识,如“太阳晚落及早出时,俱清洁,天必将晴。早出时,见大于常,又稍带青色,皆验有雨”、“一星辰于空中所见之流星亦可以验风雨。凡星光昏,后必有风雨”等。这些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谚语相对应,只是传教士们从更科学的角度说明了这些谚语的真确性及其原理。

南怀仁的《坤舆图说》还对一些地区的气象状况做了描述。如对鞑儿靼和苏门答喇的描述:“中国之北西一带,直抵欧罗巴东界,俱名鞑儿靼。……气候极寒,冬月无雨,夏微寒,夏日层冰二尺。”“苏门答喇至湿热,人至其地者多病。……赤道下,春秋二分气候极热,赖无日不雨,故可居。”

葡萄牙籍传教士玛吉士编撰的《新释地理备考全书》表明大约在嘉靖年间,当时的地方已经对高空大气进行探测了,如玛吉士在第二卷《气论》中提道:“嘉靖年间,西域有人乘风球而升,去地约十四五里远,其人即觉有耳聋者,有手痹者,又有受万种凄凉莫可名言者。”第二卷还涉及《云论》、《风论》、《光环论》、《雷电论》、《雨论》等,共有21则,其中包括对欧罗巴气候的详细描写。

传教士们撰写的这些著作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明清人了解了这些气象现象产生的原理,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对天体神明的盲目崇拜,开阔了眼界,对当时气象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三、对当时气象思想的影响

全新的气象科学知识的传入引起了明清很多文人气象思想的革新,让人们对气象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西方“四元说”的影响

方孔炤、熊明遇两位文人在讨论气与五行的关系时,多多少少都受到传教士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四元行论》、熊三拔(泰西水法》、高一志《空际格志》等西学著作中所提及的有关古希腊四元素说(水、火、土、气)的理论影响。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对于四行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四行之杂,如人身,首肉属土,痰血属水,喘息属气,温热属火。”金石等以土为主,烟雾等以气为主,电、彗等以火为主。

熊明遇在《格致草·气行变化演说》中对五行与气的关系进行探讨时提道:“五行之质俱合二气,惟金木专以质用,不能变化,无可谈论。若水火土皆挟气为质,有元质,有变质。水土之元质,与气二而一,火之元质与气一而一。”他认为气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较热且带有湿度的,蒸发以后会变成雾、露、雨、雪、霜、霞、云、霞;还有一种虽然也是热的但是很干燥,这类气体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较为微细,容易被点燃,可以形成电、流星、彗,其二较为疏散,不容易被点燃,大多变为风。

与熊明遇私交甚好的方孔炤也有相类似的论述,他在《周易时论合编·图像几表·两间质(测)约》里谈道:“……而形与气为对待。此一之用二也,土形居中而水火二行,交旋其虚实之气焉。……而今又专言气,与水火土并举者,指其未凝形之气也。实则五材之形。五行之气,二而一而已矣……”气体转动可以形成风,风急时就会有声音,发散的时候能形成光,聚拢则能凝结成形,风、声、光、形总是由气体的各种运动形成的,其本质还是气。

熊明遇的气象学著作《格致草》也用了很多篇幅来讨论气象学相关知识。每当熊明感到我国传统的解释不足以说明这些气象现象的成因时,便尝试采用由耶稣传教士翻译介绍过来的“三际说”和“四元行说”(即水、火、土、气)等气象理论来解释。

(二)对雹的新认识

游艺的《天经或问》中有很多论述都有西方气象科学知识的影子,并融以自己的观点加以阐述,是中西方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成果。书中有一些片段以问答的形式解释了一些气象现象,如:“问:雹,冷物也,何以不降于寒而降于暑也?或谓蜥蜴所喷,或谓龙鳞所藏?是乎?否乎?”对于这样的问题,游艺很好地运用了西方气象科学中“三际说”理论,再加上自己的观点,对上述问题作了解答:“气之三际:中为冷际,下为地温,上近火热,极冷之处乃在冷际之中。二时之雨,三冬之雪,盖至冷之初际,即已变化下零矣……”意思是冬天的时候,这些气体继续上升,但是十分缓慢,力量也比较薄弱,只能依靠大地上性质相同的云,此时的云范围较为广泛;夏天的时候,气体越积越浓厚,继续上升,力量较强,直达冷际深处。气体越往上升,越来越厚密,速度也越来越快,聚散变化也越来越频繁。当气体进入极冷之际时,会骤然凝结成雹。雹体积的大小,与进入冷际的深浅、云的厚薄程度息息相关。雹中所含的沙土也比雪多,而且雹的中心是虚的,这是由于它是骤然凝结而成当中包含了气体的缘故。至于说,是雹是蜥蜴所喷或是龙鳞所藏,都只是老百姓们的市井流言而已。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们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打开了中国大门。在气象科学方面,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气象仪器,还在中国成立了气象观测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气象观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气象材料和观测数据,同时也撰写了一些与气象相关的著作,传播了先进的气象理论。总体而言,虽然明清时期传教士们带来的西方气象知识和技术并未在当时的中国取得革命性的成果,但一定程度地推动了明清气象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一部分人气象思想的革新,让当时的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远古神话,对后人研究明清气象状况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冀鲁.中国近代气象史资料.气象出版社,1995.6:267-268.

[2]高一志.空际格致.明西洋.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3]冯锦荣.明末熊明遇《格致草》内容探析.香港大学中文系.

[4]温克刚.中国气象史.中国气象出版社,2004.1:318-319.

[5]余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9.

[6]张德二.中国气象史研究文集(二).气象出版社,2005.11:109-111.

[7]竺可桢.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

课题资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八期教改课题《明清传教士与中国气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CX027。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猜你喜欢

传教士气象气体
气象树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吃气体,长大个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