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域下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
2012-04-29刘耀功
刘耀功
摘 要 基于两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人们对班级教学中存在的马太效应产生了相互冲突的看法。面对冲突,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和生活幸福这种内在的、纵向的方面,以给学生提供一种真正公平的教育。
关键词 马太效应 教育公平 发展 幸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Matthew Effect in Class Teaching under Education Fair Horizon
LIU Yaogong
(Education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Based on two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education fairness, people come into being conflict viewpoints about the Matthew effect in class teaching.Facing the conflict,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life's happiness such internal and longitudinal respects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offer a real fair education to students.
Key words Matthew effect; education fairness; development; happiness
1 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名字来源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这样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荣誉、地位等)获得进步和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相比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指导。教师在分配其关注、鼓励和指导这种微观层面的教育资源时所存在的马太效应,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重视。
2 两种冲突的教育公平观
教育公平观,是指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的一种评价。①人们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其中两种主要的教育公平观是:基于平等的教育公平观和基于效率的教育公平观,两者是相互冲突的。
2.1 基于平等的教育公平观
基于平等的教育公平观认为,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马太效应是不公平的,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落后的学生,都应该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这里所指的教育资源是班级教学中微观层面的教育资源。
在班级教学中存在的马太效应是不公平的,教师不能简单的通过学习成绩而将学生加以区分。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方面,教师不能采取片面的观点,要从脉络的细节去加以考察,要考虑到影响学生成绩的诸多因素;另一方面,教师不能采取静止的观点,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其学习成绩。每一个人都永远走在其向一个真正人迈进的旅途中,因为每一个个体与过去相比,是一个既成,与未来相比,却是一个未成。②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也提出:“轻率地对孩子们下断语的人,是往往会判断错误的,这种人反而比孩子们还更加的幼稚”。学习成绩只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一个方面的体现,学生身上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等待教师去挖掘,如果教师仅仅凭借学习成绩而有所倾斜的分配教育资源,那么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才能被埋没,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
2.2 基于效率的教育公平观
基于效率的教育公平观认为,班级教学中存在的马太效应是具有其公平性的,教师应该区别地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不加区别地分配教育资源,那么班级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教育资源,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又感到所得到的教育资源不足。
教师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求平等,但不能只是追求表面的数量上的平等。真正的平等意味着任何学生都是他自己的主人,而不应该成为其他学生达到目的的手段。③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应该得到教师给予更多的教育资源,对他们施予充分的教育,以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尖端人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效率。如果一味地给那些成绩落后者提供教育资源,直到他们把握住机会为止,这种行为也就意味着剥夺了成绩优秀学生获得足够教育资源的机会,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效率也势必受此影响而降低。
3 路径寻求: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和生活幸福
上面所述的冲突,是由于价值选择的不同而造成的,面对这样的冲突,我们力图寻找到一条适宜的路径,以给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提供一种研究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1 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一种适合的教育
最公平的教育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最适合的教育,如果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一个物化的对象来进行整齐划一的教育,这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的休止。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班级教学中存在的马太效应公平与否,关键要看教师是(下转第17页)(上接第6页)否给学生提供了一种适合的教育,这种适合的教育是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出发点的。
提供这种适合的教育,需要教师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树立一种人人均可成材,人人均能成材的观念。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④教师不能仅按照一种模式来塑造具有不同个性、不同潜质的学生,也不能以学习成绩这种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有些学生适合做科研,有些学生适合从事商业,所以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潜质,带着较少功利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对个体的差异平等地予以尊重,最终达到一种学生获得适合的发展与教师形成适当教学观的联动共生。
3.2 关注学生生活幸福——构筑一种幸福观
教师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依据上述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得出不同的关于其做法是否公平的结论,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外在的横向的价值判断,我们真正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内在的纵向的幸福感受。真正的公平不仅在于学生在班级教学中获得教育资源的多与少,更在于学生在获得了这种教育资源后能否在当时以及其未来生活中获得一种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感。作为人生命的产物,知识原本蕴含着多重意义。⑤如果教师只让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获得了幸福感而使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陷入痛苦,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我们不能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内在的价值。
帮助学生构筑一种幸福观,需要教师明确什么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来源于自身,而非来源于与同学的比较或是老师的证明。如果学生总是生活在别人的看法当中,总是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那么他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关键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事物,用自己的头脑去想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平静宁和的心态,专注于当下,专注于求知和学习。有些学生之所以不幸福,是由于他们毫无节制地追逐他们的欲念,没有把他们的心约束在条件所能许可的范围之内,正是由于学生不断力图增加他们的幸福,才使他们的幸福变成了痛苦。
注释
①③郭彩琴.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考察[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②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④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⑤ 吴晓蓉.共生理论关照下的教育范式[J].教育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