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2012-04-29尹志会李素静刘建晓
尹志会 李素静 刘建晓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以创新人才为特征的时代。构建高素质的人才结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背景下,针对中学生实际有效开展综合科技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百折不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为终身学习发展和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培养拔尖人才。
关键词: 科技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拔尖人才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21世纪,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资源信息化、知识与信息高度关联化,使得社会的发展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使得终生学习成为必要,培养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当前教育的首要目标。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现在,研究性学习在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校中正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与手段。
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活动,它适用于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从狭义理解,研究性学习专指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不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多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够积极有效地培养拔尖人才。研究性学习还能将STS(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简称STS)教育思想渗透进现代教学中,让教学内容与高新技术、现代社会紧密联系,使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和研究,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两面性。
二、在中学阶段开展综合科技实践活动,增强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学教育也影响了学生一生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会使其一生都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中学阶段是性格、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阅读能力,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增强,不再过分依赖老师和父母,对周围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他们的怀疑意识、思辨能力在增强,他们总试图多角度引经据典来说明对方是错误的,自己是正确的。他们的兴趣范围很广,希望对周围的许多事物寻根求底。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能对知识渊博的老师佩服并且言听计从。所以,在这个阶段开展综合科技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既包括正面的、阳光的、积极的,又包括负面的、阴暗的、消极的。这样,学生面对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地寻求方法,而不是消极逃避,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练就正确的学习方法,恰当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2.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大部分中学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对本学科的发展和历史渊源都有很深的了解,他们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浑厚的知识体系和博大的思想都以课堂说教的形式反映给学生,学生容易厌烦。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科技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站在主导地位,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指明方向。在判断对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实践经验和人生体会去影响学生。这样,平等对话的过程能产生更有效的教育意义,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吸收学生的大胆猜想和假设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提高科研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为培养拔尖人才创造条件。
3.正确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帮助,中学阶段是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畅游在网络的海洋里寻求知识。但网络也包含了更多的不安定因素,网络使用者呈现了低龄化趋势,正确引导中学生使用网络进行求知、娱乐、交往也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一道重要的课题。所以,在这个阶段开展综合科技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的便捷为自己的成长和成才服务。
三、指导中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寻找研究性学习的捷径
学习的过程是明理、益趣、求知和解惑的过程。明白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道理,解决生活过程中的疑惑,从而指导我们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蕴含的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如果学生能够通过科技实践活动自己总结出这些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会有极大的帮助,也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实践方法如下。
1.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置疑点。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与所讲知识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所设情境的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以前的知识积累推理总结出蕴含于情境中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电阻这个概念时,同学们感觉很抽象,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电阻,怎么又和长度、横截面积等有关系。我们创设如下生活情境:10人同时进行障碍跑。跑道宽度不变时,障碍越多(对应不同的金属)、阻碍就越多(电阻越大)跑过去越困难;跑道越长(对应同一种金属),阻碍就越多(电阻越大)跑过去越困难;跑道长度一定时,跑道宽时10个人并排跑(电阻小)过去的就快些,跑道窄时只能2人并排跑(电阻大)过去的就慢些,这样电阻和导体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就清晰可辨了。这样的教学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和生活联系起来丰富有趣理解电阻这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此外,还有的同学想到了电视里热播的娱乐节目“激流勇进”、“我来闯关”等来创设自己的认知情境。
同学们都知道要通过做实验来探究这个关系,带着这份好奇进而引领学生设计实验、组织实验器材、完善实验方法、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学生会获得很强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出更强的求知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新颖、贴切的情境或引导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发展自己的能力。
2.成立科技活动小组,有效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为有效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我们以课题研究为主成立科技活动课题小组,将对同一课题感兴趣的学生组织成一个群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如面对衡水湖这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开展了关于衡水湖的科技小组活动。先是学生搜集关于衡水湖的各方面资料,同学们想到了很多种方法,有直接上网搜索的,有回家问爷爷奶奶的,有的同学还想到了去查县志。有了大量的材料之后,同学们进行了筛选、分析和比对,最后组成了“认识湿地植物”小组和“环境保护小组”,他们撰写的文章《走进衡水湖,探索湿地奥秘》、《保护衡水湖生态环境,控制黄顶菊入侵》和《黄顶菊在衡水入侵情况与其感化作用研究》还在相关的报纸上发表。在活动中,学生为完成自己的小课题,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与老师探讨相关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3.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理解学习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我们成立了社会调查小组,对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调查。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先引导他们上网搜集感兴趣的问题,自己确定题目,讨论确定题目的可行性。确定题目后,再以此为中心搜集相关信息,确定调查方案进行分工调查,然后整理结果形成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通过亲身经历获取的知识和快乐比单纯在课堂上听老师空讲有趣得多。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锻炼了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同学们兴致很高,收获也很大。自己的调查小论文发表后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很好的积极作用。如同学们对衡水的旅游资源和橡胶市场进行了调查,论文《抓奥运机遇,促衡水旅游》和《衡水市场橡胶产业发展的调查》发表在我的科学探究杂志。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大赛,进行科技实践活动。
各种科技大赛为同学们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契机。同学们通过参赛的准备、答辩过程及现场观摩其他同学作品,对提高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思维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使探究某一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广泛而有层次的交流。小组内部的交流、小组之间的交流、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述能力,又使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更全面、更具体,更为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各方面才能提供了舞台。同学们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学会欣赏他人,对培养科学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7.
[2]曹炎.劳伦斯中学“自主研究”课程的设置[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3).
[3]张人红.“研究性学习”在美国[J].教育发展研究,2001(8).
[4]李开勒.例谈小学科技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现代阅读,2011(11).
[5]邵小桃.美国MIT的电磁波教学启示.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6).
[6]刘建厅,宋晓燕.高校学生物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科技咨询导报,2007(13).
[7]王圣锌.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职业,2007(4).
[8]邱华英.让探究性学习走进生物课堂.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9]吴新芝.物理教学中务何激发学习兴趣.技术物理教学,2007(6).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12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