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良英教授养颜祛斑汤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2012-04-29姜丽娟叶建州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黄褐斑疗效观察

姜丽娟 叶建州

摘 要:目的:总结云南妇科名中医张良英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方法:观察导师张良英教授临床用经验方养颜祛斑汤治疗50例黄褐斑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养颜祛斑汤:柴胡6g,当归20g,白芍15g,女贞子15g,山药12g,熟地黄12g,枣皮12g,茯苓12g,丹皮12g,党参15g,川芎10g,白芷10g,桃仁10g,红花6g,玉竹12g,甘草6g,并辨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损颜色和症状的变化。结果:治愈30例(占60%),显效9例(占18%),有效6例(占12%),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养颜祛斑汤对黄褐斑疗效佳。

关键词:张良英;养颜祛斑汤;黄褐斑;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7-0006-03

黄褐斑又名“黧黑斑”、“肝斑”、“妊娠斑”、“蝴蝶斑”,是一种颜面部出现局限性黄褐色或淡黑色皮肤色素改变的皮肤病[1]。导师张良英教授经数十年临床经验,认为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复杂而非单一,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此年龄段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任脉通,太冲脉盛”至“太冲脉衰少”的阶段,是女子经孕产乳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发生活跃的时期。行经、胎孕、分娩、哺乳等生理功能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与肾的藏精、主生殖,肝的藏血、主疏泄,脾胃的化生、统摄密切相关。因此,肝脾肾功能失常是此年龄段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主要发病机理。所以在临床中必须重视肝脾肾的调理。肝、脾、肾功能失调,情志失调,肝失调达,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或暴怒伤肝,忧思伤脾,肝脾同病;或劳倦内伤,脾土受伐;或房事过度,久伤阴精,虚火上炎,阴、阳失衡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滞血瘀,气血精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属于多因素性疾病。其中临床以肝、脾、肾失调,肝肾阴虚为主、兼见肝郁血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病例均为导师张良英教授在省中医医院名医馆门诊患者,其中未婚 12例,已婚 38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 6a,年龄 2 0岁~ 48岁。黄褐斑分布于面颊、目周、鼻周,以两颊为多。均有月经不调史,多数曾经多种方法治疗,服用过中西药或利用外治法治疗,排除其它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利尔氏黑变病及色素性光感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无肝、肾、免疫等系统性疾病[2]。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2003年12月份修订的黄褐斑的诊断标准:(1)损害对称性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多见;(2)损害为深褐色或褐色斑,境界清楚,表面无鳞屑,形状不规则,有时呈蝴蝶形状,无主观感受,月经前期,日晒加重,病情慢性经过。

2 治疗方法

采用补益脾肾,滋肾养肝、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以养颜祛斑汤:女贞子15g,党参15g,熟地黄12g,柴胡6g,当归20g,白芍15g,山药12g,枣皮12g,茯苓12g,丹皮12g,川芎10g,白芷10g,桃仁10g,红花6g,玉竹12g,甘草6g,并辨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损颜色和症状的变化。

3 结果

参照全国于2003年12月份修订的黄褐斑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30例(占60%):面部褐斑色素消退殆尽如正常人,观察6个月未见复发;显效9例(占18%):面部褐斑大部分消退,残留者颜色较浅;有效6例(占12%):面部褐斑消退或变浅,但用药后3个月内又复发旧斑,或是新斑;无效5例(占10%):面部褐斑无变化,色素消退不明显。有效率为90%。

4 典型病案

某某,女,45 岁,干部。2009年8月29日初诊。面部灰黯5月,视其两颧尤着,毛孔较粗,面显焦虑,月经量少,乳胀较剧,夜寐汗出不甚,舌紫脉弦细,查性激素结果显示:雌激素偏低,余基本在正常范围。以养颜祛斑汤:柴胡6g,当归20g,白芍15g,女贞子15g,山药12g,熟地黄12g,枣皮12g,茯苓12g,丹皮12g,党参15g,川芎10g,白芷10g,桃仁10g,红花6g,玉竹12g,甘草6g。并辨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面部褐斑色素消退殆尽如正常人,观察6个月未见复发。

按:导师强调须紧扣此病机,一面仍施活血行气通络大法,一面需行健脾补肾填精大法,切不可顾此失彼,否则活血之法就成无源之水,徒损正气而无补。全方以健脾益气、养肝肾之阴,疏肝化斑,活血化瘀为主,面部褐斑多见于女性,尤其多见于即将绝经的女性。此类病人年届天命,“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即将绝经,卵巢功能减弱,内分泌趋于紊乱,临床上查其性激素全套,雌激素往往多呈下降趋势。面部褐斑无论何种原因所致,最终总属血络瘀阻,新血痹着。盖面部为诸阳之会,百脉聚集,其色当为红黄隐隐,含而不露;若因血络瘀阻,新血不生,面失濡养,失其荣华,则表现为面部晦黯,皮肤粗糙。本例女性患者,年近五旬,面部灰黯,面容焦虑,舌紫脉弦细,提示冲任不足,阴血已亏,气滞血瘀,血络痹阻;夜寐汗出不甚提示阴虚有热,逼营外泄。视其情形,方中以六味地黄汤及桃红四物汤为主方健脾益气,滋阴补肾,养肝肾之阴;桃红四物汤益气养血活血,全方养肝肾之阴,补气生血,疏肝化瘀消斑。现代药理证明,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能加强气血流通,促进皮肤营养,预防皮肤老化。

5 体会

《诸病源候论》言:“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具荣表里。……,气血不和”,说明血能养颜。血脉空虚,不能荣养颜面则生黑斑;气虚不能行血,瘀血循经停滞于面部,发为黄褐斑;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精充气足神旺,则面部荣润光泽;反之则晦黯不泽。

近十多年来,中青年妇女黄褐斑患病率逐年增高,由于该病严重影响容貌,病因难于查明,又久治不愈,故患者精神心理压力很大,成为爱美女性的一大心病。该病多发于孕妇及经血不调的妇女,日晒后加重。其发病机制复杂,确切病因迄今未明。现代医学一般认为内分泌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另有报道指出精神因素亦是重要病因之一。此外,黄褐斑的发生还与妊娠、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口服避孕药、子宫卵巢疾病、遗传因素、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血清铜含量、肝炎、胆囊炎、酪氨酸酶功能障碍、化妆品、光毒性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多年来对其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总结出不少新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避光剂,系统使用维生素类,这些治疗方法虽能不同程度改善症状,但因其疗效单一,副作用大,故结果都不太令人满意。在此方面,中药组方以其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导师据临床所见,认为本病大多发于女性,且迁延日久。“久病成瘀、久病入络,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复杂而非单一,它是肝、脾、肾功能失调,情志失调,阴阳失衡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滞血瘀,气血精液不能上荣于面有很大关系,属于多因素性疾病。方中养颜祛斑汤以六味地黄汤及桃红四物汤为主方,六味地黄汤补肝肾,养肝肾之阴;桃红四物汤益气养血活血;党参、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柴胡疏肝解郁,白芷、玉竹养阴消斑,全方健脾益气、养肝肾之阴,疏肝化瘀消斑。现代药理证明,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能加强气血流通,促进皮肤营养,预防皮肤老化;当归,能改善微循环,增强毛细血管张力和组织代谢。全方组方严谨,配伍合理,消斑力强,临床治疗色素斑确有奇功。

黄褐斑为女性多发病,女性因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极易情志失调,尤其是中国知识女性,既忙事业,又忙家庭,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加之胎产哺乳伤及于血,心肝失养,气郁血虚。如肝郁气滞是黄褐斑患者临床最多见病因之一。肝郁而气滞,气滞而血瘀,肝气不舒,急躁易怒,相火妄动,消灼肝肾精血,肾阴不足,肾水不上承,精血不足,脉络空虚进而瘀阻而发为黄褐斑。临床治疗既要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又要根据具体情况嘱其合理安排工作、生活,保持心情愉快。

参考文献:

[1]刘学波等.中医治疗黄褐斑病因病机探讨[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9,2(5):20.

[2]唐贞力.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10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2):15.

猜你喜欢

黄褐斑疗效观察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十肽-12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标本兼治黄褐斑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