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2-04-29阎增
阎增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美的领悟。部分教师往往满足于完成串译字词、疏通句意的工作,一篇课文要学习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语言点,学生听得云山雾罩,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尝试运用“关键词”教学法对篇章进行整体解读,将字词句的解释穿插其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主要内容的构成提炼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述志之作,它创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鄙弃,以及归隐的决心,淋漓尽致地抒写了重返田园的欣喜之情和归隐山林的恬淡洒脱之态。从内容构成上看,该文既包含了“归去”的如释重负和绝然,又包含了“归来”的喜悦欢畅和乐天安命。根据文章内容可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归去”“(归)来”。教学思路可设计为:作者因何归去(田园将芜、以心为形役的惆怅悲伤、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时心情如何(舟遥遥、风吹衣、恨晨光熹微、载欣载奔)→归于何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来后心情如何(恬淡洒脱:自酌、怡颜、寄傲、易安、成趣、遐观、无心、倦飞)→归来后如何度日消遣(悦亲戚、乐琴书、命巾车、棹孤舟、寻壑经丘)→明“归来”之志(帝乡不可期、乐夫天命)。
再如《寡人之于国》,孟子在这篇文章中以战争为喻论述“民不加多”的问题,阐述了“仁政”(即“王道”)的具体内容,因此,文章的关键词即“王道”。以“王道”作为提领全篇的关键词,清晰地展现出孟子说辩的逻辑思路,既对每一部分内容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又能体现出文中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根据文中情感因素的主次提炼关键词
无论文章采取怎样的行文方式,选取怎样的事例材料,都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尤其是一些以记叙抒情为主的文章,其间还可能交织着几种不同的情感因素。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先以首段文字、占全文近1/2的篇幅描述了兰亭宴饮之盛,良辰、美景、佳朋、乐事四美俱全,百事可心,重在突出一个“乐”字。接着基于“好景不常”生发感慨,将“乐”引向“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痛”,在断然否定“一死生”“齐彭殇”之后生发“悲”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前文宴游之“乐”与后文人生苦短之“悲”(“痛”),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文中抒写的乐而生悲、悲乐交织的情感,可提炼出两个关键词:“乐”和“悲(痛)”,并据此设计教学思路:“乐”(良辰、美景、佳朋、乐事)→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悲”(痛)(死生之大;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同样,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也是一篇交织着悲喜之情的散文。文中虽于第二段用“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提领下文,但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更多的是“悲”情:忆病弱的母亲隔着门板探问幼子的寒暖,是悲;忆年迈的祖母以传家象笏嘉勉孙儿发奋读书,是悲;忆爱妻凭几学书、夫妻轩中闲话,是悲。明写怀念慈母、祖母、爱妻之悲,暗写家道中落老大无成愧对亲人之悲。首段虽涉及少时轩中读书之“喜”,但远逝的风景与时下落魄相比,“喜”事更添“悲”情。因此,“悲”字可提炼为全篇的关键词。
三、根据行文的逻辑层次提炼关键词
论说文以说理辨析为主,尽管语言风格千差万别,但无论铺张扬厉如《齐恒晋文之事》,还是简明扼要如《伶官传序》,都注重文段之间的紧密相联,环环相扣,讲求的是见解的精辟和逻辑的严密。根据行文的逻辑层次提炼关键词有助于学生尽快理清文章脉络,领悟主旨。例如,韩愈的《师说》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文章影响深远。开篇立论“学者必有师”,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界定,引申出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态度标准,其后以三组对比揭示了现实中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现象,最后延伸至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新的概括和阐述。全篇可提炼出两组关键词:“师”和“从师”。教学思路设计为:何谓“师”(传道受业解惑)→为何“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以何为“师”(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从师”何益(圣愈圣,愚愈愚)→如何“从师”(圣人无常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扫除了文本中的文字障碍,如能注重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内韵,有助于学生实现由读通走向读懂,由阅读走向“悦读”。
(责编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