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北京精神的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新途径

2012-04-29卢志兴孙文敏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培养途径

卢志兴 孙文敏

摘 要 我国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培养乏力、模式陈旧、学生深造难等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基于地域特点,以北京精神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彰显“爱国”情感,重塑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承载“厚德”品质,树立德才兼备教育理念;凝聚“创新”精神,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秉承“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办学模式,探究具有北京精神特色的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新途径。

关键词 北京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素质教育;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81-03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明确定义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要求“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目标表述上的调整,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点——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不能再狭义地理解为专指“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基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引起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既概括了北京深刻厚重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又体现了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和稳定协调发展的社会特征。职业教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学生素质培养也必须深植于地方精神文化的土壤中,因此,北京精神就成为高职院校素质培养的有效内涵。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现状

(一)职业教育目标不明确,职业素质培养乏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对“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教育”两个关键概念的混淆上。德国工商业联合会将职业素质(能力)界定为:“职业素质不仅是技能和知识的叠加,还包含了个人能力,如独立行动、责任意识、合作精神等。”然而,在我国高职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技能或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给职业教育的目标设定、课程内容的确定和实现过程都带来不可避免的困境。

(二)培养模式陈旧,学生继续深造困难

由于职业素质教育认识的模糊化,导致高职素质教育不能有效付诸实践,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或以简单的教学活动代替,造成高职素质教育模式陈旧,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要求。加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沟通渠道,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之间缺乏转换、衔接机制,没有形成“职业教育—就业—继续教育—更高层次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多数高职生毕业即就业,很少有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

二、以“爱国、厚德”为高职素质教育理论楔口

任何教育模式的开展都离不开民族文化土壤,都必须与文化背景相结合。“爱国、厚德”的北京精神体现了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协调、历史底蕴与未来发展取向的统一,以此作为高职素质教育的理论楔口,彰显了素质教育的地域特色。

(一)彰显“爱国”情感,重塑职业素质教育思想核心

“爱国”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兴起的直接目的。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使中国职业教育初现思想萌芽,其后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维新派甚至革命派都将职业教育视为救国图强的途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等人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正是在爱国思想的驱动下促使他们兴办职业学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同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黄炎培等人也强调要重视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从实业教育兴起之时,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职业教育思潮重新崛起后,人们一直把爱国精神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第一思想教育要求。时至今日,这种把爱国精神放在首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当今的人才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二)承载“厚德”品格,树立德才兼备教育理念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基础文明素质较差,言行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厚德”思想的引导。北京精神的品质描述为“厚德”,其源自《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必须将“德”摆在首位。以“厚德”指导职业素质培养,要求高职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既要以强烈的爱国意识与集体意识为核心价值,还要有正确的职业观、协作精神与服务意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求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时刻秉持“厚德”精神。

三、以“创新、包容”为指导探索高职素质培养新途径

北京精神除了在思想理念层面上对高职生素质教育有重大的引导价值,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创新、包容”明确了素质教育途径的创新。

(一)凝聚“创新”精神,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

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的更新,以及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当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立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建构、教材编写等环节中时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其次,以创新精神完善教育手段。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硬件设施上即表现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而这在软件上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由灌输型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转变,努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激发其创造潜力,培养其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环境中塑造其鲜明个性。

(二)秉持“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

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以开放的心态吸收、融合各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对我国职业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强调“继续教育理念”,即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澳大利亚教育体系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视为平行系统,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的内容:普通教育以学科研究为主,而职业教育以应用性学习为主。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家同样建立了统一的证书制度和模块式课程结构,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沟通渠道,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这些经验对解决我国高职学生升学难的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持“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高职素质教育模式不是盲目照搬国外高职教育办学模式,而是在明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周全考虑各国职教观念、体系及运行特点,从而形成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能从各个环节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职生职业素质不仅要靠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支持,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致力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精神财富的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爱国、厚德”作价值层面的引导,又配合“创新、包容”的实践理念,基于北京精神的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孟广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董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余茂辉,孙勇.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J].交通职业教育,2010(2):54-58.

[6]付国华.德、澳、美、日四国职业教育模式经验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5):90-92.

New Approaches for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Beijing Spirit

LU Zhi-xing, SUN Wen-min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3, China)

Abstract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such as indeterminate education objective, low cultivation power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ld-fashioned quality cultivation model and the difficulty in further study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has taken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ake Beijing spirit as the pointcut of quality education to highlight “patriotic feeling” and remodel the idea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carry “spacious moral character” and set up the moral idea equally stressing political integr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aggregate “innovative spirit” and reform the base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inherit “tolerant attitude” , absorb school-running mod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xplore the new approaches of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spirit.

Key wordsBeijing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cultivation approacher

收稿日期:2012-02-15

作者简介:卢志兴(1964- ),男,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高级讲师;孙文敏(1963- ),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培养途径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