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墙石桥莲花庙宇……不老的沔城,绵长的遗韵
2012-04-29李婷
李婷
一座风烛的城墙,可能是浓缩千余年古城兴衰史的唯一坐标;一座过货车的石板桥,可能是拥有千年历史的省级保护古迹;一座冷清的寺庙,可能是高僧辈出的千年古刹……每一个角落,都能讲出一段古,这就是沔城,是仙桃市西南边的一个小镇,被冠以仙桃“母亲城”的称号。仅有二万五千余人口,保留着最淳朴的民风,有着各种几近失传的传统习俗,仿佛是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丝毫没有沾染尘世的气息。更如一本厚实的历史书,每走一步就仿佛翻读一页,在这里,穿越现代与古朴,一日可以读懂它千余年的沧桑和积淀。
陈友谅是沔城家喻户晓的农民起义领袖,玄妙观就是其故居所在。
沔字,留住了一个时代
在没出发之前,常常听说“沔城”、“沔阳”、“沔州”,却搞不清这三个名字是否指代同一个地方。从武汉出发,一路汽车疾驰,指示牌提示进入仙桃境内,停车找人询问得知,沔城离仙桃大概20分钟车程。而关于这三者的关系,一个路边的村民都可以讲出历史渊源。
沔城,又称沔阳城,是一座具有1500年历史的古城,根据《光绪沔阳州志》记载,从南北朝西魏至建国初期,沔城一直是郡、府、路、州、县的治地。而沔阳,在建国前辖地包括今仙桃市全部,洪湖市大部和天门市、潜江市、汉川市局部地。多年来,沔城长期作为沔阳县的县府,到1951年6月,沔阳专区撤销,改属荆州专区,同时沔阳县一分为二,东荆河南为洪湖县,县治新堤;东荆河北为沔阳县,县治仍设沔城。1952年4月沔阳县北迁至仙桃。从此结束了沔城作为县治的历史。1986年5月27日,撤沔阳县设仙桃市,得名于政府驻地仙桃镇,因市区在鸡公滩,又名尖刀咀,后谐音为仙桃。仙桃由此得名。如今,整个湖北省,只有一个沔城镇,仍保留着“沔”字。
提起这些往事,很多沔城村民还是习惯喊仙桃为沔阳,因为沔阳这个名字,承载了更多文化、地理和历史底蕴。甚至有种说法是,连台湾歌星蔡琴,都坚持说自己是“沔阳人”。而沔城,曾作为沔阳的县府,被赋予仙桃“母亲城”的称号,更有着那个沔阳时代的印记。
吃一碗“上梁饭”
来到第一站——沔城文化站,又称“文圣楼”,和凉亭、石雕构成一组建筑群,当地人统称为“文圣公园”。园内与大门遥遥相对的是一根巨大的石柱,石柱上雕刻着一行遒劲的大字“官员人等在此下马”。相传明朝年间,各个中举之士以及乡里居民集资修建崇圣庙,但凡考中秀才者,都要过泮池,走状元桥,进孔庙后,再进崇圣大殿祭拜孔子。
和文圣楼相隔的文圣庙,有一座孔子塑像,身着长袍,合手行礼,慈眉善目,和蔼安详。立于约3米高之石座上,南面泮池、北靠碑林、西傍圣楼、东接竹园。石像左边是一座巍峨壮观的仿古楼,这就是“文圣楼”,共有三层,雕栏画栋,亮脊飞檐,古朴典雅。一楼为孔子纪念馆,设有根据《孔子圣迹图》雕塑的四组群像,即子贡辞行、泰山问政、四子侍坐、子羔仁恕以及其它有关孔子图片。二楼为书画作品展馆,陈列着各式美藉华人、港台同胞的书画作品。三楼则是古城文物陈列馆。收集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石碑、石刻、陶器、瓷器、古砖、铜钱等文物百余件。
陈友谅博物馆,陈列着青云接武石牌、栓马石、喂马槽等古迹。
去的当天,这里恰逢一项民俗活动,门口一张大红纸,用黑色毛笔字撰写——“沔城文圣庙定举行崇圣殿上梁庆典”,整个庭院内,摆满各种方桌和长凳,文化站工作人员67岁的谌贻海爹爹接待了我们。他介绍,这里在修建一座崇圣殿,当地极其重视“上梁”这个环节,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事先找师傅算出黄道吉日,定好日子通知附近的乡亲。古时,在上梁之前,还要举行各种诵唱“上梁文”、大师做法事等环节,演变至今,就是乡亲们一起放鞭炮,见证壮汉抬梁上顶,乡亲们各自给点“上梁钱”,10元至几百元不等,然后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顿“上梁饭”,上梁仪式就算是结束了。
10个青瓷大圆碗,蒸莲藕、蒸土豆、豆腐圆子、豆腐蘑菇汤、凉拌豆芽……这就是“上梁饭”,主办方请来当地的主厨,用大蒸笼、大口锅在院子里摆开阵势,柴火灶大铁锅炒出来的菜可以分成好几桌。而院子里,最原始的八仙桌摆成几排,一桌8个人,大家一起吃饱喝足尽欢而散。谌爹爹说,这里因为有拜孔子的历史渊源,多年来已经成为求学朝拜的圣地。每当高考前夕,一些高考学子及其父母都要在孔子雕像前虔诚跪拜,以求金榜题名考中状元。曾经还有一个段子,讲的是孙子明天就高考,婆婆让媳妇去拜孔子,婆婆顾着自己打牌给忘记了,到了第二天,孙子已经进考场了,婆婆记起这事了,怕媳妇责怪,一路跪进文圣庙,嘴里还大喊“孔子先生,快去考场保佑我孙子,你要是去迟了我媳妇要怪我的……”成为当地啼笑皆非的段子。
一夜消失的县政府
67岁的谌贻海是土生土长的沔城人,在沔城文化站工作10余年的时间,对于沔城的历史,他烂熟于心,“1952年洪湖沔阳分治,成立仙桃市,为了避免群众骚乱,县政府白天还在正常办公,然后在夜晚偷偷搬离沔城。”据谌爹爹说,那时候,1950年底,沔阳县人民政府还在如今的沔城高中办公,2年之后,沔阳县县治由沔城迁至仙桃,一夜之间沔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人去楼空,虽然听起来像趣闻,但谌爹爹一脸严肃地说,这是有史可查的,“县府要离开,大家肯定都不愿意,对发展也是不利的,但是没办法。”
上梁仪式结束后,乡亲们一起吃用柴火灶烧出的十碗菜。
没有了县府的存在,如今的沔城没有商业气息,却更具悠然古风。谌爹爹带我们行至九孔双莲桥,连接大莲池和小莲池,据说这是“沔城古八景”迄今仅存的一景,明初建城取土烧砖,挖成了深池,如今,莲花池已建成了一座水上公园,走进双莲桥,九龙揽胜的巨型雕塑跃入眼帘,两根石柱上龙爪飞扬,龙首凌空翘盼,气势恢宏。谌爹爹介绍,每逢端午节,这里还会举行龙舟赛,全长700米,两船并行,比赛前莲花池里的莲藕都要被拔起,为龙舟赛让路,可以热闹好一阵。
而在大莲池对岸,便是修葺一新的复州古城墙,仰望上方,墙上有一个标牌,写着“复州城”三字,再往上看,是一个古老的门楼,下面绵延东西都是古城墙。据史书记载,复州古城墙始建于唐朝,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建制,是历代官府衙门所在地,当时的复州古城墙全长1000米,高6.8米,宽6米。现在能看到的,只是复建的一部分,沔城1500余年的兴衰史,就浓缩在残垣断壁间。
唯一的回族自治镇
漫步莲花池畔,远远望去,一座风格别致的建筑物映入眼帘,这便是沔城清真寺。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回族镇,沔城的回民大概占到40%左右。很特别的是,走在这里的街上,很难分出回族和汉族,因为回族人几乎已经被汉化,服饰与汉族无异,逢礼拜在清真寺念经或重大祭祀活动时,才穿白衣白帽。在沔城回民小学,不大的学校里,回民学生大概只占了10%左右,来这里上学的孩子大都是附近的居民,因此学校的食堂也没有特别为回民专设食谱。
追溯回民来此聚集的渊源,要从元朝开始,伊斯兰教随着回族人的进入而传入沔城。建国前,沔城有两座清真寺,两寺气势磅礴,恢宏壮观,一次可容纳数千人礼拜,却被1941年的战火无情地摧毁,寺内所存大量伊斯兰教经典、期刊及各种文物、碑刻等都荡然无存。1955年,政府拨款在西寺废墟上重建了沔城清真寺。1987年,沔城成立回族镇后,政府再一次拨款扶助,对原有清真寺改修扩建,使现有建筑规模超出原来的两倍。 沔城清真寺也为当地回民办理宗教事务,成为做礼拜和举行重大节日活动的场所。
“以前沔城有48座寺庙,现在差不多只剩十几座了。”谌爹爹说,沔城的寺庙特别多,曾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寺庙”之说。在现存的众多寺庙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玄妙观,缓缓推开森森的大宫门,赫然立于眼前的是一尊高大的雕像,汉王陈友谅横刀立马,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塑像高8米,底座以青石为基,上刻“大汉陈友谅”四个遒劲大字。观内还有陈友谅博物馆,陈列众多的古迹,有陈友谅石刻像、拴马石、喂马槽、刑锅、青云接武石牌等。其中还包括一口陈友谅在行军打仗时用的“行军锅”,直径大概1米多,当时有种说法是,从锅的一边放米进去,另一边就可以直接盛饭了。虽然略显夸张,但是也说明了当时陈友谅的军力。谌爹爹说,陈友谅从一个渔民做到威震一方,并自立为帝,成为朱元璋做皇帝的最大敌人。在院子里,还有一口幽深的古井,据说是当年汉王用过的,这眼井还是活的。院内,重新修葺过的观音殿、三圣殿、大雄宝殿,青砖红瓦,闲雅逸静。每逢初一、十五,有络绎不绝的香客,纷纷来这里拜佛求签,烧香许愿,听说很是灵验的。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勤的妻子潘氏非常体察军情,因为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猛火蒸熟,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常常打胜仗,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战火曾经令沔城的古迹荡然无存,今天的建设却使悠然古风再现沔城:元末农民领袖陈友谅的故居——玄妙观修复了;普佛寺又见香火;清真寺礼拜声不断;文圣庙里的下马石又在述说当年的威严;精心打造的七里环城千亩莲池更是为古城增添了水乡风情。有河有桥,有风烛的古墙,有千年的古井。沔城独具风情的地理文化,亮脊飞檐的亭台楼榭,风格迥异的建筑楼群,现代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