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课改:构建教育发展的良性生态
2012-04-29周宝荣
周宝荣
作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金水区的课改已走过11个年头。10多年来,金水区作为河南课改的领跑者,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到金水取经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一些专家学者也深入金水区“挖宝”,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我觉得,金水区课改成功地实现了从校本到区本、从课例到课型、从“督导”到“视导”的三大转型,从而有效地构建起教育发展的良性生态。
从校本到区本,锻造职业教育人
为促进校际之间教学的交流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水平共进,从2007年开始,金水区按照“分区合作、优势互补、整体提高”的原则,根据地域和学校特点成立了6个学区,在郑州市率先实行了学区化管理制度。
学区管理制在金水区的推行,不限于以强带弱、捆绑发展,而是着眼于打造教学共同体,适时由校本跨向区本。为此,他们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学区内各校互相公开课堂教学,公开课程表,学区内教师可随时到各校听课、参加教学活动。教师间密切的业务交流,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二是明确学校领导的学区教学指导职责,实行以本校为主、兼顾各校的办法,对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评课的节数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了到学区内其他学校听课、评课的节数。三是由学区内的“三百工程”教师组成学区学科中心备课组,结合学区的实际,指导学区的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实现教学资源及研究成果全学区共享。
从课例到课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增加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2004年,金水区开展了“课堂大对话”活动。教师们在较长的时段内围绕一个课例,全员参与,组成课堂教学研究共同体,全程对话,交互渗透,多向生成,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优势。这种跳出学科看学科的教研活动,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了同伴互助的作用。
“大对话”有广度,但深度不足。于是,2006年,金水区开始进行精品课例研究。通过精品课例研究,广大教师学会了进行深度的课堂教学研究,解决了困扰学科教学的共性问题。为了突破“就课论课”研究方式的局限性,实现教研、科研的无缝对接,2007年,金水区又开始了专题式研究,从课堂教学中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深层次的问题,形成专题,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系列性的研究。这样的研究,以问题为主线,从课堂教学中来,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行学习、反思、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回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验证。在专题研究中,将课型作为重要的研究专题。金水区以学科教研组为基础单位,以课型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学科课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通过选取不同课型的一节或几节课进行课例研究,发现每一种课型的特点,总结每一种课型的模式,把握每一种课型的规律,帮助教师提升学科驾驭能力。从课改之初的关注教师一节课的得失,到如今关注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金水教育正以扎实的课题研究引领着教师不断成长。
从“督导”到“视导”,服务学校科学发展
随着课改工作的全面推进,用新课程理念评价学校的改革势在必行。从2007年开始,金水区本着“关注过程、交流互动,促进发展”的原则,变“督导”为“视导”,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了教学视导工作。
视导小组的成员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机关人员组成的情况,由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各学校业务领导和特级教师、省管专家、骨干教师组成,每学期选取三到五所学校进行视导。视导组成员每到一所学校,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一块儿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针对学校在管理、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每一次视导之后,全体视导组成员对学校的班子成员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反馈,提出本次视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学校依此制定改进措施或调整下一步工作思路。
这样的视导,充分发挥了评估的诊断、导向功能,由关注“文本”向关注“人本”转变,由关注“材料”向关注“实践”转变,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视导人员不再将学校视为被督察者,而是以服务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由评判者向共建者转变,使评估回归其本来面目。在这种背景下,学校能够不回避问题,以真实面目示人,请视导人员诊断、审视,帮助自己找到新的发展点,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1年,金水区实施建设教育强区战略,明确提出:“着力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打造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突出内涵发展这个中心,走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多元课程”“情智课堂”是金水教育人对时下教育发展深刻思索后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核,是金水区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金水区的课改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很好地回应了“课改改什么,怎么改”的时代命题。
(本栏责编 慕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