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区藏族民居类型及空间特色
2012-04-29李文东
李文东
摘要: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藏族民居则一直以来由于其与众不同的环境和宗教信仰而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山南作为藏族的发源地,更是引发了人们对这个地区的好奇。本文希望通过对山南地区藏族民居类型和室内空间特色的初步介绍,使人们对山南及藏族民居有初步的了解,从而使更多的人关注西藏。
关键词: 西藏山南地区藏族民居类型空间特色
西藏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处西藏南部边陲,总面积为7.97万平方公里(不含印占2.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8万人,有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其中藏族占96%。
山南地区年内温度变化不剧烈,暖季温度不高,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迟缓,冬季温度相对较高,因而温度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日照时间长。总的来说,这里寒冷干燥多风少雨的气候和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对山南藏族的建筑及装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当地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加上当地特有的藏传佛教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特色与装饰风格。
山南地区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在藏族的传说中,藏族的祖先是猕猴就与罗刹女结合生下了六个猴崽,随后小猴崽繁衍,分成四部,即赛、穆、顿、董四个氏族,从此发展成为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这个神话在西藏可谓家喻户晓,翻遍藏族史籍,几乎本本都有记载。人们说,猕猴修行的地方,就在山南泽当的贡布山腰。悠久的文化传统,使山南在西藏的政治历史中占有最显赫的一页。西藏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吐蕃”王朝就是在山南建立,并以山南为基地进而统—西藏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山南因拥有众多个“第一”而被公认为“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因此,人们说,想要了解藏文化,了解悠久的藏族文明,就必须走进山南。
一、藏族民居的类型
西藏地区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随着社会的进步,藏族民居也不断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变,民居建筑在适应高原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和结合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同时,形成了各地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形式。
藏族的民居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碉房,另一类则是帐房。
(一)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藏族人民居住建筑形式。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碉房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而成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
拉萨民居碉房一般为内院回廊形式,二层或三层,院内有水井,厕所设于院落的一角。城镇周围多为手工业者、工匠、农民自建的独院平房住宅。而阿里地区的碉房民居地处河谷平川地带,多独立式村宅,土木结构,以二层居多。二层多作夏居,底层作冬居。靠山崖旁也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窑洞平面有方、圆、长方形等形状,以4米×4米方形窑洞为多,窑洞高2米~2.2米,平顶拱。
帐篷又称帐房,或牛厂,藏语称为“咱”,是根据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特点而形成的,可随时拆卸,轻便,为组合式建筑。主要有牛毛帐篷和布帐篷两类,平面均为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藏区牧民素以游牧为主,定居游牧,多住帐房。帐篷分两类,一类为牛毛黑帐篷,较宽大,是用牛毛织成粗绳子制成的。帐篷内以两根木杆为柱,一根木杆为梁支撑起来,外面用毛绳拉紧,再用木头固定,中间高,四周低,中央筑锅台,以牛羊粪为薪。进入帐篷男坐左而女坐右,以羊皮、牛皮为垫,或坐毛毡地毯。另一为布帐篷。遮盖面较小,夏季无雨时住人最佳,锅台需筑于帐外。夏日浪山季节,在青山绿水的旷野,散布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一番情趣。
(二)山南地区藏族民居的特点。山南地区的藏族民居则主要以碉房为主。山南地区农村民居常利用外廊设置开敞式起居空间,许多农村居民建筑无论是居室、厨房、贮藏、庭院的设计,还是牛棚、猪圈、厕所的布置,功能关系都较合理。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筑下层处理成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使人畜分置,互不干扰,改善了卫生条件。少数山南地区的民居,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的盆地中央,多独院式,由居室(兼厨房)、贮藏间、牲畜间、外廊和厕所等组成。居室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他家具。建筑层高2米~2.3米。因林区多雨,屋面采用坡顶。屋顶空间常被利用作阁楼,贮存草料、杂物。建筑多采用木构架结构,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之外,木板、竹篱、柳条篱亦多见。屋里密铺木瓦,上面压以石块稳定。这些地区的民居,充分体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
二、山南藏族民居的室内空间
山南地区农村民居,由于人们喜爱户外活动,常利用外廊设置开敞式起居空间,颇有特点。许多农村居民建筑无论是居室、厨房、贮藏、庭院的设计,还是牛棚、猪圈,厕所的布置,功能关系都比较合理。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筑下层处理成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使得人畜分置,互不干扰,改善了卫生条件。
(一)山南藏民居的建筑空间特点。山南地区藏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方形居室,功能家具和低层高。居室大多以2米×2米柱网为单元,组合成4米×4米的方形平面。建筑层高2.2米~2.4米。家俱主要有卡垫床、小方桌、藏柜,具有矮小、拼装、多用的特点。家具沿墙布置,充分利用室内边角面积,使得活动面积集中,方便使用。
藏族民居都有相似的空间组合特征,即平面为“回”字形布局,典型的民居院落中间为一庭院四边布置各种房间,或三边或两边,要根据用地大小和房主的使用要求而定,院子与房之间设有外廊或平台,这样建筑空间简洁、完整、严谨,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而作为藏民日常起居重要场所的堂屋就置于这个向心系统的中间,所以一般都非常昏暗,建筑物的外墙完全封闭,梯形窗户通常起不到多大的采光作用,堂屋内的采光几乎全部依赖中部火塘的木材燃烧及专门为火塘排烟所开设的屋顶天窗。而从上部天窗所射入的光线则正好照在火塘之上,使火塘这个精神空间有了一层朦胧的光辉。在由上而下愈来愈暗的空间环境中,火塘之火暗,整个环境气氛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受。
(二)山南藏族民居各层空间的特征。山南藏民居碉寨的室内空间的大致规范比较类似,一般为两层或三层结构。一层用于牲畜圈养,二层是人主要活动的空间。只有第三层以上略有不同。底层为畜圈和贮藏房,有柱无干隔,无窗,有独木楼梯通往二楼走廊。二层为居室,以木板装隔,分为寝室、经堂、厨房、活动室、贮藏室五部分,或厨房并入活动室。
二层居室为人们生活、活动的主要地方,各房间以走廊相连。走廊近楼梯口处一般挂有一个中等转经筒,家人上下、进出时都要转上一圈。厨房一般正对楼梯口,开间很小,仅半孔,其内陈设简单,只设一灶、一水缸。灶前方的墙上有喇嘛用白灰所画的不规则图形,其意为保佑灶火燃得旺、全家有牛肉吃、有马茶喝。碗、盆和食物不放在厨房里,而是放在活动室的大壁柜里。
活动室紧挨着厨房,十分宽敞,多为4孔,大的有6孔乃至8孔的,其功用相当于客厅,是做饭、吃饭、喝茶林息及待客的地方。进屋最显眼的是室内中央的一根红色大圆木柱,称为中柱,又叫三锅庄,藏语称“都柱”,是家神或祖先的化身。中柱上方悬挂着嵌有活佛照片的相框,相框下系红、白、黄色哈达。中柱下方近窗的地板上原来放置藏式火盆,现改为电炉,平时烧茶炒菜,冬季生热取暖。沿门对面的两面墙跟,围绕中柱呈L型摆放着两列高低相等的矮柜,前排为桌,后排为椅;前排柜中贮藏糌粑、奶制品等食物,后排贮放毛皮、卡垫。有的家庭较为贫困,则不设矮柜,大家围着火盆和中柱席地而坐。矮柜、壁柜、天花板都色彩鲜艳,以黄、白、蓝三色为主,图形多为松柏、龟鹤、灵芝、祥云、狮子、如意等,略带佛教色彩,寓意喜庆吉祥。
经堂一般不大,有二孔,面东,布置及装修都非常讲究。同活动室一样,经堂中央也矗立着中央柱,上部系着白色的哈达。中柱红色,下绘蓝、白忍冬条纹。红、蓝、白、黄是经堂的基本色调,天花板、四壁、神皇甚至床都描绘彩画,所画多为佛经故事和宗教人物。经堂面窗的石墙上安装有木制的佛皇,上部做成皇台,皇内供奉释迦牟尼及度母、金刚等菩萨的塑像,或是挂着活佛的相片。皇下放着自家制造的酥油花,色泽鲜艳、做工精美。皇台下部为壁柜,柜台上方从左到右摆放着达赖喇嘛、萨迦法王、班禅喇嘛的画像,以左为尊。柜台上还摆放着酥油灯、供水碗、手持转经筒等,酥油灯也是通宵点亮。壁柜内则贮放香供、法器、经卷等。
供奉主要造像所在的经堂是内部空间的处理重心。经堂一般进深都很小,窗户也就成为纯粹的装饰。因此内部的照明大多以酥油灯为主,这些放置于佛像前方的酥油灯,在经堂内部的昏暗环境中,细微的灯芯火光来回摇曳,让人感到一种仿佛来世彼岸明灯的变幻。狭小的经堂空间加上烦琐的装饰,使神圣的佛像有一种向上拔高的雄伟感。经堂或明或暗的光线照在栩栩如生的佛像或高僧的塑像上,仿佛他们就在人们面前,而不是毫无生命。总之,这些内部空间的各种装饰手法,就是充分与竖向及横向建筑空间的穿插变化相配合的,以内部陈设、装饰和光线、色彩等诸多要素的渲染,创造一种幽深、迷离的宗教气氛。
卧室的多少视家庭人口多少而定,一般只设床、柜,色调单一,设备简陋,与经堂、活动室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文献:
[1]叶启桑.藏族住宅[M].四川省民族出版社,1987.
[2]季富政.中国藏族建筑[M].四川省民族出版社,2000.
[3]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4]陈履生.西藏民居[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5]平措扎西编著,世俗西藏[M].作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