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递
2012-04-29
英国研究称每顿饭吃六分饱可使人多活20年
2012年英国皇家学会夏季科学展会上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少吃点有助于延年益寿,进食量减少40%,也就是每顿饭都吃六分饱,可以使人的寿命延长20年。
伦敦大学的科学家正在研究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寻找抗衰老的新方法。他们发现,将实验鼠的食物减少40%,其寿命会延长20%~30%,这一理论也适用于宠物狗等其它生物。而放在人类身上,延长20%~30%的寿命就相当于多活20年。
科学家已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延长果蝇和实验鼠的寿命,这种方法有望帮助人类延长寿命。
无偿献血者年龄放宽至60岁
“到底多大年龄段的人可以无偿献血”,由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自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放宽至60周岁。
《要求》指出,采集血液前应征得献血者的知情同意,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征询、一般检查和血液检测。献血前的一般检查和血液检测应以血站结果为准,对经健康检查不适宜献血的献血者,应给予适当解释,并注意保护其个人信息。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只用于判断献血者是否适宜献血,不适用于对献血者健康状态或疾病的诊断。
《要求》明确,具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不应献血,如静脉药瘾史、男男性行为或具有经血传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风险的。同时,患有呼吸系统等22类疾病的患者不应献血、有洗牙后未满3天等16种行为的人群应暂缓献血。
《要求》规定,男献血者体重应大于等于50公斤、女献血者应大于等于45公斤。全血献血者每次可献全血400毫升、300毫升或200毫升,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1~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毫升血浆,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升。
儿童用抗生素或增加过敏性哮喘风险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他们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研究人员在新生和成年小鼠身上分别使用链霉素和万古霉素这两种抗生素。他们观察后发现,链霉素对新生小鼠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万古霉素却导致它们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患上严重的哮喘。相比而言,成年小鼠没有任何症状。
研究者解释说,这显示生命早期阶段对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如果这一过程被干扰,肠道中有益的细菌被破坏,就会降低免疫系统的运作效率,让人体更容易患上哮喘这样的疾病。据介绍,人体肠道中大约有1000种细菌,数量达10万亿。虽然其功能还没被完全了解,但这些被称为肠道菌群的微生物对人体免疫机能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