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人文关怀
2012-04-29丁安江
丁安江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了整个教育教学的体系和过程,对于初中数学而言,人文关怀不仅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内心的成长.
一、数学学科的人文性及数学教育的人文关怀
一直以来,数学教学过分强调其知识性和科学性,而使得这门学科缺少很多人性关怀. 著名数学家钱学森说过: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就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两者缺一不可. 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听起来是一个刚性的要求,而人文性正是体现数学学科的柔性,刚柔相济,它能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也正体现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心灵的沟通. 笔者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人文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应该包含以下两点:
首先,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都过分强调将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学生面前,对于学生内心的情感和学科本身都没有充分地解读,以至于数学教学无法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以具体物、数为尺度”,这样的传统观念或多或少造成了对数学教育方法的误解,也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摒弃“潜灌输”的教学方式.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知识源,占主导性的地位,但是数学教师往往将互动的有趣的教学课堂变成机械的“潜灌输”,数学课堂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也无非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长此以往,也不可能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育的人文关怀
如上述分析,那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一个重点.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应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转变成知识上的伙伴关系,生活中的朋友关系,每个教师都应该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才的道理,与学生建立起彼此尊重、和谐友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当今教育的要求,这个理念也体现了教育教学要始终贯彻和体现出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的身份和价值放在与自己相同的地位,要将和谐友好的氛围洋溢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学生会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能够发挥其创造力.
记得有一次在讲几何图形的数学教学中,有一名学生突然打断了我的讲话,说我随身携带的一个包很好看有很多层,此时我并没有生气,而是接着问他:“好看在哪里?”另一名学生说:“有各种图形. ”我接着问:“有哪些呢?”此时很多学生都举手,有的说正方形,有的说长方形,有的说画三条对角线会出现6个三角形,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我在总结的时候说:“这正是我们下一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比如家具、房屋,下节课跟我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图形用得最多. ”
从中我也得出,人文精神是民主课堂的核心,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成长.
(二)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数学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人文关怀的思想渗透到教学课程中,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由此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引导学生在态度、价值和情感方面的发展.
有一次下午的数学课,我发现班上的学生都很困,此时我明白如果一味追赶教学进度,灌输知识,学生很可能听不进去. 于是这堂课上,我将很多与教学相关的笑话讲给学生听,不仅打消了学生的困意,进而也体现出了数学教学本身的魅力.
(三)将人文情怀倾注到教学方法中
作为数学教师,要将人文精神倾注到教学方法中,这样才能从传统的“抱着不放手”的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一直说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方法的意义在于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例如,我会在一堂新课结束后,布置一些练习题给学生,到了讲解题目的时候,我并不着急公布答案,而是问了不少同学做习题时候的方法,最后我再请同学们总结做题的方法,既达到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也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知识的空间.
(四)人文关怀应作为教师的评价体系之一
21世纪是信息化高度集中的社会,对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人积累丰富的知识,掌握更高的技能,但是,更需要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积极向上的情怀,需要自主、独立的创造精神. 教师应该利用课堂这个空间挖掘出人文因素,使得数学教学的课堂充满人性的关怀.
笔者认为,人文关怀是数学教学的终极关怀,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除了知识的讲授,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 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人文关怀的贯彻力度.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的教育者,我一直深信,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变成教学上的专家,校园里的学者、作家,学生的心理辅导师,才能体现出初中数学教师应有的风范,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也只有将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从人文关怀这一根本性出发,我们的教育才能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2).
[2]胡炯涛.数学教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6).
[3]金海兴.浅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5).
[4]周弘.赏识教育丛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5]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