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双璧
2012-04-29浪波
浪波
刘章从青年时期开始写诗,在诗歌园地辛勤耕耘了将近半个世纪,从新诗到旧诗,都有丰富的收获。读者熟知刘章的诗,喜欢刘章的诗,但也因其诗名广播,忽略或不太看重他的散文,这对于全面研究刘章文学创作的成果,不能不说是一大偏颇。刘章写散文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他的散文也同他的诗歌一样,源于生活,忠于生活,既是他人生轨迹的印痕,也是时代风云的记录。散文与诗,是刘章创作的“双璧”,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刘章自言:“因为我有些生活,有些感情是用诗无法表达的,所以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写散文,后来发现,有些思想,有些感悟,又是用散文难以表达的,又于八十年代写起杂谈来,其中有些篇章就是随笔。”(《耕读随笔·后记》)其实,杂谈与随笔也是广义的散文。在一定意义上说,刘章的散文是他的诗歌的一个补充,一种延伸,正因这种创作领域的拓展,才使他思想和艺术达到新的高度。
刘章的散文,固然有他丰厚的诗歌素养的底蕴,更重要的还在其充实的生活积累。刘章曾经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在那只靠“工分”吃饭的时代,在河北兴隆县的贫困山村生活了近三十年,耕耘放牧,打柴烧炭,亲历风霜之苦,深知生计之难,这种人生经历,在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之中,可谓绝无仅有。挣扎在贫困线上,他是吃过大苦、流过大汗、出过大力、受过大累的,因而他的心灵也就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息息相通,他的创作自然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民间疾苦。苦难打下的烙印,是不会随着境遇的变化平复的,即使移居城市,住进楼房,成为著名作家,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故土的丰歉,乡邻的祸福。“我经常想念家乡,一山一岭地想,一坡一田地想,一人一事地想。我的心像一只鸟儿,不倦地飞,不停地飞,一旦它敛翼停飞的时候,就衔起一片颤颤的情思。”(《耕读随笔·千岁叔叔》)这种深情,这种厚爱,对刘章来说是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这“一片颤颤的情思”,也就通过他的笔触拨动了万千读者的心弦。刘章的散文,无论是自身亲历的苦辣酸甜,还是父老乡亲的忧乐悲欢,抑或是诗苑文坛的见闻与社会人生的感悟,字里行间,无不担承着一种责任的重负与使命的荷载。他的叙述往往是平实的,但平实之中有深沉在;他的文字每每是朴素的,而朴素之中有风骨在。在当今崇尚华丽的文坛,他的文章也许难得一时轰动,但是却有长远的价值。
刘章散文的长远价值,在其真实,在其真切,在其真情。时尚的“文化散文”也好,“游记散文”也好,或是抄一段古书加一些杂感,或是画一片风景带一点抒情,其实都多是重复前人所见,述说常人所知。这样的文章,或以“学识”相标榜,或以“休闲”而自娱,却难免沾染着某种名士气,富贵气,或脂粉气。反观刘章的散文(当然不是一个刘章,文坛还是有一批这样脚踏实地的作者),贴近生活,深入心灵,没有粉饰与造作,因其真而有其善,以其善而臻其美。当代文坛,对于“美文”的呼唤已经有些年头了,但何谓美文,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我以为,真正的美文不在其表而在其里,不在其辞而在其义,作如是观,刘章的散文(包括随笔、杂感)才是真正的美文,本来意义的美文。社会承平日久,渐长浮华之风,作者急于功利,作品追慕时尚,于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原来特立独行的文学也就成了权贵与金钱的附庸。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刘章坚守在他的“安贫乐道斋”里,躬耕在他的“归砚楼”上,固守信念,不改初心,单是这种精神就值得敬重。轻歌曼舞之日,酒绿灯红之时,读一读这些充溢血气、汗气的文字,不仅会使人感叹,同时更会使人警省。
我和刘章在1959年于天津召开的河北省第三次诗歌座谈会上相识,至今已经五十三年了。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作为诗友,我们不仅相互关注着彼此的创作,也相互关心着彼此的生活,无论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始终保持着真诚的友谊。刘章的勤奋与刻苦,执著与认真,是他取得今天成就的基本前提。从“山野草民”到著名作家,是数十年的心血汗水换来今天的收成,在同代的文朋诗友之中,他不愧是一位劳动模范。2012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从首倡文学为人民大众服务,到人民大众登上文学殿堂,刘章身体力行,为人民文学奉献出一份丰硕的成果。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今天研究刘章的创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