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交流合作推动特色创新
2012-04-29李更生
7月20日上午,由省委讲师团举办的《理论与当代》杂志2012年通讯发行暨工作交流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北京、山东、江苏、海南、湖北、广西、陕西、湖南、西藏、福建、内蒙古、江西等12省(区)党委讲师团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会议回顾了《理论与当代》杂志近几年的工作情况,表彰了2011年度通讯发行先进单位及优秀通讯员。与会代表围绕办刊的体制机制、办刊的经营发展、刊物的编辑设计、加强合作交流等问题展开探讨,畅谈工作体会、交流工作经验,共商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壮大发行业务、增强讲师团刊物的社会影响力。现将会议相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理论与当代》杂志发展概况
据《理论与当代》杂志负责人介绍,由贵州省委讲师团主办的《理论与当代》杂志于1984年9月创刊,原名为《理论学习辅导》,1989年1月正式更名为《理论与当代》。28年来,《理论与当代》共出版刊物332期,刊发政策宣传、学习辅导、理论研讨等文章6千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或国内其他媒体转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被评为全国宣传部讲师团系统甲级优秀期刊、贵州省优秀社科期刊。
《理论与当代》创办28年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和方向,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和阐释,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深入回答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导和动员群众,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论与当代》始终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服务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本期关注”、“西部论坛”、“理论探讨”、“工作研究”、“多彩贵州”、“书林漫步”和“中心组学习参考”等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栏目。这些栏目紧扣时代前进的步伐,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思想教育、工作交流提供有效地指导和服务。近些年,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杂志从专家咨询和对外借力人手,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和办刊交流会,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使《理论与当代》在理论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方面有了较大提高。
《理论与当代》在期刊发行方面,按照依靠基层、建全制度、形成合力的办法,在基层组织中建立通讯员制度,在基层干部群众中不断发现优秀作者,为杂志组织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在各市、州党委讲师团建立通讯员制度,各地通讯员积极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征集稿件,承担征订任务,以期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情况,了解学习需求,不断提高杂志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二、讲师团系统办刊基本情况
据会议了解,大多数讲师团都有不同形式的理论刊物,全国、全省或内部发行,成为本地区有影响的理论阵地,成为讲师团的支柱和品牌。如贵州省委讲师团主办的《理论与当代》、福建省委讲师团主办的《福建理论学习》、山东省委讲师团主办的《理论学习》,江西省委讲师团主办的《理论导报》,湖北省委讲师团主办的《信息辅导》,有的省团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如陕西、广西、内蒙古、海南等省委讲师团,内部编辑党委中心组学习辅导资料,为干部学习提供一个平台和园地。从代表发言了解,许多省团的理论刊物在中央有关精神下撤销公开刊号,有的仍然坚持以内部学习刊物或资料的形式发行,保留党的理论学习和宣传的阵地,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全国公开发行的讲师团系统刊物仅存6家,而且不是每个讲师团都有刊物,发展差距明显,有的公开发行到几万份,有的作为内刊则仅有几百份,理论辅导职能呈现弱化的趋势。刊物编辑队伍组成结构也存在差别,有的讲师团教编合一,各教研室等于就是与刊物相应的编辑室,按研究方向分别承担相应的刊物栏目,形成“大编辑部”格局;有的则专门成立编辑部,负责刊物的组稿、编辑和发行等工作。
三、关于办刊的体制机制
讲师团系统办刊的体制机制与讲师团的机构改革密切相关。有的代表认为,在几次机构改革中,讲师团首当其冲,进退两难,前景令人担忧。有的省市完全撤销了讲师团这一机构;有的只有省级有(如西藏讲师团),地市一级几乎全部撤销;有的只有市级有(如内蒙古自治区),省一级却空缺;有的并入党委宣传部(如海南讲师团)、党校或社科联,讲师团机构全国不统一。近年来,由于机构持续改革,省市讲师团面临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问题,有的省市讲师团面临被撤销或变相撤销的现实,这也直接影响了讲师团系统办刊的体制机制。每一次报刊改革,讲师团刊物都存在生存危机,有代表就提出,作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讲师团能不能办刊,如果要办刊,应采取什么样体制机制来办,这一问题引发与会代表的共鸣。有的讲师团尝试与其他部门合办刊物,如报社、企业等,结果发现刊物的性质变了,理论宣传阵地失陷了,履行职能平台没有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讲师团系统刊物仍肩负着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历史使命,仍然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宣传普及还是需要讲师团来做,理论刊物这一平台也决不能丢,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此外,关于讲师团系统刊物的定位也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代表认为,讲师团系统刊物应定位为时政类刊物,这与讲师团的职能是一致的,即,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满足基层群众广泛的理论需求。
四、关于刊物的经营发展
会议认为,讲师团系统刊物,虽然它的发行范围主要是在本地区、本部门交流,用于指导工作,但这类刊物的数量不少,也有自己的读者群,它对于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时政类刊物,担负着特殊的责任,要做好刊物的经营发展,必须在力量调配、工作安排、目标考核等方面围绕办刊进行。在此基础上,可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但必须明确,办刊与经营,办刊是中心,经营是为办刊服务的,形成办好刊物与抓好经营、发展事业的良性循环。
在刊物经营体制上,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有的讲师团刊物不公开发行,运转经费有固定的财政拨款;有的没有专项财政拨款,各种支出主要靠征订收入为主、财政专项补助为辅。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作为有固定财政拨款额的讲师团刊物,在管理上缺乏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机制,编辑设计有时缺乏针对性和生机活力。而没有专项财政拨款的,更偏向以市场法则组稿,难免存在稿件质量不高,舆论导向难以把握的问题。因此,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对讲师团刊物的发展十分必要。
在处理创优与创收的关系上。有的讲师团编辑部尝试把拉广告与登文章联系起来,通过卖版面来创收,虽然收入增加了,但刊物的整体质量受到了影响。有代表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明确指出,质量是刊物的生命,没有过硬的质量就必定失去读者,失去市场。因此,不能就创收抓发行,而应该走以质量促刊物发展的路子。
在征订发行方面,有些地区通讯员反映,如今,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及群团组织的刊物过多,且在发行手段上不走邮发,往往采取往下摊派的方式,这对于本来经济支付能力有限的基层组织来说,完成报刊征订任务的压力很大。讲师团刊物由于没有权力下发征订,发行量便被一挤再挤,发行阵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关于刊物的编辑设计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刊物的形式上是否有特色,是否有自己的鲜明特点,直接关系到能否吸引读者,使读者感到愉悦。如果刊物的封面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等很新颖,有自己的特色,就会吸引读者去阅读。因此,刊物在形式上有自己的特色,是刊物有生命力,有旺盛活力的表现。
有代表认为贵州省委讲师团主办的《理论与当代》杂志特色鲜明,把理论性、时代性、实践性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一批作者和读者群,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栏目设计上很有吸引力,定位准确,内容精彩,版式新颖,运作灵活。作为理论宣讲工作的轻骑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期刊栏目密切关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值得学习借鉴。
在设计和选题策划方面,有代表认为,栏目是刊物的窗口,栏目可以让读者对刊物的宗旨和特色及刊载的内容有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栏目的设置要划分明确、醒目、有特色。在设计好栏目的同时,还要选好题,选题是办刊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形成刊物特色的重要环节。有代表对《理论与当代》杂志提出有益建议,在总体策划方面,每一期是否能突出某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在栏目设计上更加科学,逻辑结构更加合理。在版式设计方面,形成相对固定的风格,不断探索创新空间,提升视觉冲击力。有的地区通讯员希望《理论与当代》杂志更上一层楼,更加有特色,装帧更加精美,栏目设置更加合理,版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精彩,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六、关于刊物工作的交流合作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全国讲师团系统刊物的交流合作,增进了解,密切联系,讲师团系统应树立走出来办刊的思想,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角度,加强合作,相互借力,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扩大刊物的影响力。贵州省委讲师团此次组织召开刊物工作会议,为讲师团系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开了一个好头,希望这一平台能机制化、常态化,不断推进讲师团系统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有代表建议,可以建立讲师团系统杂志交换制度,彼此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建立良好合作机制,以资源换资源,以市场换市场,推动讲师团刊物走出去。
贵州省委讲师团《理论与当代》杂志社代表认为,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注重加强讲师团建设,充分发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作用和党性锻炼熔炉作用,是贵州省委对理论武装工作重视,也是对讲师团工作的肯定和支持。贵州省委讲师团组织召开此次讲师团系统刊物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希望讲师团系统的刊物工作者加强交流和合作,经常研究和改进刊物工作,探讨刊物工作规律,为加强和改进讲师团工作服务。讲师团系统刊物只有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加强交流合作,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才能进一步提升刊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执笔:李更生)
责任编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