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新媒体融合是广电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2-04-29史晓东

今传媒 2012年7期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数字化

史晓东

摘 要:新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极大的影响了当前传媒市场的格局。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快速有效的与新媒体融合是未来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广电媒体如何与新媒体相融合,广电媒体的初步尝试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出路。

关键词:新媒体;互动移动;数字化;微博

中图法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068-02

一、新媒体传播规律

(一)什么是新媒体

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至少出现过三种理解新媒体的主要倾向。第一种,从时间纬度进行理解新媒体。新媒体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相对于报刊,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网站、手机等是新媒体;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从传播技术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界定,认为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最后一种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是从新媒体的具体特征出发进行界定,认为“新媒体”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的通俗说法,“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同时这种观点具有整合性,认为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

尽管上述不同的定义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却代表了人们对新媒体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人们对新媒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认识层次的产物。

(二)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精英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少数人消费;大众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个人媒体时代,信息由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生产和消费界限模糊。个人媒介完全以个人为中心,是个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博弈,是真正的P2P(Peer–to-Peer)传播方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就是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传播。新媒体说媒介就是个人,传播从个人开始,到个人为止。

(三)微博将是未来几年最给力新媒体

由于微博的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以及低成本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可以让每个人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实现创造与传播、关注与交友、尊重与满足等人类的基础需求和精神需求。一个消息通过微博可能被迅速无限放大,达到最快速最广泛的传播,微博是人人可以参与的社会化、低成本的新媒体,微博也将是未来几年最给力新媒体。

二、广电媒体必须与新媒体结合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新媒体羡慕传统媒体说“你们有品牌、有权威性、有新闻采访权、有信息发布权”,传统媒体却经不住新媒体的诱惑说“你们有机制、有用户、有收入”,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各个互联网公司,甚至包括电信运营商都在业务中不断消化媒体属性,而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却纷纷转型,都想借用互联网技术使自己焕发出新的活力。媒体开始走向融合,这种趋势势不可挡。

但不管怎么样,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我们都应该坚守我们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一个成功媒体的使命,它的价值就在于不断推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追求新闻信息的真实,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对内容、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我们也相信只有坚信这些媒体价值的媒体才会有公信力、影响力以及持续的发展能力。

谁都不会否认,我们应该搭上新媒体的快车。是不是在互联网上有了我们的节目,在手机里能听到我们的广播就是进军了新媒体了呢?不是,将来我们手机终端就是数字广播的终端,我们的图文节目、音频节目,我们的网络电台,网络宽频,都会接收到,这也不能说我们进入了新媒体,因为它没有给我们带来利益,讨论产业发展就是要有盈利模式,如果我们成为移动增值服务商,介入了SP,才能说我们介入了手机这个中国市场用户增长最快且数量最大的媒体形式,也同时介入到了发展最快的互联网。

什么是SP?(Service Provider)对手机来说,除了语音以外的数据服务就是移动增值业务。主要的增值业务就是:短信、彩信、彩铃、手机上网等等。SP就是面向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网通等)的增值业务提供商。北京电台,中央台,国际台,河南台、山东台,都有自己的SP。手机媒体的优势毋庸置疑,它就是新的生活方式,就是最有生命力的新媒体。作为传统的电台,进入手机媒体最直接的方式或者说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应该先占有SP这个营销平台。

电台具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广播节目直接性、及时性的互动方式很容易跟手机发生联系。一批知名主持人拥有稳定的听众群体和规模数量的客户群体。资讯、娱乐、音乐都是电台的优势。

三、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初步尝试

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有约4.5亿网民,网民草根意识不断觉醒,话语权逐渐增强,已成为全社会无法忽视的力量。可以说,在信息网络化传播时代,抓住网民,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能用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在网络上展现广播节目,让更多的网民接触广播、养成收听广播的习惯,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打破广播以时间为轴的形态,打包组合、形成专题

在保持目前网络广播节目线性播放模式的基础上,将全台资源、节目分主题、分特色、分类型进行打包组合,形成特色专题产品。如全运会专题、蓝调音乐主题、冷笑话集锦、“老罗语录”特辑等等。这样能让网民更加方便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

(二)在受众匹配的基础上,增强与多种网站的合作

根据新生代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08年北京人经常浏览的网站前十名为:新浪、搜狐、腾讯、百度、新浪新闻、网易163、QQ游戏、谷歌、淘宝、搜狐新闻等,而北京的广播听众经常浏览的网站与其基本相同。

在分析广播节目与网站受众匹配度的基础上,可以将相似内容、相似形式、相似受众的节目与受众喜欢的网站捆绑,如在体育网站插入体育频率的专题节目,在开心网推广适合白领群体收听的音乐节目等,以降低找寻受众的成本,提高受众接触率。而这种捆绑又分为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结合。在内容方面,可采取在新闻、专题后面配以音频点击的方法推广广播新闻及节目;在形式方面,可采用悬浮窗口、固定播放条、弹出播放器、专门板块、分享等多种方式与网站进行融合。

(三)拓展网络广播的载体形式,关注网络播放器的发展

在线广播是目前网络广播所采用的最主要的形式,但需要长时间打开页面且不能断网,也是其现存的问题。而现在市面上的多种网络音乐、视频播放器则为网络广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即像音乐产品一样,可将广播产品内嵌于网络播放器当中,并且也可按专题等方式将其分类便于受众挑选。这样做既免去了受众专门寻找节目的烦恼,又方便使用、易于切换。

广播与网络的完全结合,可能仍受到政策或现实情况的限制,而且这种与网络相伴的广播节目适宜采用怎样的形式等也需要进一步讨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资讯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包围。而人们在上网时,耳朵仍处于空闲状态。将沉睡的耳朵叫醒,让网民习惯广播的声音,必将是广播与互联网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融合的结果。新媒体发展速度一定会超过传统媒体,但是新媒体一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同时,新媒体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说传统广播在新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即“有线互联”的黄金十年已然输掉了比赛,3G带来的“无线互联”时代则给传统广播提供了一个全新机会,大家又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奔跑。这次,成为“无线互联的服务提供商”是新广播的一个华丽转身,而机会并不总那么多,并且,机会永远垂青那些有准备之人。

目前传统媒体的转型,以及与新媒体融合,不能简单理解成是渠道向平台的反向入侵。媒体融合时代的主题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媒体都长成影响力巨大的超级怪兽不可能也不现实,在媒体新旧融合中,传统媒体要深刻认识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并调整相应的策略:第一,在提升渠道广度基础上增加自身平台宽度;第二,要善于借力于大平台或与有助提升自身实力的其它平台或渠道合作;第三,平台的扩大,不局限于网络。同时,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公信力和精英文化,这不是一般的网络媒体能够获取的。这些都能增强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栾轶玫.谁来监管新媒体[M].北京: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0.

猜你喜欢

微博新媒体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