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 促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012-04-29孟耀昌
孟耀昌
语文是众多学科中与学生最为密切的一个科目,因为作为母语,语文担负着众多的使命,学好语文,“把书读好”很关键。这也是培养一个人语感的最佳方式。而一个拥有很好语言表达能力的人在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以往语文老师一直强调的是老师的范读和听范文录音,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教学中的运用,给广大语文教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并提供了足够大的教学施展平台,现在有不少语文教师包括一些教研工作者都在尝试研究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的应用,并且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是,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语文学科课文朗读相结合来研究的却不是很多。笔者在几年的语文朗读教学中尝试结合信息技术来逐步提高课文诵读的质量和效率。
一、依靠诗情画意的画面呈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不难发现小学课文里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所描绘的是一幅幅美丽的自然或者人文景观,如苏教版四年级的《九寨沟》一文,作者所描绘的是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观,文中用“童话世界”、“人间仙境”、“神奇”等词语来形容九寨沟。到底什么样的景观可以称得上“人间仙境”、“童话世界”,光靠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也要有丰富的可供想象的素材。在教授本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就可以放在课文的朗读上,“能把一篇文章声情并茂地诵读出来,文章就学好了一大半”,课前可以精心搜集大量的有关九寨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且可以请教音乐教师,选择很切合的背景音乐,做一件供学生朗读的“视频背景”,当孩子们边听音乐边看图片和视频时,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明显提高。因为,多媒体的展示,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加显性地将九寨沟的美景拉近到学生眼前,对学生视觉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心里有了九寨沟的样子,再在音乐的陪伴下,结合文章优美的文字,配以老师的范读,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更好地感悟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依凭连贯动态的情景再现,促进学生的朗读理解
一篇文章的阅读并非仅仅局限在写景文或者感情充沛的诗歌散文上,任意一篇文章都应该读好,哪怕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如苏教版六年级的《詹天佑》一文,讲到“人字形”线路的时候,学生总是不大明了何为“人字形”,很多老师的做法是在黑板上将之画出来,并且表上红色、蓝色表示车头、车尾等,这样确实对学生的理解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学生印象还是不深。此刻就该多媒体动画展示上场了,经过电脑演示,学生立刻明白“人字形”是怎么一回事,心中有了路线的概念甚至是动态概念,那么理解课文也就容易得多,在此基础上再朗读文章想必也是得心应手。因为学生要将一篇文章读好,就必须对文章有整体的感知和认识,倘若出现某些地方不很理解,那么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意识也就不强,读,当然是读不好的。遇到类似(如《詹天佑》),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使用,加深学生的理解,比起一味地讲解和画图展示要好得多,课堂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三、依托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节课要想上得精彩,就少不了课堂生生、师生的互动,在一节语文朗读指导课上,借助多媒体的参与,可以使课堂更加的精彩。经过多次的摸索尝试,笔者总结出这样的可操作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来操纵多媒体,或者让学生将自己课前的朗读录音带到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播放,让更多的人在这种交流中获得朗读的兴趣。还有就是可以以“现场录音现场播放”的方式,让朗读好的学生通过“录音再展示”的方式影响更多同学来模仿。也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如苏教版五年级的《黄山奇松》一文,描写“迎客松”和“送客松”的两个段落部分,就可以让读得好的学生将自己声音录在电脑里,配合优美的画面,在课堂播放,当投影出现一幅幅优美的黄山奇松的画面,配以学生自己的声音,学生的内心一定是无比喜悦的,因为自己的声音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播放;别的同学也会更专心听讲,认真朗读,也期待这样的机会让自己的声音在班级展示。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结合“口语交际”的方式,让学生学着导游的样子介绍黄山奇松,或者是拍成像纪录片那样“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小视频。学生参与了,学生投入的激情才会更多,那么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高。
四、紧扣文本的背景介绍,丰富学生的朗读情感
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教学将会是不完整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又要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才会受到感染,心灵才会有震撼,才会产生情感的共鸣。
苏教版五年级《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它真实地再现了邓小平逝世后,骨灰撒入大海时与全国人民作别时的悲痛场面。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这样的场景着实感人,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实距离他们的生活还是挺远的。邓小平为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尊重,对于这一点,小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因为他们没有经历那样的场景和时代。那么在教学时,不妨组织学生观看介绍邓爷爷事迹的视频资料,从而使学生萌发情感,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让学生把文章读好”已经提出很长时间,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范读水平有限、指导能力和方式还有待提高,加之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种种原因导致小学语文课堂对课文朗读的轻视。其实,从孩子的未来考虑,从国家的未来考虑,一定要学好母语,读好书。现代信息技术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丰富,只要老师能勤思考、多摸索、敢实践,那么,借助现代技术,小学语文课堂一定会更加生动活泼,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