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插上翅膀
2012-04-29
本期“文化热点”聚焦“公益讲座”。之所以锁定这个题目,是因为我们发现,“听精彩讲座”业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生活乃至生活方式。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空旷的图书馆礼堂座无虚席,无数听众翘首以盼某位讲座嘉宾登临。多数情况下,台上出现的那张脸是陌生的,或者是苍老的,缺乏“星相”的。但听众们并无失望的表情,因为他们早有思想准备:今天,偌大的舞台上注定只有一位寂寞的嘉宾,他必须仅凭一张嘴,既无插诨打科,也无手舞足蹈,而是完全靠思想征服听众,人们等待的正是思想的甘霖。
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一间“永不下课的教室”。这样的大学和教室,胜过应试教育的耳提面命。没有学分,没有成绩,甚至有时候还要适度破费,但愿意分享思想者趋之若鹜。他们全神贯注,凝神屏息,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醍醐灌顶,思想的启蒙从这里起步,文明的种子在这里萌芽。这是现代社会动人的文化景观,在“以一灯传百灯千灯、乃至无尽灯”的驱力下,逐步达到“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的效果。
比起大学课堂,公益讲座覆盖的听众面显然广得多,受惠者无数。而且,因是自愿报名,有时一票难求,就充分体现了“适销对路”。在朴实的场景中,台下坐的大都是普通百姓,素面朝天,衣衫朴素,但他们的眼神里,闪烁出动容的精神力量。这股精神力量汇聚起来,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难怪作家与学者置身其间,乐此不疲。他们的思想成果,最终不就是为了奉献于社会么?在目前“思想出版物”印数极少、难以出版的情况下,贤达们用面对面的思想传授,完成他们的夙愿,可谓得偿所愿。
这里尤其需要给图书馆使劲鼓一下掌。图书馆并不是只有图书,它的功能是“思想的发源地”。愿意到图书馆来静享阅读氛围的人们,多半也会是讲座的发烧友。他们看到作者的文字后,尤其希望见到作者本人,希冀亲自聆听他们的思想。图书馆顺势而为,将公益讲座做得风生水起,枝繁叶茂,将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进行学术研究、开展文化教育、提供文化娱乐等社会职能一一尽情发挥,真是功莫大焉。
当然,这种顺势而为说到底是时代潮流推动的结果,公益讲座既符合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与教育需求,又为专家学者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互动机会,它作为“城市教室”,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无形而巨大的。举办公益讲座,既拓展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又为图书馆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上图”率先而行,作出表率,如今星火燎原,全国图书馆公益讲座已呈蓬勃之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公益讲座当做核心业务,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意识到举办公益讲座不仅是合理配置社会人文资源的良好举措,更是从实践上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从积极而为的角度而言,确是功莫大焉;从最终的结果而言,还是善莫大焉。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济济一堂、思想碰撞”的公益讲座在四处上演。让思想插上翅膀,让思想化作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文化建设的正能量。有朝一日,“无用之学”将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更多的人们将普遍领略思想的乐趣。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