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2012-04-29陈建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提升

摘要:在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要求面前,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提升科研能力的五个方法,即校本培训、微型课题研究、评价驱动、氛围营造和典型引路。

关键词:教师群体;科研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3-0054-03

由于受所处区域、工作条件、教育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城市普通高中的教师群体科研能力来说,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的科研能力比较薄弱。而教师的科研能力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其强弱除直接反映出教师综合素质的差异外,还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促进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一,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现今社会,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家长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理所当然地关注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因为教师占有知识和教育信息的多少,制约着学生接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程度。作为学校,教育者是一个“群体”,受教育者也是一个“群体”,学校就是一个“群体”世界。显然,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这一“群体”,他们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第一资源。所以对教师群体资源的开发过程,是教师劳动能力的培养、促进与发挥的过程。

事实上,我们过去关注的只是教师“个体”科研能力的提高,对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高的关注是不够的。应该说,提高教师群体科研能力是学校的“内在”要求,因为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内涵。社会、家长所希望的,不只是少数教师的“风骚”独领,而是教师这一“群体”的“星光灿烂”。最简单不过的例子是,孩子每到一个新的班级之前,他们不但关注谁担任班主任,同时也更关注哪些老师任这个班的教学工作。可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系于教师群体。当然,我们不否认,在每一所农村普通高中,都有几个科研的“能手”,他们对学校的内涵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学校科研的“领头羊”。但相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来说,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必须有教师的群体实力作保证的。“木桶理论”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的诠释。

第二,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升与教师“个体”科研能力的提升,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的关系。

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高,无疑会促进教师个体科研能力的提高。“群体”所发挥的就是促使教师形成“更高一级”的需要的动力和源泉。马斯洛认为,人的心理潜能是人的价值的基础。在低一级的需要没有满足之前,高一级的需要不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行为动力。而当低一级的需要满足之后,它就不再成为激励人们行为的动力。这时,只有进一步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有可能提高人的行为的积极性。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无疑是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人从本质上说,总是积极向上的。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中的“个体”,长期的耳濡目染,他也必定会积极向上的。所以说,“群体”是教师个体成长的“摇篮”,是教师可以汲取营养的“大海”。

作为学校,就应该创造出能促进人的普遍潜能实现的条件。人性发展的最高阶段和终极价值,就是达到完全的自我实现。脱离现实的空想或单纯地埋怨现实,都无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呢?只有当教师“个体”的成就,得到“群体”认同的时候,才是其价值的具体的体现。因此,作为学校就要关心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尤其是人的精神需要,提高人的精神生活的质量,这才是真正的关心人和尊重人,“群体”才是教师幸福的源泉。

第三,提升教师“群体”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农村的信息相对闭塞,走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文化氛围相对较弱等等,这些都制约了教师知识的储备,影响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提高教学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实际上,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就是一个提高、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促进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不仅仅可以使教师胜任本职工作,更主要是让教师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获得事业的进步、价值的实现。教师也必须通过严格、持续的学习,才能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技能。而与教学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力的提高,则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普通农村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也是不断地建构、更新其知识结构,促进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成长。

因此,探寻提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对策,缩小普通高中城乡教师群体教育科研能力的差距,不断提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实际上,教师科研能力既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教师“群体”科研能力呢?

第一,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群体”科研能力。

校本培训的目的应该是让教师通过培训达到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从根本上说就是更新理念、改善行为,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动、实践反思”,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使每个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我们每年举行的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新理念讨论与新课程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教学实施具体技术、方法的研究、教学反思研究、高考命题技术的研究。采取专家讲座、教师论坛、经验交流、访问考察、组织培训、以研促训、以会代训、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使得校本培训切合教师实际,扎实、有效。事实证明,通过校本培训,使得全体老师进一步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这样的培训,无疑会促进教师群体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第二,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群体”科研能力。

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就是“小”。正如南通市微型课题的组织管理者、教科所所长冯卫东所说的那样:“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就是“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通过大力宣传,今年,我校共有13项微型课题成为市教育局立项课题。微型课题的研究,既激发了研究者的积极性,又为其他老师提供了范例。因此,在微型课题的研究中,得到锻炼的不仅仅是微型课题主持者个人,而且是一个备课组,乃至一个教研组。这些微型课题的研究,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有探索,有总结;有反思,有提炼。虽然说微型课题研究的是一个“点”,但众多的微型课题组合,就连成“线”,合成“面”。个体科研能力的提升,无疑会带来群体科研能力的提高。

第三,通过评价驱动提高教师“群体”科研能力。

我们清楚地知道,教师职业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形成。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学习,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科研的内容和意义,才能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意识、情感和信念,进而外化为科研行为和习惯。对教师的评价,目的就是通过“外因”促“内因”,我们就是要积极创造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的“外因”。当然,外因具有强制的因素。例如说要求教师,每年必须读几本教学专著,撰写不少于10000字的读书笔记,每人必须有一个微型课题,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要求每个教师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规划,并把这些科研成果与评先、评职称挂钩。制定完善的教科研奖励条例,部门对教师的考核,把科研列为一项重要内容,给予教科研积极分子以荣誉、地位等。通过这些外在的压力,达到促进教师“群体”科研能力提升的目的。

第四,通过氛围营造提高教师“群体”科研能力。

科研氛围是学校全体教师在共同开展的科研活动中营造出来的一种物化的或精神性的研究环境与气氛,它体现了一个学校中的教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学校科研物化环境的营造,包括学校的文化走廊、橱窗、图片、文字、成果展、教学能手科研骨干的照片、简介等。这些物化的环境有鲜明的主题,有学校特色,有文化的传承。体现学校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反映学校的办学导向,对学校的发展起鼓舞、促进的作用。但是,科研氛围的营造更需要特色活动的推进。什么是特色活动?我们觉得体现学校特点、主题集中、目标明确的活动就是特色活动。例如学校举行教学科研专题表彰会,对科研积极分子、科研先进备课组等进行表彰奖励,让全校教师学有目标,行有榜样。举行科研沙龙活动,让大家畅所欲言,让思想碰发出智慧的火花。开展多样的评课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指出:“何为听评课?听评课不是业余的‘听而评之,……听评课就是一种在职学习课程,一种重要的专业成长途径。”所以,我们采取随机抽取式评课、对比教学式评课、民间“草根”式评课等多种方式,在评课中提升教科研水平。

第五,通过典型引路提高教师“群体”科研能力。

典型引路的目的是把典型的经验分享给全体教师,以激励更多后来者。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则认为:树立一个典型,能让我们的老师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并以此为参照。说到底,典型就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学校需要典型。我们知道,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作,但是,更需要有一种能够打动人们心灵的力量,一种根植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一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人生奋斗楷模,一种抗拒平庸,立志进取的永不过时的力量。因此,典型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标杆和楷模。通过典型引路,让其他的老师少走弯路,多一份景仰,也多一份进取的冲动。

提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寻提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而缩小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与城市普通高中教师群体教育科研能力的差距,不断提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推动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Rural Teachers'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igh School

CHEN Jian-ping

(Rugao Motou Middle School, Rugao 226551, China)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educat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it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for rural teachers of middle school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essay suggests five relevant ways: school- based training, micro- project research, assessment impetus,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and typical example.

Key words: teaching staff;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ion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陈建平,如皋市磨头中学(江苏如皋,226551)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提升
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