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冲动与理性
2012-04-29石海威
石海威
经常有人问,创业苦不苦?对于我,最大的恐惧不是可能遇见的痛苦,而是人生中无所事事的状态。在加拿大生活时,有一年冬天,我坐在家中后院看树叶飘落,有20秒的时间我感觉很悠闲,但随后我问自己,你一辈子就要这样生活下去吗?内心的声音是——不!我应该选择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现在“创业”这个概念已经被包装得过于神圣了,如果采访十个创业者,十个人都会说自己在为理想而奋斗。当然奋斗并不可耻,只是大家在奋斗过程中,除了赚钱,最好还有点赚钱以外的追求,这样幸福感会强烈一些。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如果仅仅是为了出线、撞线那一刹那的精彩,你的过程就太煎熬了。创业,99%陪伴你的时光都是创造过程,如果你不享受这个过程,只是想咬牙坚持,到底能坚持多久?这是很大的问号。
创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上去窘迫的事情,但创业的乐趣也在于无知的乐观带来的快感,这种盲目无知的状态,反倒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光明感。无知的乐观过后,紧接着就是悲摧了。当你开始进入一个行业、选择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会发现真相往往不如预期。创业者常常要面对不堪入目的悲观,这个时候能不能挺过去很关键。在这样的状态中,犹豫、困惑在所难免,要学会与困难相处,这是个必然的过程,不要逃避。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非常迅速,几乎半年就产生一个新话题。团购2010年还风头正劲,现在已成昨日黄花。去年人们讨论电商,今年又说移动互联。创业者常常觉得自己好像把握了时代的脉络,但脉络又似乎转瞬即逝。起初做易到用车,我主要基于两点判断:首先,这是我个人的原始需求,因为我不爱开车。其次,我常各地奔走,但又不甘心天天坐出租车。在我看来,传统的租车方式非常不可理喻。从原始冲动进化到理性的选择,这中间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创业者必须从自身生活中发现商机。
发现商机之后也要回归理性,看执行层面是否可操作。当时做易到用车,我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第一,如何用新技术改变日常生活?人们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从规模上来说这一定是一个“大风口”,这种有巨大体量的事,可能值得做。第二,互联网不是一个单独的行业,它更像是食品中的一种添加剂,或是催化剂。它往往会让一个行业从此天翻地覆,传统服务形态、产业链甚至利益关系都会因此得到调整。第三,时机很重要。我们常听创业者说,“你这个想法有什么了不起,我当年就想过这个问题。”在Facebook之前美国也有人做社交,但没成功,所以在什么样的时间点选择用哪种方式做事很重要。有些创业者虽然看到了黎明的路,但走了很久却倒在日出之前。创业的成功与否可能会有运气的成分,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理性层面。
案例讨论
案例一:亏本经营是否还要坚持?
学员A经营服装生意,创业初期遭到家中反对,2009年创业至今服装店一直亏本经营。在创业过程中不但家人反对,生意也不见起色,但自己十分热爱创业,是否还要坚持?
王江: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同,导致每个人所做决定也不同。比如,你在做企业当中更多关注的是员工,而不是强调客户层面。你希望通过自己的经营来改变员工的生活,但这其实已经不是在做企业了,创业者还是要把精力专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之前你采用传统服装代理模式,这种模式对资金和企业规模要求都很大,可能不适合中小企业的生存。但如果你仍然不想放弃的话,不如换一种方式经营,比如尝试用新技术或是自建品牌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把服装放到互联网上销售,通过互联网迅速建立新品牌,而不是简简单单做品牌分销商或是二手商贩。理想需要坚持,但路径可以灵活选择。
周航: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在以往的创业过程中我经常砍人,砍公司,且每次都砍得毫不犹豫。做商业是一件非常理性的事情,如果你觉得这个公司危在旦夕,那么你的内心实际上已经做了判断。既然客观或是理性上都是NO,那么再坚持下去的意义也不大。听上去你之所以坚持,是因为你不敢面对失败,但失败、困难、挫折都是常态,我们需要学会与它相处,这并不丢人。
案例二:领导力执行力哪个更重要?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得出结论,王江是更具领导力的创业者,而周航的执行力更强。创业者更愿意选择跟他们中的哪一位创业?在创业过程中,领导力和执行力哪个更重要?
王江:我个人的价值观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特别喜欢别人评价我有领导力,但现在不同了,我更喜欢别人评价我有趣。在企业中,我希望跟一些有趣的人形成一种有趣的氛围,享受一种有趣的过程,为用户提供一种有趣的体验。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有趣在做。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清楚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能力在哪,能够持续解决问题并为企业、员工带来的价值在哪。
如果说要在我和周航之间选择一个做战略搭档的话,他更适合做董事长,我更适合做CEO。
周航:以前,我往往会让周边的人感到压力和挑战,我在董事会上的发言也犀利到让人难以接受。我渐渐意识到,我的特长不在领导力上。与其去改变别人或是改变自己,何不做另外一个选择呢?跟一个不完美的人和一个不完美的自己相处。我们不必去苛求价值观的趋同,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价值观高度一致后,往往会形成精神崇拜。在中国的公司里特别容易推崇一个人,大家都觉得这个人有神力,最终把整个团队搅得神魂颠倒。这是很多领导人追求的东西。这一点创业初期可能会有很大的魔力,但我们面对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年轻人更多元化的价值观,更推崇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的价值观,这种情况就会面临很大挑战。
学员B:如果一个公司里没有意见领袖,内耗会非常严重。很多人说,老板最大的本事就是忽悠,能够挖一些人放弃大公司优越的待遇加入创业公司追求梦想。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必须网罗各个领域的突出人才,即使不见得有共同价值观,但当出现问题时,也一定要有解决的办法。如果说一定要在周航和王江中选择一位创业伙伴,我倾向于谁都不选。我钦佩二位,但对创业者来说骨子里都是有不安分的基因,否则他不会从百度或是腾讯出来做一番事业。创业者一定要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才会甘心,这也决定了创业者最终会选择什么样的团队帮助他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