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2-04-29林增毅王宏昌王胜张云琴杨颖
林增毅 王宏昌 王胜 张云琴 杨颖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因此,英语能力突出的人才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听力作为英语中重要的一方面,对提升英语成绩起着关键作用。本次研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针对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效果及对策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教学内容过于片面、学生参与度低下、学生单词量少等因素,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在研究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估改良方案。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增强策略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各地区的沟通交流和各类合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解决学好英语这个问题变得刻不容缓。而英语听力作为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方面,这种能力更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在课堂进行英语听力,是学习英语听力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如何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是大学英语教师所面对的重要课题。获得学习方法的学习,将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1]
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因此很多学生对学习语言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特别是对听力这种只有在课堂上才会接触的知识,更是不懂得如何学习掌握,大部分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和笔试能力,殊不知英语听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最终成了不会说也听不懂、完全不具备最基本交际能力英语学习者。对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的现状,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尽管如此,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使英语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调查
本组通过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量共计100份),经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大一学生中,40%认为听力在英语习得的技能中占第一位;70%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听力水平在较好以上,5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则认为听力水平非常差,80%的认为毫无优势;50%的英语和4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听力障碍在于语调语速和词汇量小;70%的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每周一练,8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每月一练;80%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图式模型略懂一些,4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此非常了解;60%的英语专业学生及4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很少互动;50%以上的学生认为听力设施很一般;50%以上的学生对听力课堂学习效果感觉一般或不满意。
大二学生中,60%的学生认为听力在英语习得的技能中占第一位;50%的学生认为听力水平一般并且毫无优势;70%的学生通过加强练习、看英语影视作品提高听力水平;70%的学生认为听力障碍在于语调及词汇量小;50%的英语专业学生没听说过图式模型理论;50%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听力课堂效果满意,90%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此不满意或一般;50%英语专业、70%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很少互动;90%以上学生认为听力设施一般或陈旧;60%学生对课堂上看英语影视作品比较感兴趣。
大三学生中,50%的学生认为听力在英语习得的技能中占第一位;60%的学生认为听力水平一般并且毫无优势;80%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听力障碍在于词汇量小,5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障碍在于文化差异、语调语速和词汇量小;90%以上的学生对听力课堂效果不满意或一般;70%学生没听说过图式模型理论;50%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很少互动;80%的学生认为听力语音室设施一般或陈旧;67%的学生对课堂使用英语影视作品作为教学内容感兴趣。
三、影响听力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尽管教育部对课程要求施行改革已有多年,但英语课堂教学还是有着不足及缺陷。
1.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生在调查中反映,学习英语听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授进行授课。外教上课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创新性的特点,学生们虽然会说得很少但对外教课很期待。也许因为文化不同他们用独特的方法去教学生,他们了解学生对英语的需要、困惑和难点,通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的难度,创设英语表达最佳情境,学生的口语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使学生觉得学英语轻松愉快。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条件有限,几乎所有高校的听力课都不是由外教任教的,这使国内的教师都具备一定的英语专业的知识,但相对于外教而言,中国教师的发音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发音和收音模糊,文化差异也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2.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大学听力课通常为一周两次,少量的课时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吸收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更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并且,最大的问题在于听力课堂上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普遍采用的是“放音—对答案—讲解—再放音”的模式,而且,课堂话语通常都以中文为主,一些学生利用这种状况在听力习得过程中滥竽充数,没有参与其中,显得极为被动。此外,这种简单、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很多学生抱怨说由于听力水平的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所区分的教学,而不能按着既定计划按部就班地上课,使有些学生跟不上,有些学生觉得过于简单,严重影响到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过于片面。虽然有很多英语听力教材,但其共同点都侧重于阅读,导致听的成分被不同程度地削弱,有些本末倒置了。一些教师为了少备课,一味地跟着教材内容授课,结果只关注书本上的内容,忽略了情景教学和相关背景知识,殊不知书上的内容比起外面的大千世界是相当有限的,导致有时学生根本无法深刻了解其中的含义,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4.学生参与度低下。这种学生参与度低下现象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相对较少,笔者调查发现,英语专业班级人数一般为20人左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勉强可以考虑到每位学生,但是不能做到充分关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位学习者难以获得回答问题、参与课堂内容的机会,教师也做不到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是大班授课的时候,教师不可能做到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甚至一些学生几周都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学生甚至选择逃课,由此可见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失去兴趣。
5.教学设施不合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学设施也有了更新,多数高校都为听力课堂配备了阶梯教室,原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在听力课堂中使用耳机进行学习,尽管在课堂中听力学习者能够听得清楚,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是不可能戴着耳机的,外部的噪音干扰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者摘下耳机就难以回到课堂教学中设定的虚拟化的理想状态。
6.听力学习者自身的问题。部分听力学习者存在心理障碍,在听力课堂过程中不愿积极讲英语;词汇量有限,这是英语学习者存在的普遍现象;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对英美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导致一些问题无法理解;学习兴趣低,对听力学习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只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平时缺乏自主练习,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听力课堂上练习听力,若脱离课堂环境,多数学生将随之将其抛在脑后,则大大忽略练习的重要性。
四、增强听力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
针对上述这些影响听力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经过总结与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增强师资力量。本土教师发音难以避免带有口音,如果引进了外籍教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弊端。外教可以轻松地带领英语学习者进入学习的氛围,提高对语言学习的欲望,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且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让学习者了解英美的文化和思想理念的背景。外教的加盟,不仅缓解了国内英语教师师资短缺的现象,更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和多彩的异国文化。[2]此外,据调查,外教授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了课堂活跃度,一些简单且充满目的性的活动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积极思考探索,交流思想,开拓思维。通过日积月累,学生不仅学得快乐,并且受益良多。
2.增加教学课时数并且精选教材。听在英语技能中占了45%的比重,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只在听力课堂上学习听力,那么,增加教学课时就变得刻不容缓。通过此举,对于那些对听力没兴趣的学生,无形中加强了约束性;对于那些听力基础好,对听力有兴趣的学生,更是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长时间高效的学习必然会提升听的能力。光有了学习时间还不够,教材的优劣对课堂学习效果的优劣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该精心选择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听力材料,也可以选择与外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听力材料,从而减少听力训练中的盲目性,加强听力训练中的目的性。
3.提高学生积极性。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3]许多学生对上课发言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成为了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一个个训练小组,通过讨论与交流减轻畏惧心理,也可以组织学生就听力材料进行话剧、朗诵、情景剧等表演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游戏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着深刻的印象,这种高效轻松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更愿意学习,通过日积月累形成良性循环。
4.基于图式理论的教学模式。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表征和贮存方式,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图式理论研究的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及关于这种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建立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的作用可以归纳为:(1)图式为听力学习者提供心理准备,有助于听力理解,为听力材料提供基本的框架,听力学习者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并对材料产生合理的预测;(2)图式有助于为听力学习者锁定理解范围,听力学习者可以通过交际场合锁定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并通过题目的选项获得范围比较窄的需要激活的图式;(3)图式有助于听力学习者考虑语境,所听材料可以激活听力学习者头脑中相关的知识图式,有助于预测听力材料中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景。[4]
5.基于克拉申理论的教学模式。(1)语言输入假说: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语言习得、自然顺序、监控、语言输入,以及情感过滤。输入假说对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听力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首先,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遵循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也就是说听力材料必须与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水平相适应;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丰富英语听说活动,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扩展听的内容和渠道;最后,通过足够的输入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接触语言的机会,满足外语学习的先决条件。(2)情感过滤假说:最初是由杜雷和波特提出的,目的在于解释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过程的影响。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情感摄入;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能否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起着过滤作用。情感过滤假说在听力理解中的影响,学生只有具有听的动机和愿望,才会调动已有的语言知识,从中获得信息;否则,如果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就不能获得信息。学生的情绪因素会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因此,教师应尽力让学生处于“非抵制状态”(off the defense),尽力降低他们的焦虑感。[5]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学,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焦虑度,做到用心观察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热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但很多语言学家都给当今学生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只要师生双方加以学习和利用,就必将有所裨益。当然,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水平、改善当今的师资体系、优化教学设施、改革教育体制等依旧是摆在当今英语听力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上听力学习者善于总结,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一定会不断增强,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也会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密.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3).
[2]于爱萍,阎亚莉,李凯.从外教授课看中外教师教学之差异[J].教书育人,2006(34).
[3]刘晓静.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1(61).
[4]沈悦英.图式理论及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5]薛荣.“情感过滤假设”及其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平原大学学报,2005(2).
基金项目:2012年度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果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NH85171224)。
通讯作者:王宏昌(1979-)男,汉族,河南开封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