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戏剧结构探究

2012-04-29兰辛

上海戏剧 2012年8期
关键词:指环瓦格纳戏剧性

兰辛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歌剧改革家,十九世纪享誉欧洲的最伟大音乐家之一。瓦格纳首次提出了“乐剧”(music drama)的概念,其代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DerRing Des Nibelungen)是划时代的经典乐剧,无论是从规模到结构还是从题材到风格技法都与传统歌剧大相径庭,《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现将这部经典巨著的戏剧结构进行剖析。

庞大戏剧性结构的构建模式

1 对传统歌剧结构规模的拓展

瓦格纳的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具有超乎寻常的庞大戏剧性结构,具有前所未有的戏剧结构规模。乐剧是一门融合了戏剧剧情、文学诗歌、舞台表演和音乐要素在内的庞大的综合艺术形式,德国人将瓦格纳的这种大型音乐戏剧称之为“完全的艺术作品”,其庞大的戏剧性结构已非传统歌剧的结构规模可比。传统歌剧整场演出时间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而瓦格纳的乐剧大大拓展了传统歌剧的戏剧性结构规模,其演出时间被大幅度延长,这部由四部歌剧连缀而成的乐剧代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要花上四个晚上总共18个小时以上才能演完。在1876年8月的13、14、16、17日,《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于拜罗伊特城为此而专门修建的节日剧院首演,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由此可见,其结构规模之大无与伦比、史无前例,可谓戏剧史上最庞大的精品。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造就了今天的拜罗伊特小城,当时的演出盛况空前,几乎全欧洲的音乐名士都如痴如醉于在莱茵河边的拜罗伊特。

2 对传统歌剧结构框架的突破

瓦格纳歌剧改革最突出的革命性是对于传统歌剧戏剧性结构的突破。瓦格纳的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歌剧结构模式,它是在歌剧基础上加以改革而创立的一种新样式。有学者认为,乐剧就是一种超大型的歌剧,是一种扩展版的歌剧,其实瓦格纳的乐剧基本上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序曲+五幕的歌剧结构。《尼伯龙根的指环》其实是由四部歌剧连缀而成的连套歌剧,这四部歌剧分别为《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以及《诸神的黄昏》,均不是传统歌剧的序曲+五幕的结构。第一部《莱茵的黄金》由四幕连接而成,第二部《女武神》、第三部《齐格弗里德》与第四部《诸神的黄昏》则各由三幕构成,这样来看,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并不是传统歌剧五幕结构的单纯扩展,而更像是类似于舒伯特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歌剧套剧”,它是由一整套剧情相关联的歌剧连缀而成,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五幕歌剧结构。由此可见,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已突破创新了传统歌剧的戏剧性结构,其框架模式与传统歌剧已大相径庭。

庞大戏剧性结构的题材设计

1 重视戏剧题材的选择

瓦格纳非常重视乐剧题材内容的选择,他认为最伟大的乐剧要选择历史故事、英雄史诗以及神话传说作为题材内容,因为只有这些厚重而严肃的古老题材才能够代表这个世界永恒的真理。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灵感就来自北欧神话《尼伯龙根之歌》,这是一部关于冰岛家族历史故事及其英雄人物的神话传说,共由四部分组成,后来被瓦格纳称之为“舞台庆典三日剧及前夕”,分别是前夕《莱茵的黄金》、第一日《女武神》、第二日《齐格弗里德》、第三日:《诸神的黄昏》。北欧神话《尼伯龙根之歌》在当时广为流传、影响巨大,但在基督教势力一统天下的中世纪却均被视为邪教。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充满哲理性与人情味,厚重磅礴而代表着人世间永恒的真理。当瓦格纳打算将这部出自于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整理后写成歌剧脚本时,即招来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但是性格固执倔强的瓦格纳令所有反对他的人大跌眼镜,这部人类音乐与戏剧史上的最庞大的经典巨著于1848年开始创作,一直到1874年才完成,共历时26年的漫长时间。

2 重视戏剧脚本的写作

瓦格纳非常重视歌剧脚本的写作,他认为未来的音乐戏剧艺术必须以古希腊戏剧为榜样,再次达到诗歌、音乐、表演、舞台等各门艺术的综合。瓦格纳是一位艺术全才,在流亡苏黎世期间写出了《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品》、《歌剧与戏剧》等艺术著作,这些著作成为西方音乐与戏剧史上的重要研究文献。瓦格纳主张一个音乐戏剧作曲家要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且要充当整部戏剧的总导演。他的每一部乐剧几乎都是亲手动笔编撰脚本,并自行设计舞台布景,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便是瓦格纳亲自编剧并且作曲的一部超大型作品,他认为在音乐戏剧创作中音乐只是手段,戏剧才是目的,因此在《尼伯龙根的指环》音乐与戏剧的相互关系上,他始终坚持音乐必须服从于戏剧内容的创作原则,为了使音乐服从于戏剧,他一方面加强《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戏剧性,另一方面也尽量使音乐跟剧情配合得天衣无缝,在剧中他随心所欲地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完美地进行结合,从而达到了他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庞大戏性结构的技术手段

1 利用“无终旋律”与“主导动机”手法串联发展剧情

瓦格纳是通过什么技术手段来发展《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超大型的音乐戏剧结构的呢?首先,瓦格纳认为传统歌剧的分曲结构破坏了戏剧剧情的连贯性,他主张音乐应该与剧情紧密结合,以推动情节内容连续不断地向前发展,他取消了《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场景与场景、唱段与唱段之间的界限,而代之以“无终旋律”,在一幕之中音乐无明显的段落划分,将独唱、重唱、合唱完全融合在一起,用阻碍终止、侵入终止、节奏的紧接等手法来造成音乐不间断地向前发展,只是到一幕结束时才有一个较为完全的、稳定而清晰的终止。其次,在和声、调性手法上,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突出了半音体系和声及连续不断的转调,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以至于产生了调性模糊的感觉,以推动音乐不间断地向前发展。再次,为了使“综合艺术”的内部更有机地统一起来,瓦格纳将韦伯的“主导动机”手法发展到极致,《尼伯龙根的指环》以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采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他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并使管弦乐队成为表达戏剧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2 重视管弦乐队的表现作用

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非常重视管弦乐队的表现作用,被看作是大型管弦乐创作的典范。首先,《尼伯龙根的指环》改变了传统歌剧只是将管弦乐队用作声乐伴奏附庸的做法,作品抓住了管弦乐队的表现特点,完全展现出作品复杂而强烈的戏剧性,使管弦乐队由原来仅有的伴奏职能升华为表现以及串联剧情的职能,对戏剧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瓦格纳还是卓越的配器大师,他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探索和发展了前人对铜管乐器的研究,探究了铜管乐音响发声的基础原理,使萨克斯管与管风琴、小号、长号组合在一起,以发出庄重和谐悦耳的音响。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在内,他的许多作品的音响均有着威武骑士般的色彩,充满了金属感的辉煌。再次,瓦格纳在作品中扩大了管弦乐队编制,使器乐与声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交织与融合。由于《尼伯龙根的指环》的乐队编制庞大,剧中选择的歌手在音量与音色方面都有着特殊要求,另外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以保证聆听效果,所以为《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成功上演专门建造的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其音响设计专为配合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要求,它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位于离指挥很远的位置,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位置,以取得最好的音响表现效果。

(作者单位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音乐系)

猜你喜欢

指环瓦格纳戏剧性
当代文化视域中的瓦格纳及其超越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闪耀的爱情,灿烂的死亡!”——记2017 拜罗伊特《尼伯龙根的指环》
指环“寻亲”记
指环百搭
名人相册 歌剧巨匠:瓦格纳
魔法指环变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