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中国落地记
2012-04-29
相比风生水起的FOF(基金中的基金),MOM投资产品还是姗姗来迟。
4月上旬,国内一家环保新能源企业的创始人王伟明接触到一份“交银国信-平安罗素MOM一期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资料。
所谓MOM,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由MOM基金管理人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基金经理投资过程后,挑选长期贯彻自身投资理念、投资风格稳定并取得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以投资子账户委托形式让他们负责投资管理的新型投资模式。
“不同于国内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MOM主要是给国内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投资回抱率高于平均水平的相对收益。”一位熟悉MOM投资模式的国内私募基金经理透露。不过MOM扎根中国,难免要克服一系列水土不服。
基金“选秀”
“交银国信-平安罗素MOM一期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是由平安罗素投资管理(上海)公司计划通过交银国际信托公司推出的国内首款MOM投资产品。
然而,这款产品从产品设计到发行审核,却足足耗时12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被平安罗素用于搜集调研以国内私募基金经理为主的投资管理人的投资风格与业绩表现。
“目前,我们访谈了约150位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公募基金和券商专户投资管理人。”一位平安罗素公司人士透露,访谈的内容,除了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连不同工作履历(如公募转做私募)带来的投资风格变化、投资研究团队甚至基金经理个人性格对投资操作的情绪影响,都被列入相关量化分析研究范畴。
访谈只是精选MOM投资产品账户管理人的第一步。按照MOM投资管理人研究模型,平安罗素方面还需要基金经理提供以往的月度持仓数据,在专业的组合分析系统工具的支持下,对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过程进行分析。之后,平安罗素就分析结果与基金经理本人进行具体沟通,验证基金经理实际投资风格是否与投资理念一致,及确认投资管理人未来能否创造超额投资回报。
最终,平安罗素从中选择近20位国内私募基金经理纳入首款MOM投资产品的基金经理库,择优挑选账户管理人。目前,首款MOM投资产品拟定将投资总账户分成5个虚拟子账户,分别委托给4个股票投资型基金经理与1个债权投资型基金经理投资管理。
事实上,所谓的“择优挑选”,并不是精选往年投资业绩最亮丽的私募基金经理,而是长期投资回报相对稳健且高于平均水准的投资管理人。
“在欧美市场,MOM发行方基本不会挑选短期业绩最高、风格最激进的基金经理,而是优选长期净值波动率相对稳定,并取得超额回报的基金管理人,让自身利益与客户投资回报绑在一起。”
MOM投资模型之所以在欧美市场兴起的基石,正是归功于MOM多元管理人投资理念能带来长期稳定、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2000-2006年期间,美国MOM投资产品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440亿美元猛增至6390亿美元,包括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基金都斥资上百亿美元投资MOM产品。
但是,MOM在中国投资领域能否复制这段光辉岁月,却面临诸多挑战。
“难解”水土不服?
截稿时,王伟明尚未决定成为尝鲜 MOM投资产品的首批国内高端投资者。
“不知道,很难评估MOM投资产品究竟能带来多高的投资回报率”——这也是多数国内高端投资者的担心。
“国内高端投资者更习惯接受绝对收益的投资回报,而不是相对投资回报。”前述平安罗素人士分析说。为此首款MOM产品并没有按照国际惯例以收取固定管理费模式发行,而是设计成类似阳光私募的绝对收益产品。
换言之,平安罗素作为MOM投资产品发行方,将根据产品总账户的超额投资回报,收取相应20%业绩表现费,让国内投资者看到这款产品投资收益越高,参与各方获利越丰厚。
在此基础上,平安罗素将原先设定的100%资产投向股票资产,改成最高60%投向股票等权益类资产,40%投向债券等固定收益型产品;这么做,主要是确保产品净值不会低于初始值1元。
上述对冲基金经理分析说:“净值如果低于1元,意味着MOM产品投资亏损,从而会引起国内高端投资者对MOM投资理念投不信任票。”
记者调查发现, 目前国内运作MOM投资模型的最大机构投资者,或许是社保基金。在2003年6月社保基金会通过将股票账户委托公募基金公司投资管理时,已采取类似MOM的考核模式。
据悉,社保基金有专门风险控制团队成员每天跟踪MOM产品总账户的整体收益回报、分析风险,及每个子账户的投资操作明细是否偏离约定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这些风险控制做法,与MOM总账户投资理念相当类似”。
只是,社保基金的账户委托管理业绩表现与投资理念,能否被国内投资者视为涉足参照标准,仍是未知数。“尤其是净值能否确保不低于1元,不是MOM所选择的子账户管理人(基金经理)所能决定的。一旦出现股市集体低迷,再优秀的基金经理也难扭转乾坤。”王伟明指出。(文/张硕制图/林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