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炭疽病综合防治措施
2012-04-29范文跃
范文跃
[摘要] 为解决辣椒炭疽病危害严重,通过多年田间防治实践,总结出综合防治措施,供农业生产参考应用。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综合;防治
近年来,随着优化种植结构步伐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宣威市委、政府在稳定粮食总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围绕龙头作规划、突出特色建基地”的要求,辣椒产业成为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大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由于辣椒易感炭疽病,因此给椒农增收造成一大障碍。现将辣椒炭疽病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症状及发病特点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及叶片上。叶片被害,先出现水浸状褪绿斑,渐成褐色中间为灰白色的近圆形病斑,上面轮生黑色小点,病叶易脱落。果实被害,表面初生水浸状病斑,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同心轮纹上有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上有浅红色黏稠物质,干燥时,病斑常干缩破裂。果梗被害时,病斑褐色凹陷,不规则形,干燥时常开裂。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大量落叶、落花、落果。高温多雨,田间湿度大,氮肥过多,均会加重此病发生。
二、病原
辣椒上发生的炭疽病有三种,即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发病严重时,三种混合发生,除危害辣椒外,还侵害茄子等茄科作物。
三、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灌溉水和昆虫传播蔓延。分生孢子萌发后,从伤口侵入,可多次反复侵染。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保护地内高温多湿,病害重。种植密度过大,灌水过多,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都利于发病。病菌发育的温度为12-33℃,适宜温度为27℃,病菌孢子萌发和侵染要求相对湿度在95%以上。温度适宜,湿度高,发病快,湿度低,发病慢,相对湿度在54%以下,不发病。
四、综合防治
1.种子与苗床处理
选用无病、饱满种子,用 “高巧”600g/升悬浮种衣剂,10mL兑水10mL拌种,晾干后播种;用55℃温水浸泡30min,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沥干,催芽播种;将种子用70℃恒温处理72h或在竹制器具上曬3-4d;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10-12h,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或用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浸种0.5h,洗净后催芽。用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g与15-30kg细土混合,播种时1/3铺苗床中,2/3盖在种子上。
2.培育无病壮苗
采用无病土营养钵育苗,减少伤根。气温高时,应注意通风透气,傍晚浇水,控制湿度,揭膜不宜太早或太迟,应炼苗3-4d后再揭;适当增施膦酸二氢钾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清除苗床杂草。揭膜后及时用70%敌克松3g/m2、72.2%普力克100-150mL/亩喷雾或泼浇2-3次。
3.加强栽培管理
辣椒田多年连作会积累菌量,同时使土壤理化性质劣变,植株生长势弱,抗逆性差,病害发生严重。因此,提倡辣椒与水稻、大蒜、大葱、大白菜、甘蓝、豆类等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注意田园清洁卫生,及时拔除病虫株,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施足底肥,特别注重有机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地膜覆盖高畦栽培,合理密植;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避免积水。淹水时间过长,长势过弱的田块,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g/亩,增强植株抗逆性。加强保健栽培技术措施推广,有效提高作物抗逆性,减轻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对作物的影响。
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43%好力克悬浮剂20mL/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80g/亩;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60-80g/亩;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亩。选其中一种防治2-3次,间隔7-10d。
在选择农药时,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采取科学的用药方法,选择最佳的用药时期,减少用药次数,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合理混用,以防止病菌或害虫产生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