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课堂真正鲜活起来

2012-04-29刘建德

中小学德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黑板学案交流

刘建德

在例行的教学视导中,我走进了常德市六中唐霞老师执教的一节思想品德课,内容是湖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二课时)。为了便于和同行们切磋和交流,下面,我按照唐老师教学的流程,分环节呈现我的观察与思考。

【导入】

唐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一般来说,一个人能活多少年?倘若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能活82年,请大家算一算,我们此生还剩多少天?在同学们动笔计算之后,师生共同走进教学主题:珍爱我们的生命!

人生漫长而又短暂,但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生感悟。教师的引导,一下子带出了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显然,这样的导入是具有冲击力的,能够直接唤起学生对于生命的关注。

【明确学习目标】

唐老师简练、准确地在黑板右侧展示“学习目标”之后,学生齐读。

课堂学习活动正式开始之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必要的。但是,目标必须“简练”,而且应或展示在黑板适当的位置上,或展示在学案中,学生才能学有方向。有的老师习惯用课件展示“目标”,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课件瞬间即逝,学生心中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唐老师不仅清楚地展示了目标,而且让学生齐声朗读,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课前预习交流】

教师引导和组织同学们将预习(完成“学案”上的预习任务)的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彼此互查,同时,教师巡查。

认真预习,是课堂高效的前提。而“课前预习交流”则是督促和落实预习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的运用,既可以鼓励预习完成得好的同学,同时,对于未认真预习的同学起到鞭策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自主质疑、探究与展示】

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然后分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了“犯罪分子的生命值不值得关爱与尊重?”等三个问题。然后,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这一环节活动的设置非常好。第一,这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学生已经过思考又不得其解,思维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第二,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第三,学习结果的展示和交流能让学生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遗憾的是,唐老师在学生展示问题之后,随即提问,让学生直接回答,显然拿捏不到位。如果唐老师为学生留出较为充分的时间,让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后,再回答展示,就会更有价值,更加精彩!因为,学生思维的灯塔和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探究中才能真正明亮起来。

【任务探究与展示】

这一环节,唐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次“生命的旅行”,共三站:为生命而感动、创造生命的奇迹、为生命而喝彩,且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和探究任务。

生命的旅行之一:为生命而感动

这一站,唐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并在学案上列出了“展示指南”。

活动1:回顾自己的生活,我有哪些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

教师引导之后,学生即进入回忆之中,并动笔书写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体验与感悟。最后,教师提问,两名学生代表回答展示。如此,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并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出发,借助于反思,完成了一次具有独立意义的自主探究。如此安排,既找准了起点,又符合生活逻辑。

活动2:说说我的存在给哪些人带来了快乐和幸福?让我们一起感受自己生命的价值。

学生讨论发言之后,一个小组的代表集体上台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朗诵一首他们自己临时创作的小诗歌《因为有了我……》,最后由其它小组的代表进行点评。虽然诗歌很稚嫩,但情真意切,非常感人。此活动较上一个活动,更深一层。前者是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强调对于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后者是想想与自己的生命、生活发生联系的人,思考自己对于对方的意义,强调对于生命的肯定与尊重。

活动3:高一学生张陆(化名),在打给某电台的新闻热线中说:“我现在感觉很孤独,学习压力比初中大多了,无形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同学们相互竞争也更激烈,我不敢和同学交流。爸爸最近也失業了,家里气氛也不好,好多事我不能和他们交流。现在压力好大,真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第一问:怎样看待张陆对待生命的态度?

第二问:如果请你帮助他,你会怎么劝说他?

第三问:在组内交流后,从“为什么要珍爱自己生命”的角度写下你的感悟。

老师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动笔在学案上书写,最后派代表展示交流。“展示交流”环节,唐老师和学生一起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一个小组上台,以主持人主持电视节目的形式展示,包括三部分:一是主持人访谈2位学生;二是4人表演情景剧;三是张陆的2位“密友”给他提建议。之后,由另外一组的代表给予点评。第二步,是在第一步活动的同时,另有一个小组的代表上黑板(教室后面)展示第三问中的“感悟”,所以,第一步活动结束,该同学也展示完毕。学生的板书展示紧扣课文,条理清晰,字迹工整,显然是在认真阅读课本之后得出的答案。同时,学生点评,老师补充。这种回归教材的自主学习,是真正获得和内化道德认知的基本前提。于是,学生从感悟生命的故事中,懂得了悦纳和善待生命的道理。

生命的旅行之二:创造生命的奇迹

这一站,唐老师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并呈现在学案中。

活动情境:《我还有一只脚》——周大观

贝多芬双耳失聪/郑龙水双眼失明/我还有一只脚/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伦凯勒双眼失明/郑丰喜双脚畸形/我还有一只脚/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1.品味这首诗,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它给你怎样的感受?

2.品味这首诗后,从“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的角度,写下你的感悟。

唐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小诗之后,简要地介绍了这首诗的作者——周大观:台湾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小小年龄就得了软组织恶性肿瘤。在与癌症对抗的过程中,在失去一只脚的情况下,她创作了40首童诗,内容灵巧聪慧、真诚感人。《我还有一只脚》就是其中的一首。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上述两个问题。学生先在学案上动笔作答,然后部分同学口头展示第一问;同时,另有代表在黑板(教室后面长长的黑板上,每个小组都有固定的展示位置)上展示第二问。并且,唐老师也平等地参与活动,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以及感受和感悟。

这一环节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典型情境,加之全体学生齐声朗读和老师的激情参与,平等诉说,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参与交流和展示。另外,从黑板上展示的情况来看,学生从小诗到课文,进一步懂得了“怎样珍爱生命”的道理。同样,展示完毕,也有学生客观的点评。在这样的情境中,同学们的心灵在感染和震撼中完成了一次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并使原有的认知得到强化。尤其是当老师说到“我喜欢的一句是‘我要站在地球上,因为这句不仅表明小作者周大观的身体要坚强地站立在地球上,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她的精神站立在这个地球上”时,全班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生命的旅行之三:为生命而喝彩

这一站,唐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并呈现在学案中。

活动:把你在这次旅途中的感悟和体会,用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表述为你的“生命箴言”。

依据学案上的要求,同学们先写,然后分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同时,唐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生命箴言,并引导学生评选出最优秀的箴言。这是最后的一个活动,此活动把学生的生命引向未来,本质上是导行,即引领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生活中走来的学生,又继续走向未来的生活。此活动设计既逻辑地延续了前面几个环节活动的内容,又采用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写箴言,加之“箴言”一般来说形象生动,富有哲理,也便于记忆。所以,结尾前的活动又带来了一次课堂的小高潮。

遗憾的是,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唐老师只好匆匆地小结之后宣布下课。按照学案的呈现,师生共同小结之后,还应该有一个分量适中的“当堂检测”。为什么會出现这种情况呢?显然是因为活动偏多造成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活动的适切性,以保证活动的充分与高效。当然,我们平时上课,并不一味地要求课堂结构的完整,因为比这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参与,忘我地投入,深入地体验,透彻地把握。

总的来说,民主、平等、有序、和谐而富有激情的课堂,彰显了积极的生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分的展示,有效的回应,中肯的点评,以及源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有利于主体德性的自主建构。尽管唐老师的课有的环节活动还不充分,流程设计也许并不十分合理,而且任务都还没有完成,但整个课堂的那份鲜活却总是历历在目。因为鲜活,同学们收获了激情与感动,丰富了体验与感悟,懂得了道理和人生。生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幸福的,老师也是幸福的。

(作者单位: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黑板学案交流
擦黑板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乡愁导学案
黑板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