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家风尚:清代宫廷与西方贵族珠宝展

2012-04-29

收藏·拍卖 2012年7期
关键词:意涵卡地亚风尚

珠宝首饰与使用者之间相互辉映而相得益彰,自古至今,无论性别限制,也超越东、西方文化差异,受瞩目的是珠宝呈现出的风格以及珠宝佩戴使用时表现的手法。当东方和西方相遇时,材质、技法和纹样随之扩大,遂使珠宝呈现出更为多元的风格,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

清代宫廷的珠宝从来不只是为了表现矿石的美丽,因为单纯的美丽隐约指涉着奢侈与肤浅,珠宝被珍视的原因在于它的德性和内涵。东珠因为产于满洲龙兴之地而尊贵:青金石、蜜蜡、珊瑚、绿松石因为材质色泽的比附,用以祭祀天、地、日、月诸神:饰品的纹样设计往往具备福、寿、平安等吉祥或节庆的意涵。法国本身的历史,及其讲究辉煌绚丽的时尚传统,对十九世纪的珠宝业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卡地亚亦不例外,深受十八世纪宫廷艺术和珠宝的启发,以“花环风格”推出极品新款,技艺精湛、造型优雅。

1847年,路易·法兰梭·卡地亚(Louis-Francois nartier)在巴黎的蒙托格尤大街29号创办了卡地亚珠宝,并于第二帝国期间(1852--1870)繁荣成长,旋即迁至皇宫区核心地带的意大利道。此地高雅名店林立,是上流社会购物的时尚大街。卡地亚迅速扩展,显赫客户遍及欧洲、俄罗斯贵族。玛蒂尔德公主(拿破仑一世的侄女,拿破仑三世的堂妹)和欧珍妮皇后(拿破伦三世之妻)也很快加入贵客行列。

本次展览以中国清代宫廷与近代西方贵族的珠宝作横向对比,以珠宝与人的故事为展览纵向主轴。首先由皇家贵族的风范揭开序幕,树立永恒不变的经典,继之以其发展推演而出的时代风尚;二者相续相应,贯穿整个展览;并以东方与西方各自在不同时空中相遇、相融,激荡出的美丽火花来结尾。除了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之外,并商借卡地亚典藏品及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合计470组件,期望建构出一幅幅多彩多姿又不失文化趣味的珠宝浮世绘。

猜你喜欢

意涵卡地亚风尚
孔子“正名”思想的法理意涵
风尚
风尚
风尚
风尚
著名导演索菲亚·科波拉执导卡地亚猎豹腕表微电影
“钉”义自己
鲍氏东方艺术馆与卡地亚典藏
终身学习在“两富”社会中的意涵与路径
听说,陈意涵充满了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