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干部
2012-04-29
“空降”干部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主要是指从上级部门或外单位调任某岗位的领导干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干部“空降”渐成常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部门中,“空降”干部群体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激发官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人民论坛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受调查者表示关注“空降”干部群体。然而,当我们试图深入走进这一群体时,却发现对这一群体的构成情况、工作特色及生存状态等鲜有全面报道或系统研究,能搜集到的相关信息也非常有限。
人民论坛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多数党政干部对于“空降”话题都能说上一二,但不少受访干部,尤其“空降”干部本人,虽然私下交流愿表达真实观点,面对媒体却非常谨慎,一再要求不要具名发表。不少干部的这种心态或许是“空降”群体在公众面前稍显神秘的原因之一。此外,部分公众对“空降”干部也带有一定偏见,认为“空降”干部一般较有背景,来“镀金”的不少。
尽管很少进入媒体与研究者的视野,干部“空降”却具有理论基础、制度依据和历史经验的多重支撑,在中国走过了60多个春秋,并成为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空降”常受“上级任命”、“短期任职”和“年轻干部”三重因素困扰,加剧了有些“空降”干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引发了诸多争议,降低了公众的认同感。如何完善“空降”制度并提升其科学化水平,是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了揭开“空降”干部的神秘面纱,揭示“空降”群体的困惑与考验,了解公众的认知与期待,探讨“空降”制度的问题与挑战等,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经过深入访谈“空降”干部,多维调查公众,广泛约请专家,分上、下篇推出《“空降”干部》专题报道。
本期推出的为上篇。包括“官员‘空降的变迁与困境”、“各类‘空降扫描与基层抱怨症结”、“不同官场生态下的‘空降对策”、“党政干部如何看待‘空降群体”等精彩内容,从不同角度揭示“空降”群体境况与挑战等,并从体制机制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下篇将围绕“空降”干部工作特色、群体特征、机制完善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追踪,更加全面呈现这一群体的酸甜苦辣及其“空降”地方后产生的“化学反应”,敬请期待。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