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企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

2012-04-29毛世英

人力资源 2012年7期
关键词:顾客意识企业

毛世英

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普遍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到尽忠报国、忠君爱民,从受人以桃报之以李,到施恩不图报、报效天下人,感恩可说是构成历代封建社会统治者维系社会稳定,确保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础,也是人们相互交往和做人的基本底线。对于当今时代的企业来说,感恩同样构成企业与顾客、员工及社会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和维系良好关系的道德基础,且发挥着作为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的重要作用。

感恩是突显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意识

从企业文化角度看,感恩意识属于突显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道德意识,可说是人本价值观在企业与社会关系上的集中体现,因而构成企业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树立感恩意识,对于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贯彻落实人本理念和顾客至上价值观,会起到价值驱动、积极激励的作用。

事实上,在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过程中,许多企业早已将感恩意识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于其中了,像自20世纪中叶以来市场营销理论创新带来的各种新理念——“顾客是上帝”、“顾客是衣食父母”、“顾客是亲人”、“顾客是朋友”等,都可看作是运用感恩意识来贯彻顾客至上价值观所作的生动表述,例如:“顾客是上帝”,是表明顾客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就像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一样,因而企业待顾客要像对待造物主一样感恩戴德、毕恭毕敬;同样,“顾客是衣食父母”,是表明顾客在经济上之于企业就像在衣食上父母之于儿女那样,因而企业应当像感恩父母那样感恩顾客;“顾客是亲人”,作为关系营销理论的新理念,是表明企业对待顾客如亲人,要视老者如父母、年龄相仿者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少年儿童如己之子女;“顾客是朋友,是伙伴”,是在表明对顾客要像对自己的亲朋好友那样讲义气、重情谊,为其做好购物参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友好合作。

可以说,感恩意识是从伦理角度展现出企业贯彻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行事态度和立场,构成企业员工在最基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上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环节。

缺乏感恩意识是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自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来,企业职业道德就开始出现滑坡现象,近年来日益严重,出现了种种对顾客寡恩薄义、不讲信用甚至坑蒙拐骗的现象,特别是在关系人民生活最密切的食品安全领域里,竟发生了“毒奶粉”、“毒豆芽”、“染色馒头”、“地沟油”、“瘦肉精”等恶性事件,令人闻之无不心惊肉跳。

而在现实职场上,缺乏感恩的现象也不少见,例如:

一些管理者不懂得感恩顾客,往往口口声声喊着“顾客是上帝”、“为人民服务”,实际做起来却往往成了“顾客的钱包是上帝”,并没有把顾客真正当成施恩的对象,而是当成赚钱的手段;

一些管理者只重视物质激励,以为金钱能使鬼推磨,忽视了对员工在更高需求层面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懂得感恩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结果使得一些人才因得不到重用、难以施展才华而失望离去;

一些员工不懂得感恩企业,在工作上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大事难成,小事不做,遇事敷衍,出事推

诿,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奉献的精神;

个别私企老板不懂得感恩员工,动辄告诉员工工作机会是他给的、工资是他给发的,员工就应该给他好好干活,员工干得不好就指责他们没有良心,把员工彻头彻尾当成了无人格、无权益的赚钱工具……

导致感恩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感恩教育的角度看,从业者缺乏正确的感恩意识,不知恩从何来,凡事无不以自私的贪欲为主导,无疑是主要思想根源,也是导致失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职业道德如江河日下的重要思想动因。事实上,在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大潮里,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对金钱或物质利益的追求当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切向钱看,把人们之间的礼尚往来、关心帮助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把人际交往常看成是单纯利益关系的交换,对他人的友好帮助、慈善义举常视为做秀宣传或另有所图,因而不再认为人们之间有真正的恩德可言,在人际交往时往往以功利心态取代了应有的感恩心态,看不到市场活动中彼此友善、崇尚人性的一面,因而只知索取,不知感恩施恩,甚至变得愈受恩愈贪婪,因而也愈无耻。

这种不懂感恩的现象,也与传统孝道和师道教育的缺失有关。不少青少年把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视为理所当然,只知受宠被爱,不知感恩回报,更不明白孝道为何物;一些学生则把老师教书看作是其分内应尽的义务,是为了薪水或名利,而自己是交了学费的,因而对师长也缺乏感激之心。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做人不可或缺的二条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二条若不具备,可想而知,待孩子成年后走上职场岗位,又如何能够对顾客、对同事知恩感恩,报效企业和社会呢?

缺乏感恩意识,反映着对人与人、企业与社会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必然导致在行为动机上缺乏合乎道德原则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职业道德乃至社会公德的缺失也就成了令人叹息的必然。

树立感恩意识,建设感恩文化

综上可见,能否树立感恩意识,切实关系着企业与顾客、员工及社会各方面和谐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关系着企业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企业须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大力建设感恩文化。为此,企业应重视抓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1.以人本理念为指导,把感恩意识纳入企业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关系角度看,感恩意识体现着人类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际交往需要和社会道德诉求,因此,企业要真正树立感恩意识,切实做到感恩社会,还需要坚持以人本理念为指导,切实为社会大众着想,而不是仅从企业经济利益角度作自私的考量。要把感恩理念明确纳入到人本价值观之中,成为人本理念得以贯彻的重要环节。其实,感恩是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人本理念主张管理者要一切以人为中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为原则,但若没有对员工、顾客等社会角色的感恩之心,就没有善待他人的意向或动机,也就谈不上什么尊重、关心和理解,而有了感恩之心,才会以礼相待、恭敬有加,才会真诚关心、替人着想,才会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具体来说,依人本理念来感恩顾客,就是要设身处地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一切以顾客利益为中心,如此才能真正以实际行动感动顾客,才能赢得顾客的满意、信任乃至忠诚,才能在感恩顾客的同时也使得顾客感恩企业,建立起企业与顾客双向感恩的和谐人际关系,实现施恩与感恩的良性互动循环。对员工、投资者、合作者乃至一切利益相关者,企业都应抱持如待顾客那样的感恩意识,以感恩报恩的精神来感动对方,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甚至对同行竞争对手也要感恩,感恩他们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开展创新、服务顾客,并警醒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其意思是说,爱人敬人能带来同样性质的反作用力。我们也可说:感恩人者,人恒感恩之。基于人本理念的感恩,能释放出一种感人向善向上的正能量,若能到处传播这种正能量,必然会在全社会营造起一种人人知恩感恩、个个施恩图报、彼此关系和谐的感恩文化氛围。

2.借鉴东西方感恩教育理念,教导员工懂得知恩报恩。感恩源于知恩,知恩才会报恩,这就需要感恩教育。东西方文化中都有丰富的感恩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借鉴、学习和发扬。就东方感恩教育而言,可说是突出体现在儒家孝道上。儒家孝道,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孝亲尊师、尽忠报国,用今天的术语说,也就是教人知恩报恩,知道父母恩、师长恩、祖宗恩、国民恩、祖国恩、人类恩,因而要孝

亲尊师、尽忠报国、认祖尊宗、传承文明、造福人类、普惠民生。自汉代以来,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无不奉行“以孝治天下”的方略,尽管大都有着企图维护朝代稳定的私心,但却自觉不自觉地推广了儒家孝道的伦理精神,即要把家庭中的感恩伦理推广为社会伦理,让人们像孝敬自己父母那样来孝敬天下人的父母,不仅重视物质赡养,而且重视精神上的尊重、关怀,即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而在西方文化中,感恩教育也是其别具特色的重要内容。西方感恩教育源于宗教信仰,尤其是基督教、犹太教,认为上帝赐予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因而应当对上帝心怀感激,故把感恩上帝的恩赐作为日常信奉的准则,并强调人们要彼此博爱,感恩意识因此盛行于全社会。西方人热衷慈善公益活动的优良传统,主要就源自这种感恩上帝的宗教信仰的结果。西方文化中还设有专门表示感恩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特别是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定的感恩节,全国放假一天,亲朋好友相聚,相互感恩祝福,营造出一种遍及全社会的感恩文化氛围。西方的感恩文化也影响到企业界,如“顾客是上帝”这一营销服务理念的提出,就明显带有西方感恩文化的色彩。

对我国企业来说,应当借鉴学习东西方感恩文化的优秀传统来建设企业感恩文化。要教导员工饮水思源、知恩报恩、感恩社会,在今天还应加上感恩自然、感恩万物,因而要爱护环境,关爱一切生命。不仅要对直接购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心存感激,而且对间接帮助企业的各行各业人士也要心存感激之心,并且努力用积极的奉献行动来报答他们,报效社会。企业还应借鉴西方感恩节的形式,定期举行各种感恩庆祝活动,当如一些企业每年举行客户服务节来感恩客户,颁发长期服务奖等奖项来感恩员工,等等。不仅要重视在物质上感恩,而且也要重视在精神上感恩,并要使感恩精神成为企业形象和品牌的重要内容。

3.以感恩之心对待矛盾冲突。职场管理者或员工在工作中有时难免要遇到来自顾客的意见、抱怨、投诉、愤恨甚至辱骂,这时也要如对父母恩人一般心存感恩,不可抱有怨恨不平之心。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对顾客也适用。顾客作为衣食父母,即便有错,也应包容,更何况问题可能出在企业自身呢!而且,顾客的意见、抱怨往往传达出顾客的真实需求,反映出企业在产品或服务上的不足,等于为企业的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工作提供了宝贵信息,从这一角度说实在是有恩于企业,应该感恩之上再感恩。

当遇到来自同事的误解、不满、指责乃至不公平的对待时也要感恩,道理也同样,它们是在帮助我们反省自我,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或做好与同事、上级的沟通,及时将意见反映上去,也是在给我们展示宽容心量的机会,对确属他人之错能抱以忍耐、谅解和包容。如此感恩之心,体现出一种导人向善的博大胸怀,有助于劝导不懂感恩的人甚至薄义寡恩者也学会感恩。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若人们彼此都能以感激之心坦诚相待,真诚沟通,许多抱怨、不满都可化解,都会变得感恩。

4.将个别奖励与普遍感恩统一起来。论功行赏,给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以奖励,这是企业管理者常用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从感恩文化角度看,这种个别激励手段也属于一种感恩方式,即通过奖励来感恩业绩突出的少数员工,以使其更加感恩和忠于企业,并因此带动其他员工。但不应忽视另一种感恩——企业面向全体员工一视同仁的普遍性的感恩,包括对他们的劳动付出予以合理的报酬和奖赏,从物质和精神各方面关注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条件等。二种感恩都是必要的,应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要注意个别奖励不能与普遍感恩差距过大,不能厚此薄彼,造成矛盾,特别要注意奖励务必要做到公平公正,否则,奖励过度或奖励标准不公平可能会导致严重伤害员工感恩之情的负面效果,破坏他们对企业尽忠报效的意愿。

猜你喜欢

顾客意识企业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企业
企业
企业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顾客自己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