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新闻筛选之我见

2012-04-29蔡薇郭端静

新闻世界 2012年9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合肥广播

蔡薇 郭端静

【摘要】当今是发达的信息时代,为媒体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广播编辑对本地新闻的筛选变得十分重要。广播新闻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像报纸新闻那样作长篇幅的深入报道。所以对广播而言,什么新闻可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百姓幸福指数,民生变化等等,就需要采编人员对新闻进行鉴别、选择,在大量稿件里筛选出优质的新闻,以保证广播新闻报道的质量。

【关键词】广播新闻筛选新闻取舍

广播新闻采编是一个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过程,而新闻的筛选则是这一系列过程中的第一因素,新闻筛选不仅是重要的把关行为,也是保证媒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它要求编辑既要掌握新闻的筛选标准,也要注重筛选的技巧,对本地每天发生的新闻要独具慧眼,对中央媒体的新要求要及时领会,针对新闻流程、新闻内容、报道时机、受众需求和媒体需求,有思想有技巧地进行新闻筛选,以确保优中选优,精中选精。

一、采编中“舍”的技巧

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新闻筛选是新闻采编中第一环节,这一环节要掌握好“舍”的技巧,选取精华,舍弃糟粕。只有选出稿件中的精品,才能保证稿件的质量,提升媒体的品牌。

1、采访过程中的“舍”

采访是获取新闻的第一步,正如人们所说,好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这句话体现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如今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对于每天出现的大量新闻,作为广播编辑,筛选出听众所需要的新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众多媒体竞争第一时间发现具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怎样针对广播的受众,从广播新闻的真实、快速,现场感强等特点,深入采访、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合理运用新闻背景,抢得报道先机,就要求编辑要独具慧眼,对有价值、有背景包括采访有一定难度的新闻,及时对记者进行采访指导,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千万不可“听风就是雨”,认为受众喜欢,或接到受众的电话,不作深入思考,不作取舍,就片面去报道。一些看似偏激的新闻素材,作为编辑更要冷静,要在偏激的问题中找到好的契合点,甚至可以将负面新闻正面做,这样的报道不仅不会失去新闻的真实性,还会帮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2009年“五一”黄金周后,有记者给编辑报了这样一个新闻线索,说黄金周期间,有些民营企业让职工加班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兑现加班工资,尤其是对一些女职工晚婚晚育,本可以获得国家法定的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其他福利的,也不能兑现。根据这一线索,我们经过思考,从守法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做法显然不对,有悖于《劳动法》等法律规定,更不合情理,所以如果找到当事人,用事实说话,做一篇录音新闻还是不错的。通过与记者沟通,我们明确了要采访的内容。可事后当编辑看到新闻稿件时,发现内容有些走样。原来当事人心存顾虑,记者没有录到他们的讲话,因此这篇稿件没能触及到问题的本质。记者在合肥计生办了解有关生育保险的政策时发现了一个新闻线索,就是他们刚刚推出了一个惠民利民的生育保险新规定,我们结合当前人们反映的问题,指导记者再去采访,写这个新政策出台前后的背景。于是,一篇题为《合肥推行生育保险新规,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市民少掏腰包》的新闻很快播出,就是这条经中央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在当年国家计生委开展的好新闻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

这件事例说明,不管是采访还是编辑,新闻的取舍很重要。作为编辑要清楚要什么样的新闻,对有些拿不准事实的新闻,一定不能勉强。对一些新闻线索,或者难以采访到的素材,一定本着对受众负责的精神,有舍有取,该舍的就得舍。其次对新闻整个编辑过程都要了解,具体分析,找准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知此知彼,正确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2、编辑过程中的“舍”

一是对新闻素材的筛选。大家知道,广播新闻结构形式是由广播新闻特点决定的。广播新闻要吸引听众有听下去的欲望,结构上就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采访对象有两人,报纸新闻可以对双方的讲话内容穿插介绍,形成一种对话式结构。而广播则只能以人来划分内容,不在一个人的讲话中穿插另一个人讲的同样内容,常常是将一个人的话介绍完了再介绍另一个,这种结构要求是广播新闻的特点。这个特点就要求广播编辑在记者或媒体通讯员提供的新闻资源中按要求有舍有分,对于新闻素材,尤其是一些敏感的新闻题材,可能在采访中会具有其他新闻来源不具备的优势,或其因采访人专业能力欠缺而造成素材和文字稿件某一方面的不足,这都需要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给予重视,不能因稿件少,而对新闻素材不加选择的播出。

二是抓住“新”字。做编辑的在新闻筛选时,要紧扣“新”字,新闻内容要新,报道模式要新,写作文风要新。新闻事实越具有新意,对受众就越具有吸引力。

新闻是易碎品,事情发生的时间距离新闻报道的时间越近越好。2011年4月我们去报道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遗骨安葬家乡安徽合肥大潜山的事情。中央和省内新闻媒体去了很多,对这样一个大型活动,我们怎样将广播稿件做深做活,并很快发送到央广新闻,报道模式的新鲜就显得十分重要。为避免应景式新闻,我们采访了好几位刘铭传的嫡系后裔、刘氏族人,以第一现场的的录音报道出现,稿件的新颖性体现了出来。我们采写的《刘铭传安徽与台湾共同的感念》一稿获得了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2011年度优秀对外广播节目奖、优秀合作节目奖二等奖。

在信息共享的时代,媒体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极少,而新颖独特的新闻视角是媒体的法宝。对新闻稿件的选择也是如此,只有角度独特,不随波逐流,广播新闻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模糊化处理。在编辑新闻时,很多稿件需要进行模糊处理。因此,作为广播编辑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处理的技巧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一时没弄清的事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另外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宣扬社会道德。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都应做模糊处理;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更应慎重。

二、学会“换位思考”

众所周知,任何媒体都其受众群。作为广播媒体,若做出的新闻听众不愿听,新闻报道的导向功能和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所以在编辑稿件时,既要考虑事件本身的价值,还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做到这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换位思考”。这就要求编辑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受众到底需要什么,想知道什么,喜欢听什么。好的编辑必须清楚他编的新闻给谁听,为谁服务,受众是哪一类人群。

例如,发生在合肥的少女毁容案,讲的是合肥17岁少女周岩因拒绝同校男生陶某的求爱,而遭对方泼洒打火机油焚烧,惨遭毁容。此消息一出,就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周岩母亲发出的微博《花季少女拒绝求爱遭烧伤毁容,请广大网友救救我的孩子》在短时间内的转发就高达上万条。此后,有关周岩以及这个消息幕后的一系列猜想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合肥本地人来说,出于心理、地理上的接近性,对此事更为关注。所以无论是本省、本市媒体还是其他省的媒体,均竞相报道。从《安徽:少女拒爱被毁容案已进入司法程序》到《少女被毁容后全身伤痕起卧不便需父母扶持》、《合肥少女毁容案今天下午宣判周岩因身体不适缺席》,各家媒体都一步步挖掘新闻事实,并逐步揭示了事件的真相,满足了广大受众的“好奇心”,促进此案的进一步解决。

这是媒体立足当时当地,从受众的立场出发,换位思考,步步挖掘,最终满足受众需求,揭示事件真相的典型事例。

总之,作为一名广播新闻编辑,要充分认识当前传媒竞争的形势,通过自已的学习,从政治、思想、事实、价值等角度对所编辑的新闻稿作出准确评估,筛选出好的新闻,为受众提供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可听性强的精神食粮,更好地推动广播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蔡薇,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郭端静,安徽师范大学)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合肥广播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新闻线索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生态合肥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