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出镜要“画龙点睛”
2012-04-29张婷
张婷
【摘要】谁能做出镜记者?首先形象要不错,说普通话能让人听得懂;现场有发现能力,知道如何利用画面展现现场;会采访,知道遇到突发事件如何积极应对;善于观察,知道在某一具体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会表达,知道在镜头前如何让观众喜欢看自己的现场报道。
【关键词】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敏锐观察知识积累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记者首先直接通过荧屏向观众报告新闻。近20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出镜记者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笔者踏入新闻行业有6年的时间,从最初在镜头前的紧张背词,到如今逐渐知道了该如何在新闻现场发现、表述和传播。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初探者”,笔者结合实践中的经验探讨如何做好出镜记者。
一、不做“画蛇添足”的出镜
出镜记者是新闻事实的传达者、现场细节的发现者、关键人物的采访者、事件的评论者。从传达新闻事实到发现现场细节,从采访关键人物到最后对事件的评论,这都是出镜记者在现场需要做的事情。现场报道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鸡肋式出镜
这类出镜只注重形式,无视出镜效果。打开电视,越来越多年轻靓丽的身影出现在新闻现场,手拿话筒,口齿伶俐、字正腔圆的播报着正在或刚刚发生的事情。他们是出镜记者,其中不少还是主持人。他们的报道,有的就像是新闻的口播,就是把播音员在演播室内的台词,搬到了室外新闻现场,起到报幕员作用。这样的现场报道就好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
例如,某市一大桥仪式上,记者以大桥为背景,在现场说到,观众朋友,这里是某某大桥通车仪式现场,该项目总投资多少钱,施工工期多长时间,建成后将给两岸人民带来极大的方便。这样的报道没有现场感,如走马观花。如果记者能够参与进去,步行或者乘车通过大桥,计算通行时间,然后再采访当地居民过去过河需要的时间,通过对比,大桥发挥的作用就表述明白了。
2、照片式出镜
此类出镜只注意镜头,不观察现场。一些地方台由于优秀出镜记者的缺乏,许多出镜现场都是由节目主持人代替。主持人固然普通话要好一些,但是由于长期的镜头前播音,注重着装、声音,但缺乏现场感。许多出镜记者在镜头前一动不动,就好像等着相机给他拍照一样,这种照片式出镜,自然很难给电视观众带来现场感,更难以在现场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点。
3、唠叨式出镜
唠叨式出镜只有信息,没有态度。在做关于某一现象报道的时候,记者把自己要说的词说完了,只强调问题的重要性,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其实也是对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记者在现场对事件进行点评,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不该出镜的出镜
不该出镜的出镜只注重报道行为,无视新闻报道伦理。有些场合,记者不合时宜的出镜,会给观众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在一次事故新闻的追踪报道中,某记者在重症患者的病房,非常大声的进行现场报道,甚至采访正在为病人会诊的医生,画面中还出现了病人的面孔。这种报道就是无视新闻报道伦理,这种关乎生命的现场,记者根本就不应该进入。
二、出镜体现记者的综合实力
电视新闻竞争比拼的是时效性,比拼的是记者现场报道的实力。现场报道是出镜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或者参与者的身份做出图像报道。报道以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声响、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吸引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使观众如临其境。
谁能做出镜记者?这个人首先形象要不错,普通话至少让人能听得懂,满口方言的报道,受众面太窄;在现场有发现能力,知道如何利用画面展现现场;会采访,知道遇到突发事件应如何应对;善于观察,知道在某一具体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会表达,知道在镜头前如何让观众喜欢看自己身在的现场。
究竟怎样的现场报道,才是出色的现场报道,什么样的出镜记者才是观众喜欢的出镜记者呢?2008年5月12日,当汶川大地震的灾难瞬间降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的现场报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从海拔五千多米的珠峰,直接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成为第一个深入灾区的央视女主播。她的报道以细致入微、敏锐观察取胜,讲故事生动感人,点评具体独到,体现了一名记者的不凡实力。
三、做“画龙点睛”的出镜
西方电视新闻界有个习惯,凡是适合出镜的新闻,绝不采用其他形式去报道。“出镜记者”一词本身就是个舶来品,英文“出镜记者”直译过来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但归根到底,出镜的最高追求是观众爱看、愿意看。
1、弄清报道的是什么
不同的新闻有不同的出镜方式和理由。我们所做的新闻大致分为4种:车祸、起火、坍塌、燃气泄露、城区积水等城市动态;公安、城建、工商、质检、物价等常规报道;领导活动、党政会议、新闻发布、听证会等时政新闻;洪水、干旱、地震、沉船、矿难等灾难事故。首先要辨明所报道的新闻属于哪一种,做符合新闻定位的出镜。
如突发新闻的出镜,就需要还原现场,看见什么说什么,有的放矢抓细节,多用动词,方位词,适当使用名词,切忌使用很、非常等形容词;而灾难报道需要以人为本,发现鲜活的现场,感人的细节,动情的故事,选择报道的小切口,报道灾难本身、现场救援和灾后重建等;还有一些新闻,比如主题平淡的一般性会议,总结式典型报道等就不需要记者出镜。
2、“眼鼻口耳”总动员
电视媒体是只能看、只能听、不能闻、不能摸的媒体,而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闻、能摸,所以记者应把在现场的感触说出来,调动各种感官系统,以弥补有声语言信息传达的缺憾。如现场看到最清晰的、听到最多的、闻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等等,这样的现场出镜,能给观众带来直观的感受。如某记者在动物园做一条关于熊猫的新闻时,饲养员正拿着一瓶熊猫最爱吃的东西,却卖了个关子,不告诉记者是什么。为了探明真相,那位可爱的出镜记者,就现场尝了一口,然后知道原来是蜂蜜,熊猫也爱吃甜食。这样的出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语言表达要有张力
以恰当的方式,贴切的语言,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语言的表达要有张力,敢停敢放、虚实、强弱、高低、快慢相结合。报道的节奏要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而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抑扬顿挫,爱憎分明。这样,报道才能以情感人,引起观众情感共鸣。
4、依托现场细节
现场报道之所以观众爱看,是因为人物声音、画面和新闻现场同步播出,未经过后期编辑加工,原汁原味。所以记者在出境时候,要善于利用现场,尽量依托现场的细节、道具、背景、人群等。如:在唐家山堰塞湖,一般记者报道容易用数字展现,“底下将近3米,高度将近2.5米。”白岩松的方式是,“我现在身高是1.79米,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样就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和真实感。
5、知识积累至关重要
一条好的现场报道应该描述细致、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即席发挥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这些都是以丰富的知识积累为基础。“神六”“神七”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是张泉灵在发射基地流畅的现场报道。其实早在三年前,她在一次去美国出差的机会中特地自费去了肯尼迪航天中心,那时的她就开始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报道做准备了。□
(作者单位:亳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何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