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对话:数学课堂的至真追求

2012-04-29陆峰

考试周刊 2012年71期
关键词:师生数学课堂

陆峰

摘要: 本文作者从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样对话”的本真意义出发,对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本质加以分析,从儿童世界的立场深刻阐述对话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话教学的实践,使得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世界。

关键词: 对话教学数学课堂有效对话

一、寻根:对话教学的渊源

对话哲理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文化的早期奠定时期,就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理和知识。《论语》即是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实录,孔子与其学生通过展开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对话,使师生形成对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等方面的理解。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将“对话的艺术”作为推理的一种方法,将其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当中。

20世纪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他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由此引发对对话教学的探索。对话教学是一种基于当代思想关于人与世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等理论本质的最新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其起始和终点都在于关注和形成“主体间性”,并且通过一定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对话的教学交往关系,从而培养能在对话关系和交往中适意生存、建构意义、创生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个体。

由此看来,对话教学俨然成为我们实施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形式,但时下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导演着一个又一个热热闹闹的对话场景,似乎只要课堂上有了热烈对话,就可以算是一堂好课了。试想一下,如果课堂上师生、生生的对话是漫无目的,或者毫无思维价值,或者缺少生活体验,或者“独白”与“明星”专制,这样的课堂对话是有效的吗?如果教师对对话教学的本质没有理解,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没有到位,这样的课堂还是一节好课吗?

二、探源:有效对话的本质

我认为,对话教学是体现了尊重差异、重视交流、达于理解、开放与互动、知识转化及意义建构、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等基本精神的一种教学活动形态。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其并非要求一定要以对话方式的教学呈现,但其他方式只要是在对话的精神支配下使用也属于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话教学,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

(一)民主平等的对话从心灵生成。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流,而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的世界接纳。

(二)目标共生的对话从合作起航。

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坚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法则,教学双方必然会走向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在教和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似乎有一面无形的墙,各自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但当参与社会活动时,人就不得不放弃暂时独立,走进关系世界。人需要与他人沟通,若有共同的任务,还要与他人进行合作。

(三)多元思维的对话从自主建构。

对话教学是互动的、自主的教学。有沟通和合作,必然会有互动与交往。互动与交往绝不仅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对话教学中的存在状态,更是对话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生长点,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可能性。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建构。

三、对话:为儿童的数学世界添一抹亮色

(一)平等对话,尊重学生个性体验。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承认了他的价值,尊重了他的想法。尊重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的个性体验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在教学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与迥异的知识储备,自然会对学习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我们应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尊重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例如黄爱华老师执教的《认识垂直》中,黄老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才能放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谈心。“你说我应该是怎样的老师”、“什么是互相学习”、“如果你完全没有学会,请这样……”这些发自内心深处对学生的尊重而流露出的话语怎能不打动学生的心灵呢?黄老师不因为学生没有实现自己课前的“预设”而着急,也不因为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而懊恼,更不因为学生引出了与学习内容不相关话题而焦虑。他认为,学生其实并不是“一无所有”,更不是一张“白纸”,你想要画什么就画什么,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并非是给予学生的恩赐,而是课堂的本质所在。审视黄爱华、华应龙、周卫东、张齐华、贲友林等大师的课堂,不难发现他们都把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时空,师生演绎着真正意义的对话,从而获得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共同发展。

可见,有效对话应该建立在师生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而要真正做到平等,教师必须具有一颗爱心,放下师道尊严,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学习伙伴,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努力构建有效对话的情境。在对话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处在良好氛围中,学生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才会积极思考,主动质疑,才会体验真情,再创生活,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话,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二)真诚对话,引发学生对话意识。

真诚对话要以建立师生平等关系作为重要保障,这里包蕴了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涉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显性的东西,教师要努力调动一切内在和外在的积极因素,在理解文本的背景下把对话的氛围营造得更加真诚、自主。数学课堂对话要想有效,就必须是彼此间坦诚相对,互相将内心的感受、思想传递给对方这样的一种对话方式,不断显现“本我”。

例如在周卫东老师执教的《认识二进制》中,我们就能发现,周老师和学生对话,他的身子不仅能“蹲下身来”,而且能持续保持一种开放、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真诚对话。当学生有了精彩的发言时,他的赞美是那么“情不自禁、油然而生”,当学生的回答超过教师的知识范畴时,他的“无知”显得那么“从容不迫、坦然相对”。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对话,应当将对话努力建立在与学生“坦诚相对”的基础上;有效的数学课堂对话,应当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有效的数学课堂对话,应当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投入积极的情感。正因为有了真诚对话,才能使学生的对话意识不断增强,从而使数学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与魅力。

(三)情境对话,营造学生真感实悟。

学习非空中楼阁,它建立在学生现实学习的起点上。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此为基点设计情境对话。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是在宽松的情景中,在积极发言中,在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每一堂课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问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让师生共同融入和谐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乐于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师生对话自然如流水般顺畅。

(四)发展对话,促进师生多元发展。

对话学习,除以知识和技术为对象的工具学习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强调交往与互动。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形式很多,其中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基础。但我们认为和文本的对话最终要面向师生的共同发展,对话的结果是在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发展。

对话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真正的教育不是通过‘甲方为‘乙方,也不是通过‘甲方关于‘乙方,而是通过‘甲方与‘乙方一起,以世界作为中介进行下去的。”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在改造自己。如张良朋老师在《认识二进制》教学中明晰基本的思路后,把这节课中最有探索意味的环节转交给了学生合作小组。由于撤去了以往教学时的层层铺垫、预插路标和多方扶持,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进行得很不顺利。有时,学生的探究活动陷入了僵局,他们苦思难得其解,被迫“求救”与张老师对话;有时,某个学生的见解无法得到组内其他成员的一致认同,他们为之争论得热火朝天;有时,他们又击掌庆祝、眉开眼笑,毫不掩饰地显露自己的成功与骄傲。张老师不愿提前插好路标指明他们前进的方向,而是充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面对难题的挑战、自己去化解挑战的压力、自己去探寻前进的路径。在对话中,不断将探究活动引向纵深,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统治者,而是与学生一样成为对话者,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自我真实探究和师生、生生间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数学本质和解决思路获得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他们终于成功建构起了解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数学模型。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有效的数学课堂对话昭示着平等、民主、互动的教学关系,彰显着生成创造发展的精神魅力。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选用适合实际的方法策略,从儿童的精神世界出发,让学生在激情中、思辨中、探究中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伙伴“对话”,在有效对话的过程中还原课堂本真,实现知识的积淀、人文的浸润、智慧的构筑、心灵的沟通。

参考文献:

[1]龚春燕.好课因有效对话而精彩.人民教育,2009(20).

[2]米靖.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5(3).

[3]张良朋.把探究的脚步踏在真实的沟沟坎坎上.小学教学,2010(4).

猜你喜欢

师生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