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银行业利润结构分析

2012-04-29张志昌

时代金融 2012年9期
关键词:混业利息收入依存度

【摘要】我国银行业利润很多,但利润的构成与国际大商业银行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特点,并对这种特点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建议。

2010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8991亿元,其中净利息收入占比6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12%,投资收益占比21%,其它收入占比1%。本文通过展示中外银行业利润结构方面的统计数据,描述我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分析特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政府和银行经营实体两个角度给出改善我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建议。

一、中外银行业利润结构概况

银行业利润结构是指银行业利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占比。一般来说,银行业利润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净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在银行业中,利润净利息依存度也叫利润净利息收入占比,等于净利息收入除以总利润。下面,我们通过数据来分析中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主要特点。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利润中超过60%由净利息收入构成,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低,而国际上知名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在50%以上,花旗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是高达70%,因此我国银行业利润具有净利息依存度过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的特点。

二、中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人均收入偏低是中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根本原因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偏低,多数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网络通讯设备尚未普及。受人均收入、人口结构和技术设备因素的影响,相较发达国家,我国城乡居民对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需求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对银行业务的需求集中在信贷业务上,这是我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中间业务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偏低的根本原因。

(二)利率管制和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

我国人民币存贷利率没有完全放开,“存贷净息差保护伞”的存在,让我国银行坐享3%左右的净息差,导致我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收入占比过高、中间业务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偏低。

利率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我国也早就确立了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在利率管制下,人民币存款利率偏低,将来利率实现市场化后,人民币存贷利率的形成将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金融脱媒现象和银行间揽储大战的综合影响下,人民币存款利率存在上升的预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基于以下三点因素,人民币贷款利率不会太高:首先,各银行为了争夺和留住优质客户,会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的多样化,我国各种规模层次上的企业的融资便利性增加,从而银行不易发放高利率贷款;如果银行发放高利率贷款,那么银行贷款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将上升,信用风险加大,贷款的安全性和资产质量将下降。

高利率贷款以两种方式降低银行的资产质量:高利率贷款会筛选掉优质客户,选择高利率贷款的往往是自身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此即逆向选择问题;企业获得高利率贷款后,为了弥补较高的利息成本,倾向于投资风险高、收益高的项目,此即道德风险问题。

我们从存贷款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后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缩小。由于净利息收入主要取决于信贷规模和净息差,利率市场化倾向于降低我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

(三)金融分业经营和和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

金融分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业务相互分离,市场主体不能同时经营其中两种及以上的业务。与之相对立的是金融混业经营:市场主体可以同时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在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下,银行主要经营信贷业务,获取净利息收入利润结构中净利息收入占绝大部分,而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偏低;而在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下,银行可以从事信贷、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多种业务,收入来源多样化,利润结构中净利息收入占比较低。

自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以来,大多数西方国家选择了金融分业经营模式;20世纪70年代,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又回归到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现在金融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主流模式。我国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金融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依然采用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但是我国金融市场顺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潮流,通过组建跨行业金融集团、创新金融工具等方式,冲击着传统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例如,国内成立了很多大的金融集团,下设保险、银行、基金公司;银行广泛开展基金理财等投行业务,参与证券市场。尽管如此,我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仍然制约着银行业可以开展的业务种类,是我国银行业收入来源较单一、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银行业经营实体的现状

我国银行业收入来源较单一、净利息收入占比过高,除了受利率管制、金融分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外,也有自身的原因。首先,我国国有大商业银行产权不清晰、公司治理结构有缺陷,尚未建立起现代化企业制度,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推动业务收入多样化的机制不健全、动力不足;其次,我国银行的内部组织架构实质上仍是传统模式,尚未建立起适应利率市场化、金融混业经营的组织架构,内控机制不健全,进行金融创新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清除;再次,缺乏一批现代化的金融人才,我国国有大商业银行内部裙带关系有巨大市场,银行招聘人才并没有做到“唯才是举”,银行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不重视继续学习和在职培训,而我国银行要适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非得有一批熟练掌握经济、金融、计算机、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高端人才不可。由此可见,我国银行进行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人才管理创新的程度偏低,这是我国银行业收入来源较单一、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重要原因。

三、改善银行业利润结构的建议:政府角度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受政策影响巨大,政策的有效性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业已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在正稳步进行最关键的一步,即人民币存贷利率的放开。政府应抓住国内宏观经济稳定、金融监管水平提升的有利时机,适时放开人民币存贷利率。本文二㈡部分已经分析过,存款利率在利率市场化后有上升的趋势,存贷利差有缩小的趋势,这会对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产生负影响,将降低我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为了增加利润,降低存贷利差缩小带来的负面影响,银行会在压力下积极创新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增加这部分业务在利润中的占比。

(二)适应金融发展趋势,促成金融混业经营

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已经对金融分业经营产生冲击,政府应该继续提高金融市场的完善性、法律法规的健全性、监管的有效性,在基础条件完备之后,稳步推进金融混业经营。从而银行可以参与证券、保险等领域,开展多种类业务,获得多种非利息收入,这会提高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占比,降低銀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

(三)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防范银行发生系统性危机

很多国家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爆发了金融危机,尤其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的金融抑制造成了我国金融领域体制机制扭曲、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市场经营主体抵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监管有效性低的弊病,如果贸然推行金融市场全面自由化或者改革时机选择有误差,那么极有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就利率市场化改革来说,许多国家,包括像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都曾发生过银行间竞争白热化、很多银行倒闭的现象。斯蒂格利兹()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有效的金融监管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实践也证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可以提升金融市场的健康程度。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超前部署金融监管,预防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混业经营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把银行业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四、改善银行业利润结构的建议:银行角度

迎接金融自由化带来的挑战、推动业务收入多元化、改善银行业利润结构,最终要通过市場经营主体——银行来实现。

(一)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虽然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经上市,但是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彻底建立,产权依然存在不清晰的地方,五大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依然存在重大缺陷,五大行和国企之间的关系有待优化。没有产权的清晰,没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我国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实现业务收入多元化,将面临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二)改革组织架构,完善部门设置

目前,我国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依然停留在传统模式阶段,这对我国银行的业务创新、收入来源多元化形成巨大阻力,难以迎接金融自由化带来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参照金融自由化国家的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分析其内部控制方式、各业务部门的分工和整合,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前拟出适合金融自由市场的内部控制、部门设置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在我国实现金融自由化后及时调整自身组织架构,实现对新情况反应的“零时间间隔”,争夺管理创新、业务创新的先机。

(三)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储备人力资源

人才是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实现收入多元化的第一资源。新业务领域的开拓、新金融工具的推出、与客户洽谈业务,这些都离不开人才。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必将对我国银行的人才引进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产生影响。我国银行应该建立适合业务发展需要、“唯才是举”的人才引进模式,消除裙带关系;在银行内部培养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的热情;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在职培训体系,培养、选拔和任用通晓经济金融、计算机、心理学等多学科的高端人才。只有储备了强大的人力资源,银行才能在新业务领域开拓、新金融工具设计和推出、提升与客户关系等方面争夺先机,实现收入增加和业务收入来源多元化。

(四)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扩大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收入比重

长期的金融抑制导致我国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利润过多依赖信贷业务。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形成巨大压力;金融混业经营为我国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条件;高端金融人才使我国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成为可能。目前我国银行应大力发展财富顾问、基金理财等投行产品,并通过资本重组间接涉足证券保险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信贷业务为纽带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而实现业务收入多元化、降低利润净利息依存度。

参考文献

[1]纪东江, 孙阿妞. 浅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J]. 金融与经济, 2009(3): 85-87.

[2]纪勇. 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应对措施[N].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 191-192.

[3]孔德刚.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模式及风险分析[J]. 财经政法咨询, 2007(2): 13-19

[4]李强, 王再胜.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J]. 发展, 2006(9): 118-119.

[5]刘华丽. 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商业银行发展战略[N].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1):129-131

作者简介:张志昌(1984-),男,北京物资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研究。

(责任编辑:赵春晖)

猜你喜欢

混业利息收入依存度
江苏省农地依存度的时空变化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对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治——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综述
区域音乐视野下的“混业创作模式”创作研究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河北省外贸依存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分析
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度及与经济大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