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国产恐怖片抒写
2012-04-29丁丽琼陈蓉
丁丽琼 陈蓉
【摘要】国产恐怖片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无论是题材的抒写,还是对“恐怖”的表达,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鬼片在国产恐怖片中一方独大;二是以鬼片为主的国产恐怖片往往恐怖效果差强人意,甚至是与喜剧结合。本文认为国产恐怖片之所以表现出上述特点,在于中国鬼文化对其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鬼文化国产恐怖片儒家思想
恐怖片作为类型片,早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从上世纪20年代的《红粉骷髅》到《唐皇游地府》,从1937年的《夜半歌声》到1947年的《月黑风高》,新中国建立前,中国恐怖片经历了“视觉奇观与道德批判、在商业大潮中横冲直撞到逃避现实”①的阶段,但是才初露头角,就在新中国建立早期遭到了彻底的清除。直到1980年改编自《聊斋志异》的电影《胭脂》在内地上映,才又拉开了国产恐怖片发展的大幕。
国产恐怖片发展至今,中国电影市场上除了《黑楼孤魂》、《天黑请闭眼》等几部明确打着恐怖片旗号的作品外,大多冠以悬疑、惊悚的名号,譬如今年3月上映的《死亡迷局》、《绣花鞋》。但是,不论是亮明身份的、还是打擦边球的国产恐怖片,“鬼”片可谓独霸国产恐怖片市场。此外,国产恐怖片中真正能让观众感到“恐怖”的也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在剧情发展到后期时充满了喜剧的效果。
电影作为一门面向大众的艺术类型,它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所在的“文化语境” 的影响,恐怖片自然也不例外。国产恐怖片,不论是大陆地区出品的,还是港台地区拍摄的,之所以呈现出上述特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是在中国鬼文化这样一个语境中抒写的。
一、恐怖题材——“鬼”片独大
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恐怖片是指“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有些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些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些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②但是,在国产恐怖片中,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藉由妖魔鬼怪的故事或者制造悬念来达到视觉恐惧乃至心理恐惧的效果。而所谓的制造悬念,也是基于中国鬼文化中鬼形象的特性。
1、“鬼”的类型——魂魄
《中庸》有言:“鬼神之为德也,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左右。”这表明鬼的样貌不可琢磨,所以在国产鬼片中,鬼常常是虚幻的、漂移不定的,纵使出现,也是死者生前的虚影。因此,在电影的场景抒写中,每逢鬼出没,要么借助像蜡烛、残留、招魂幡一类的具象的物体来营造恐怖的效果,或者通过“鬼魂附体”,即俗话所说的“鬼上身”,通过活人的口说出鬼想说的话。这其实是中国鬼文化中作为“魂”出现的一种鬼的形象。
另外一种鬼的形象就是所谓的“魄”,即有形之鬼。一般来说,在国产的恐怖片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僵尸片,僵尸即是死者的躯体,但是由于“魄”还留在体内,所以僵尸可以行动,这是古人崇拜灵魂不死的表现。可以看出,中国鬼文化中的鬼与好莱坞电影中的鬼有很大差异。中国的鬼既不同于智力低下的受病毒感染的僵尸,也不是西方电影中的吸血鬼与狼人,更不是好莱坞中充满血腥、令人作呕的形象。
2、“鬼”的出场——祭祀
中国的鬼怪文化的起源不同于日本的怪谈文化,并非是民间故事集锦,而是起源于占卜、祭祀等活动。前不久上映的《笔仙》,说到底就是来源于古代的占卜之术,借鬼神之名预测人世的变化。而祭祀仪式在国产恐怖片中既有直观的表现,也有将类似的场景进行转化再展现在观众面前。
如早期周星驰拍摄的《回魂夜》、2009年上映的《头七》等,观者只要看电影标题就可以知道是鬼片;还有一些丧葬符号则被异化了,像灵堂所表现出的那种凄凉之感,死者生前的居所等,被转化为古宅、荒岛、闲置的公寓以及夜店等。如今年3月份上映的《绣花鞋》也是如此,片方打出了“红衣女鬼、头七还魂”的概念,在提前公布的系列海报中,幽冷阴森的青砖府邸、血红的红伞,无论是场景还是色彩都充满了中国式的恐怖符号;而滴血的绣花鞋上蔓延着彼岸花,又称死人花,传说中只开于黄泉路上,是冥界唯一的花。
二、恐怖效果——“鬼”不可怕
恐怖片,顾名思义,“恐怖”自然是其最大的卖点。但是,大多数国产恐怖片的“恐怖”效果差强人意,甚至是恐怖与喜剧相结合,这在其他国家的恐怖片中很难见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中国鬼文化对鬼的独特认知,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排除恐怖的因素。
1、儒家——鬼的理性化回归
鬼这一概念的产生世界各地都是有共通性的,徐华龙在《中国鬼话·前言》中讲到,鬼文化是“人类早期思维的产儿”,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局限,出于对自然现象变化的恐惧而创造了鬼这一存在。但是在各地鬼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鬼的领域扩大了,而且对于鬼的论述也越来越多,鬼便出现了差异。在中国认知鬼的这一过程中,儒家的功劳是最大的。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的儒家的“实践理性”,即“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③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群臣父子的世间秩序。而鬼作为远古传统与神话中的重要存在,鬼的理性化回归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鬼解释为先人;二是“敬鬼神而远之”。
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李泽厚指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人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④表现在鬼文化中,就是将鬼解释为故去的先人。
就鬼的定义来说,《说文》:“人所归为鬼”;《礼记》:“人死曰鬼”。从上述定义中可见,中国的鬼文化背景下,鬼就是死者,也是已故的先人,而有所归就是归依祖先,可以享受后人的祭拜。这与西方电影中的吸血鬼、狼人以及受到病毒感染的僵尸是有很大区别的。
日本的恐怖片中也有鬼,但是和我们国产恐怖片中的鬼又不一样。电影中的鬼一般是恶鬼,又称为厉鬼。但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祭鬼是祭拜祖先,日本人祭拜的则是在现世中含恨死去的武将与贵族,他们会在来世化为冤魂,给人们带来灾祸,所以人们希望通过祭拜行为来躲避灾祸。⑤
反映在恐怖片中,国产恐怖片中的厉鬼有的甚至是温情脉脉的,如2004年香港的《office有鬼》,围绕一栋诡异的写字楼讲述了三个故事,有惊吓有搞笑有深情,其中,困扰主角的鬼魂竟是为了他细心打理公司事务;而在香港的林正英僵尸系列片中,鬼作为人的祖先这种传统文化就表现得极为明显,《非洲和尚》就是典型;另外,像这种失去归处的鬼也在国产恐怖片中很容易看到,如2003年上映的港台恐怖片《咒乐园》,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一座建在坟场上的游乐园,因为破坏了鬼的居所,所以游乐园事故频发,任何进入现场调查的人都会被鬼害死。而日本恐怖片则着重抒发鬼的“怨气”,制造出震撼心理的恐怖效果,《咒怨》系列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
2、佛教与道教——对鬼的恐惧的排除
如果说儒家对鬼的解释还不足以消解人们对鬼的恐惧的话,那么随着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对鬼的定义的补充,观众可以从心理与工具两个层面排除“鬼”这种恐怖因素。
佛教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深深地扎根到了中国的鬼文化中,因而也产生了中国的一些俗语,如“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冤有头、债有主”等,这就对鬼产生了一些排除性的因素,个人可以通过对自身的认同来壮大力量,只有内心有愧的人才会给鬼留下乘虚而入的空隙。
此外,在道教中的“墨线、糯米、黄纸符、桃木剑”等传统法宝被大量的运用到僵尸电影中去,这不仅从工具上保证了人的安全感,另外,由于上述物品早已被划入封建迷信,人们的观念认识上也有了保护,所以很难从心底产生恐怖的感觉。因此,当这些符号在恐怖电影中出现时,只会消解人们的恐惧,如20世纪70年代的“开心鬼”、“茅山道士”系列的具有娱乐和戏剧特点的恐怖片,就是将上述因素放大了,观众从中获得的更多的是欢笑,而不是恐惧。
3、文学——人鬼情未了
除了儒家的影响外,对国产恐怖片很重要的一个影响是古代文学中对鬼的抒写。从魏晋六朝以来,鬼文学作品中那些于荒村野地老宅中的女鬼,往往被赋予了美丽的外表和善良的心灵,并且越是到后来,“越是以鬼事写人事,反映人间生活而采取了超自然的非人间的形式”。⑥而在后世的作品中,这种风格也被传承下来,到清代的《聊斋志异》,可谓鬼文学的一个巅峰,这本小说也成为国产恐怖片改编的重要剧本。
在对《聊斋志异》的研究过程中,有学者将其中的鬼故事共分为七种,分别是人鬼恋爱型、冥府吏治型、恶鬼害人型、善鬼成神型、感恩图报型、轮回果报型、奇癖痴迷型。⑦这些以鬼为主角的短篇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从60年代起,国内就有很多改编自《聊斋》的恐怖片,如《胭脂》、《姐妹记》等,再到后来的《倩女幽魂》、《画皮》甚至一度为低迷的国产恐怖片市场注入活力。但是,观众在观看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与其说在感受“恐怖”,不如说陶醉于美的享受中。虽然是妖魔鬼怪,但是却是华丽出场,并且在对爱的付出中更坚定,更令人觉得可悲可泣。《倩女幽魂》中的小倩是如此,《画皮》中的狐妖小唯也是。在此时鬼这种身份不再意味着恐怖,而是代表着超越世俗偏见的存在,是可以放弃一切追求和守护自己爱人的存在,观众们感动于惊天动地的人鬼情未了,怎会有丝毫的恐怖之情呢。□
参考文献
①燕俊,《集体尖叫:中国恐怖片史话》,《理论与创作》,2010(6)
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
③④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67、50
⑤王海威,《御灵:日本式的恐怖——作为日本恐怖片的解读线索》,《当代电影》,2005(5)
⑥王爱松,《中国文学中的“鬼”哪去了》,《粤海风》,2001(1)
⑦汪汾玲、陶理,《〈聊斋志异〉与鬼文化(续)》,《蒲松龄研究》,2003(3)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