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12-04-29田高良刘晓禹韩洁

会计之友 2012年8期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田高良 刘晓禹 韩洁

【摘 要】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后金融危机时代,融资难问题仍然困扰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陕西3 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问卷分析,梳理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并从企业自身与外部环境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尤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其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的困境,特别是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其融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后金融危机时代这种状况并没有多大改观。鉴此,本文以3 000家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对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所裨益。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概述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简而言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

1.成为风险投资追逐的对象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成长、高回报的特点,因此它与风险投资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往往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

2.有特定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为了体现政府对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其资本市场中设有高科技板块,以便为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如我国深圳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

3.融资需求呈现阶段性、频率高

首先,在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中,需要从不同的融资渠道获取其所需资金。其次,由于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更新换代快,产品不断升级,为了取得和保持技术优势,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这就需要大量的和多频次的资金投入。

4.产品公共性、外部性强、企业融资溢出效应显著

高科技中小企业产品一般是知识或技术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性质。企业融资的外部性特征和溢出效应明显。

尽管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以上特征,但其劣势也很明显:一是经营不确定。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所研发的技术、产品能否研发成功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导致很大的风险。二是信息不对称。科技型中小企业与资金提供者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为:其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份额高,无形资产所能为企业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资金提供者对其信用状况不了解,为了减少风险而选择不贷款。三是财产抵押难。资金提供者为降低风险,要求企业提供财产抵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特点使其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有限,资产的变现能力低,因此财产抵押难,贷款难度大。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分析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笔者通过向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问卷总共包含88个问题,分为4个部分:一是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资产规模,最近一年的主营业额,公司所处行业,公司主要业务性质,公司性质,公司存续时间,公司员工人数,公司资产负债率,公司近三年盈利情况,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二是融资行为,包括公司对基本融资渠道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公司的融资迫切程度,公司的资金缺口,公司的可接受融资成本,公司过去一年的商业银行贷款情况、民间融资情况、抵押贷款情况、政府资助情况等;三是金融危机影响,问题主要针对金融危机前后公司融资环境的变化;四是政策建议,公司可以在这部分选择性地提出对政府等机构的建议。共发放问卷3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 1 844份,回收率61.5%。

1.企业生存状况

(1)企业存续时间。据统计,1 757家企业回答了此问题。有36.4%的企业存续时间在1—3年,19.7%的企业存续时间在3—5年,12.9%的企业存续时间在5—7年,存续时间在7—10年、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5.6%和15.1%。(2)近三年盈利情况。根据问卷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盈利情况并不乐观。有1 559家企业回答了此问题,其中只有281家企业三年均盈利,仅占18%,其余企业均存在过亏损,有714家企业三年均亏损。(3)净资产收益情况。1 482家企业回答了此问题。其中76.8%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下,13%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1%~20%之间,有10%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4)企业负债情况。有1 529家企业回答了此问题。过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20%,说明企业获得贷款的困难程度较高,即使企业对债务持有冒险态度,但难以获得贷款使其资产负债率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

2.企业融资行为分析

(1)企业融资需求分析。一是融资需求的迫切程度。在1 511份有效问卷中,只有663家企业认为其融资需求不迫切,而有848家企业即56.1%的企业认为有融资需要。二是融资的难易度。在1 373份有效回答问卷中,有576家企业认为公司目前融资比较困难,占比达到42%。(2)企业融资成本。目前,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通过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在510份有效回答问卷中,有280家企业选择贷款额占抵押品的比例为50%左右,占比55%;有146家企业选择70%比例,占比29%;有47家企业选择比例为90%,占比9%;只有37家企业能够获得100%的贷款,占比7%。根据银行评估惯例,贷款额一般占到评估值的70%,可实际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5%的企业获得的贷款额不足70%,贷款成本不低。

3.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

(1)企业融资方式单一。在调查中,发现仅有15.5%的企业认为自己的融资渠道多样且畅通。进一步分析其融资方式,在1 181家企业中,789家企业只选择了一种融资方式,这种情况风险较大。一旦企业没有从其依靠的融资方式中获得资金,再试图从其他方式获得资金是很困难的,对企业的资金运营造成了较大的威胁。(2)融资渠道狭窄。一是商业银行贷款困难。商业化经营的银行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太高而产生惜贷现象。另外,由于其所需贷款一般单笔数量不大,频率又高,使得银行对其放款的单笔管理费用高于对大企业的相关费用,出于安全性、盈利性考虑,银行不愿对其进行贷款。二是政府扶持资金有限。据统计,接受过政府资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只占18.2%。三是向社会筹资困难。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面临资金紧张局面时,想到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的仅占1.9%。四是多依赖于关系型融资,风险投资不受重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关系型融资能够很好地解决其融资问题。在与银行有借贷关系的企业中,有86.3%的企业总共只与一至两家银行发生借贷关系。但是对于为什么没有选择风险投资的问题,有49.1%的企业选择了不需要,这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风险投资并不重视。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1.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缺陷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是其融资难的直接诱因。主要表现如下:

(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先天筹资劣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先天筹资劣势是造成其目前融资现状的根本原因。首先,现金流量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其次,在其成长初期既没有资产可供抵押,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第三,管理水平不高,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难度。(2)不注重财务制度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更注重研发与经营环节,而不注重财务制度的建设。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有1—2名会计人员,财务制度不完善,导致了企业融资环境恶化。(3)缺乏对相关政策的关注。近年来,陕西出台了许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发展的政策,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对其不关注。

2.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缺陷

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另一原因是外部环境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1)资本市场不完善。首先是股权融资渠道不畅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本市场不完善,股权融资渠道不畅通。尽管我国证券市场在2009年开启了创业板,但是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要通过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上市还是非常困难的。其次是贷款程序复杂、贷款种类少。当遇到较好的项目需要中长期资金投入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再次是担保体系不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和技术等无形资产,难以提供银行认可的贷款担保。(2)缺乏健全的金融服务机构。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主要依赖担保性贷款,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中介机构来“平衡”其与金融机构双方的供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陕西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极少。(3)缺乏适合的风险投资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之一就是对风险投资不够重视。然而这种不重视有很大一部分源于陕西缺乏适合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体系。

二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有关立法不规范、不健全,某些金融法律法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适用;法律执行环境不佳。

三是政府支持不够。2008年开始,陕西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政策,这些措施的出台对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

三、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借鉴分析

(一)国外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般方式

以美国为例,美国资本市场发达,且金融市场化程度很高,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因此,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美国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将民间资本投向中小企业,并利用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有效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1.完备的服务体系

首先,在法律上,美国先后通过了数项保护中小企业融资的法案,如《小企业法案》、《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小企业贷款增加法》等。其次,美国政府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2.完善的资金支持

(1)私募股权融资。在美国,私募的合伙制企业是承担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牵头人,而这种私募股权融资一方面为不能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这种畅通的公司退出机制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便利条件。(2)直接融资。由美国探索开辟的NASDAQ股票市场就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所设立的,许多公司在该板融资从而飞速发展。

(二)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经验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所实行的措施已有多项,主要有:

一是加强政府与银行合作。具体措施包括,启动中小企业融资征集项目;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等。二是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北京市财政局等部门,设立市级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旨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于高新技术及自主创新领域企业。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建议

(一)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对策建议

1.提高自我积累以及发展能力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没有良好的自我积累及发展能力,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强化自我积累以及发展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首先应该正视的问题。

2.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为了更方便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尽量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性。要规范企业管理和会计报表制度,使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能真实、充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从而保证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

3.改变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

(1)企业应注重内源融资。在当前资金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内源融资能有效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由于内源融资一般不涉及外部关系,国家法律规定限制较少,而且不需办理复杂的审批手续,从而大大提高了融资效率。(2)善于利用表外融资。表外融资泛指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不纳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的表外融资方式包括资产证券化,应收票据贴现等。

4.落实政府扶持政策

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关注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并充分领会其内容。其次,按照规范程序,真正落实政府扶持政策,才能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缺陷的对策建议

1.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首先,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失信惩戒制度和各类信用评级标准;建立起以信用征集、查询、评估、披露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以此规范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中的相关行为。其次,扩大信用担保基金规模。例如设立适应各类产业发展的股份制贷款担保公司;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再次,建立政府专项信用担保基金。国家和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对各类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可由政府担保,并考虑分档设定不同的贷款担保率。担保基金宜委托专业投资担保公司管理,专门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最后,实行风险共担机制。即信用担保机构、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共担风险。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注重维持企业信用所造成的风险,消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疑虑,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三种机构间的联系,使信用体系更加牢靠。

2.健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

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的完善措施包括:第一,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下放贷款权限。第二,既要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又要建立信贷激励机制,做到责权明确、奖惩分明。第三,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信额度。第四,对信誉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票据,银行应办理承兑和贴现,加速资金周转。第五,尝试科技型中小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贷款连带责任办法,以防范“道德风险”。第六,简化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程序,调动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第七,增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改变以往只发放短期贷款的贷款结构,对信誉好、效益好、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应该增加中长期贷款的发放。

3.发展分级资本市场,拓宽股权融资渠道

在建立、完善资本市场方面,不是仅靠陕西之力可以做到的,这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献计献策。

4.发展风险投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融资渠道

针对目前风险投资不被重视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完善风险投资的策略:第一,培育多元化商业性风险投资主体。可以采用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等主导形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本金、经营管理及其他方面的支持。第二,允许以民间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以吸引风险投资进入。第三,建立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针对风险投资机构的特殊性和专门需要,培育包括行业协会和科技项目评估、技术经纪、风险投资咨询等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在咨询、监督、评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四,规范风险投资行为。鼓励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开展信用担保业务,担保额度应参照国家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管理规定实行。第五,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要遵循资本运作的客观规律,创造顺畅的风险资金撤出渠道,保障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鼓励证券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风险投资公司参股的企业上市,为风险资金的撤出创造条件。

5.制定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融资政策

这种优惠融资政策包括:充分运用贴息、税收减免等财政手段激发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将部分短期贷款转为中期贷款,真正减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利息负担等。

6.积极发展多元化、竞争性的中小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中小金融机构可以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天生合作者”,由于其规模较小、分支机构较少、立足于地方经济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新兴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就应该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金融服务供给者。但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相比,这类机构的数量、信贷规模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竞争性的中小金融机构。

7.建立多层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在遵循国家整体政治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多适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及法律。应抓紧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及内控制度,明确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定位及职能,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化发展。另外,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严厉打击不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为遵守法律的企业及个人打下一剂强心针。

【参考文献】

[1] 邓乐平.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理论与经验考察[J].金融研究,2001(9).

[2] 李扬,杨益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朝霞.中国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工具[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5]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研究[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6] 张捷.转换期的中小企业金融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 张维迎.企业理论和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Harhoff, D., K?觟rting, T. Lending relationships in German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urvey data.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

[9] Jayaratne, J., Wolken, J. How Important Are Small Banks to Small Business Lending?[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9,23:427-458.

[10] Mitchell A. Petersen, Raghuram G. Rajan.The effect of credit market competition on lending relationship[J]. NBER Working Paper,No.4921,1994.

[11] Modiliani, Franco and Miller, Merton H,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

[12] Robichek,AlexanderandMyers, Strwart, Some

Estimates of the cost of capital to the electric utility industry,1954-57,com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

猜你喜欢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融资
融资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两种主要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