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学习受挫原因分析
2012-04-29朱晓东
朱晓东
摘要: 当前的中学教学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学习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全新的教材、全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目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甚至出现成绩不及格,红灯高挂。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是很理想,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高中生数学学习受挫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 高中生数学学习受挫原因
作为学习的最基本学科,数学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已经极大地说明了其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更是把数学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很复杂的心理现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适应日后进入社会的需要,成为社会合格的人才。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认为,只有把数学终身服务社会生活的理念真正确立起来,才能真正地体现数学的价值。
在高中阶段,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改革,要求不同
在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数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是活动的课堂,是讨论的课堂,是合作的课堂,是交流的课堂。但是由于有中考的压力,很少有老师把课堂拿来作为活动的、讨论的、交流的课堂。老师们还是循规蹈矩地按老教材的思路来教学,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能上重点高中,提高升学率。同时在“减压”的政策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轻了,更依赖老师的教学,更依赖计算器等学习工具,教材在变得简单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些高中必备的知识,许多旧教材里很重要的思想方法都放在课后练习里,期待着学生自己来发现,这是不尽合理的。
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x-5x-6=0的根。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往往只会用求根公式x===,x=-1,x=6;或者用配方法(x-)--6=0,(x-)=,x-=±,x=-1,x=6,一步步地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却不会用十字相乘法来求。就是因为中考不考十字相乘法了,所以很多初中老师就不讲授或者简单带过。而十字相乘法在高中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难度陡增,能力提升
虽然高中与初中一样都是三年的时间,但是初中三年只要学6本书,高中三年里必须学完必修1—5共5本必修课本。理科的学生还要学习选修2-1、2-2、2-3三本选修课本,文科的学生还要学习选修1-1、1-2这两本选修课本。如果想要达到重点线,学生还要完成在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矩阵与方程3本选考内容中选2本的学习。大部分地区的学校为了高考、期末考试等有关方面的要求,高中数学课本的讲授时间都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结束,最迟在高二升高三前要把所有课程结束,以便为高考总复习省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时间之紧迫可想而知。
在内容方面,初中数学内容较简单,教材只作定性研究,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要学生上课能认真听懂老师所讲,能依葫芦画瓢,再加上态度认真,课后即使不花时间去做题目,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到高中就不同了,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对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理论性强,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性、概括性强,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如初中代数侧重于解方程、运算,而高中代数一开始就是抽象的集合、映射等概念,然后又有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还有初中所学的函数只是一次、二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而高中数学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高中的数学知识是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课程难度明显升级。
3.思想松懈,方法不当
一些初中数学学习得较好,甚至是拔尖的学生,比较依赖初中时候的学习模式,故而从思想上没有重视。比如初中教学中每节课老师只讲一个知识点,剩下大量时间给学生反复练习,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回家后有些同学都不用复习,这样很容易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事实上,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而到了高中,由于每节课知识量、信息量大了,理论性更强了,学生想要把当天的知识消化,课后必须花不少时间去领会概念,通过练习巩固概念。如此一来,初中的学习模式就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了。但是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去体会,去思考,仍然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的数学学习没有寻找其他更好的学习方法,特别在高一基础没打好的时候,就一直被老师牵着走。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其实我认为,只要努力,用心去体会,每个人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急于求成,盲目下笔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哪些是条件,哪些是结论,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取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及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例如:已知曲线f(x)=x-x,过点P(1,-1)作曲线y=f(x)的切线,求曲线的切线方程。
错解:∵f(x)=x-x,∴f′(x)=x-,由题意知,点P(1,-1)在曲线y=f(x)上,又f′(1)=0,∴过点P(1,-1)的切线方程为y+1=0·(x-1),所求曲线的切线方程为y=1。
剖析:“在点P处的切线”与“过点P的切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点P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的导数值,而“过点P的切线”仅表明,切线是经过点P的,但直线未必在点P处与曲线相切,“过点P的切线的斜率”不一定是该点的导数值,即过点P但不以点P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也是符合题意的。求曲线y=f(x)过点P(m,n)的切线方程步骤是:①设切点坐标为M(x,y),求出切线斜率f′(x);②写出切线方程y-y=f′(x)(x-x);③把点P的坐标(m,n)代入切线方程中得到关于x、y的一个方程;④把点M(x,y)代入y=f(x)中得到关于x、y的另一个方程,联立两个方程求出切点坐标(x,y);⑤由切点坐标写出切线方程。
正解:设切点为M(x,y),则切线的斜率k=f′(x)=x-。∴切线方程为y-(x-x)=(x-x)(x-x)。∵点P(1,-1)在切线上,代入切线方程,可得2x-3x+1=0,解得x=1,x=-,∴切点M坐标为(1,-1)或(-,),对应的切线斜率分别为0,-,∴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y=-1或9x+8y-1=0。
5.疏于操作,脱离实际
数学是数和形的结合体,数学的课堂自然离不开许许多多的图形,特别是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是几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体几何初步中,我们将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及其直观图,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另外还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只能借助三角板、圆规等作图工具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而现在借助多媒体可以把复杂的、立体的图形的形成过程动态地演示一遍,如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图形的旋转、翻折、平移,等等。这样学生看起来很轻松,理解起来比较顺利,然而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但课后又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所以就强记课堂中的定理、公式等,太多记忆又记不住,题型变化太快把握不住规律,老师讲得太快大脑根本反应不过来,渐渐就产生了厌学心理。事实上,只要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就能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学习立体几何时,学生只要每人用铅丝(或纸等)做几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等,这样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就直观地加以说明了。另外,在讨论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时,也可以把几何模型剪开,获取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是一个时间跨度长达三年的持久战,学生想要把高中数学学好,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利用时间,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作为教师,我们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提升素质的过程。总之,多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做到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让每一个高中生都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裴光亚.面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1.
[2]王辉.中学特级教师教学思想与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2.
[3]林燎.中学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本质的呈现[J].数学通报,2009.8.
[4]曹才涵,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5]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
[6]陈中锋.如何落实过程性知识的教学[J].数学通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