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行漫记》采访中的“提问”及其特点

2012-04-29任洪涛冯瑾

新闻爱好者 2012年8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提问

任洪涛 冯瑾

【摘要】本文从“作品本位”立场出发,以新闻经典著作《西行漫记》文本内容中所提问题为研究对象,总结并分析其重大与具细兼顾、深度与广度兼挖、好奇与质疑不息、随时随地随人与听闻观察验证并举、作者与读者同在等五个特点,以期对当代记者素质培养及新闻采写等具体实务操作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行漫记》;文本内容;提问

对于作品研究,文学界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前者认为作家生平是作品形成的内在依据;后者则认为,作家将最好的东西都放在了作品里,作品是作家进入写作状态的“另一个自我”的产物,此时他所面对的才是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声音。为寻找《西行漫记》[1]中“最好的东西”,本文将采取“作品本位”立场对新闻学经典著作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中作者在采访过程中所提问题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当代记者新闻采写素质培养与完善等方面有所启发和借鉴。

笔者对斯诺此行所进行的采访进行了记录和统计。斯诺西北之行接触百余人,采访对象主要分为四类:将领、“专员”(负责某一方面工作的人员,如徐特立、林祖涵、危拱之、李长林等)、战士(红军、东北军)、儿童(普通儿童、红小鬼)、农民,采访至少45次。除开篇80个[2]问题(实际83个)外,据笔者统计,整部书12章57节中,由斯诺提出标有“?”标志的问题共计238个,包括所有采访前、采访中和采访后对事件和人物的发问。从这一角度来看,《西行漫记》更像是一个“提问集”,是为寻求答案而经历的一系列探险活动。这些问题的穷追不舍同样调动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更赋予了作品巨大的震撼力和十足的魅力,成为整部作品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分析文中出现的这些大量提问,笔者总结出如下五个特点:

重大与具细兼顾

斯诺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当时中国所有社会阶层,甚至是整个世界各个国家领导人和民众所关注的问题。在80个“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中,绝大多数涉及中国共产党的纲领、革命性质、历史现状、理想动力、军事经济、人民根基、国际情况、统一战线、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采访过程的问题更是集中在重要人物、重要政策的提问与解答上,如:“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红色游击战术的原则?”“什么是统一战线战略?”为更好地把握采访对象的特点,斯诺同时关注很多细微问题:“共产党人怎样穿衣?怎样吃饭?”“他们是不是留胡子?”为接近采访对象,也会出现闲谈式的访问:“你的地值多少钱?”“缴多少税和地租?”“你结过婚吗?”“贺龙的外表怎么样?”“受到什么书籍的影响?”“你不怕有一天会受伤吗?”……这些具体细微的问题,既能对重大问题多方补充,又能增进斯诺与被采访者间的情感距离,也将人物烘托得更加丰满、细致和真实。

深度与广度兼挖

在问题面前,斯诺眼中只有采访对象,没有角色与级别之分。不管是普通战士、孩子,还是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核心人物,如何更深更广地挖掘这些人物信息始终是其最为关心的。因此在政治、军事问题之外,对共产党人“怎样恋爱”、“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等问题同样感兴趣。甚至毛泽东、彭德怀等的童年、成长、家庭、婚姻等私人问题都会被斯诺再三追问,于是大量珍贵的关于红军领袖人物个人传记的一手资料成为《西行漫记》的又一亮点。对于红军的介绍,除了采访战士、领袖了解“共产党的政策”、成长历史等以外,斯诺随着对苏区的深入,接触事情的增多,又产生了许多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与“红军到底是怎样的”这样的大问题相关联,于是,在作品中,斯诺通过对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提问及寻求答案,使人们从苏维埃的土地政策、苏区老百姓的生活、红军的生活、红军的军事、经济供给等方面对红军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好奇与质疑贯穿始终

对一个事物或者问题一旦产生好奇,斯诺便会穷追不舍。强烈的“追根问底”的特点,从整部作品的开篇80多个问题中便让人得以领略。在西北之行的真正采访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的再三要求和追问之下,他(李长林)甚至也赏面子说一说自己”;“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我的时候”;“我为我的爱追根问底感到很不好意思”;“他的叙述越接近结束,我越发需要询问他自己的事情。当时他在做什么?当时他担任什么职务?遇到这种或那种情况,他持什么态度?……”正是在这种几乎“不近人情”的追根问底、连珠炮式的提问下,斯诺成为较全面获得中共重要领导人物尤其是毛泽东个人历史资料的第一人,写就的“一个共产党的由来”第四篇,共六节近70页的内容,也成为《西行漫记》中最“重头”之处。

作品开篇便是一个最有力量的质疑:“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正是带着这样“不客气”的质疑态度,斯诺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受无情地批驳了各种谣言,告诉了人们一个真实的状况。但更为可贵的是,斯诺的这种质疑精神是没有“偏向”的。对于国民党中所流传的红军的情况,斯诺无法相信,敢于质疑;同样在红区进行采访时,虽然在采访过程中,深深为红军所具有的品质所打动,也认同和钦佩红军的组织、纪律、政策,并且在交往过程中,也同红军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但对于自己的怀疑,斯诺依然能“不客气”地提出质疑,始终体现着其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客观、中立的思考。

随时随地随人与听闻观察验证并举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斯诺的采访始终处于一种“进行时”状态。对他来说,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了解苏区、了解红军、了解中国革命的途径和入口。斯诺出发前,就已经准备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没有禁锢住他的思维和对问题的敏感。在采访的整个行程中,随着采访的深入和接触的增多,激发了斯诺更多的疑惑和好奇,于是新的问题不断冒出。这些问题和采访之前的疑问一样,强烈地推动着斯诺去寻找人、寻找事实来获取答案和验证。

在出发之前,斯诺就在好奇“为什么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宁可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参加红军,拥护红军?”因此,从踏入苏区第一步开始,斯诺就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来向他所遇到的人,无论是农民、普通战士还是红小鬼等来了解答案与真相。“为什么参加红军?”“喜欢红军吗?”这两个问题(或类似)在整部书的各个章节中,有十余次之多,贯穿了整个采访的始终。在斯诺看来,一次性验证并不能让他满意,对于相同问题在不同人身上却得出相似的答案,尤其是孩子们也这样回答,反而更激起了他的质疑与思考。为了希望能有一些“另类”的发现,于是他不停地找人再问同样的问题,反复验证。“千篇一律”的结论虽然令斯诺有些失望,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千问”,才令“一律”更加令人信服,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人民群众对红军拥护之坚固与真实。在反复验证中斯诺兼以综合、对比、思考,深化了自己及读者对于问题的了解与认知。

除正式采访外,斯诺还通过聊天、旁听、参加政治课、观察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开展自己的采访。征程的开始,也就是采访的开始。如在去西安的火车上,在同旅伴的攀谈中便开始了他的提问:“红军不也是土匪吗?”“但是在四川大家害怕红军不是像害怕土匪一样吗?”在去红区的路上,碰上了与红军打遭遇战撤下来的东北军,斯诺记录下来了自己听到的谈论红军、“引人入胜”的谈话。斯诺用这种不说话的采访方式——无意的旁听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斯诺除找人采访、寻找和验证自己的疑问、答案外,还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思考来进行解答,使自己,也使读者从另外一个层面来更深刻地了解红军、了解中国革命。“农民都若无其事地住在那里,尽管他们处在战区中间,而且他们中间还有个东路红军司令。我心里不由得想,红军能够这样不惹人注目地开进一个地方,是不是红军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附近驻扎的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破坏农村的宁静。蒋介石悬赏8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群众性斗争达10年之久。这种难以置信的战斗友谊是怎么产生的呢?……但这是为什么?”正是这随时随地始终处于一种进行时的采访和提问,令读者在斯诺不停的探索下,不断地了解事实、接近真相,一同认知和思考真相背后更深刻的原因与内涵。

作者与读者同在

斯诺有着强烈的读者意识。在出发前,便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考虑和抓住了读者的兴趣点及关注点,以便使其更好地了解事实,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如“旅游者问的是……”、“认真思索的人们想知道……”、“这里需要向读者作一些解释……”等等这些文字经常出现在其作品中。

为了更好地解释问题,斯诺在叙述中,既用了很多中国人熟知的地理、历史、文化的背景知识,又用了很多外国人所熟知的人、事进行对比。如“在遥远的大渡河两岸,三国的英豪和后来的许多战士都曾遭到失败,也就是在这个峡谷中,太平天国的残部,翼王石达开领导的10万大军,在19世纪遭到名将曾国藩统率的清朝军队的包围,全军覆没”。毛泽东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的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涣散……”在整个作品中,斯诺的提问并非任意而为,他在解决自己疑问的同时,始终也会想到外界的人想知道什么,怎样会让他们了解得更加清晰和明白。这种强烈的读者意识,不但使斯诺的提问更加具有关注度,同时也使得作品本身成为一个好看、耐读、精彩、易懂的“好故事”。

从以上对《西行漫记》中的提问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斯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之处,同时也体会到了提问对于了解事实、成就优秀作品的重要性。新闻界老前辈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指出,“访问不难,发问实难”,“发问之如何,足以卜访问之成败”。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一书中说道:“采访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地提问。”由此可见,提问关系到采访的得失与成败,关系到作品内容的含量与价值。《西行漫记》是提问艺术与水平的经典之作,虽然传播技术的发展使新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无论人类新闻传播实践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传播样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闻学中那些普适性的价值与技巧都是永远值得新闻工作者好好学习与把握的。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雷向晴.“斯诺百年”中国传媒人的思考[J].对外大传播,2005(7).

(任洪涛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教;冯瑾为《新疆日报》要闻部记者)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提问
我的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与上海孤岛时期的报告文学翻译热
高中数学教学浅析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西行漫记
从新闻视角与新闻聚焦角度浅析《西行漫记》
图说《续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