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酬中的官脉

2012-04-29黄一鹤

记者观察 2012年9期
关键词:座次海瑞饭局

黄一鹤

古代官系网离不开人的运作,有人的地方就有应酬,忙于各种应酬的大小官员们,对应酬可以说是既爱又恨。爱的是:应酬运用得好,便能成为官场进阶的敲门砖、开门钥;恨的是:应酬太过复杂,不好掌握,若是一个不小心,弄巧成拙,那就万事休矣。以吃会友

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又说“人生在世,不过吃穿二字”。因此所谓的“饭局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这个古老民族的骨子里,而官系网的编织,同样与“饭局”这个词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饭局不是万能的,没有饭局是万万不能的。饭局文化,可以说是观察中国几千年来官场变化的一个窗口。所谓的历史纵横、文化长廊、风土人情、上下五千年,其实都蕴藏于简简单单的吃喝之间,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也,往往一局饭罢,有经验的官场人也同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心领神会之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研究中西方文化的易中天教授,对于饭局的政治性也颇有见地,他在《闲话中国人》一书中对“政治就是吃饭”有着详细的解释:“政治既然即吃饭,则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可以说,这一句话就道尽“饭局”这个词的千般意思,揭示了在中国这个社会,各路官场达人将简单的饭局上升到体系化、制度化甚至艺术化的程度,让官场菜鸟们颇感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懂得这一点的人是肯定会处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的。而这种吃亏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在桃园结义后,一起讨伐黄巾军,大小几十仗打下来,累积了一些战功,刘备就被封了一个县尉,相当于县武装部长兼公安局长。

刘备上任几个月后,有一次,有个所谓的督邮路过这个县,按规矩刘备得大摆筵席招待这位上官,但刘备一个卖草鞋的哪知道这关窍,所以完全没有准备。督邮到了之后,看到一副冷冷清清的场面,连碗清汤寡水都没有,心中顿时对这个不懂规矩的小县尉十分恼火,便使出手段故意刁难,逼迫刘备手下的工作人员指控他欺压百姓。张飞得知后大怒,将督邮揪出馆驿,痛打一顿。打完之后。刘备这县尉的官自然也就做不成了。

其实有时候,在官场上请客吃饭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而遵不遵守这个规则就成了官场中人识别自己人的一种标准。在这样一种认识下,那些不愿意投身“饭局泥潭”的“高清”人士又怎么会不被排斥呢?

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担任浙江淳安县知县。这个县长和现在的招待所长差不多,要接待一批批过往的官员、军人及其亲朋好友,经济负担极其沉重,县财政经费也多数用在接待上。

按当时常规,接待一位路过淳安的普通官员,以米价折算,大约要7000元,而省长、部长级别的则要10万元。

海瑞是个正直的清官,偏就不愿意遵守这种潜规则。他暗自算过,一般官员的伙食费、回程路上的用船、用夫,加起来有150元就够了;如果是上司来,或是朝廷大员路过,再加个餐,多做几个菜,也就200元。他就按这个标准接待。

海瑞当县长的第一年,总督的公子路过淳安,招待所所长用150元的标准接待。结果胡公子大怒,把招待所人员倒吊起来出气。胡公子在其他地方一向是被以副省长级别(约5万元)来接待的。到了淳安,海瑞这个七品芝麻官,不但不迎送,不宴请,竟然敢拿150元来招待自己,自尊心极强的胡公子发怒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吃了一个大亏的海瑞却并不吸取教训,之后仍然是我行我素,不按照当时官场的“饭局潜规则”来,还是奉行自己那套简单标准,甚至颇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上任未久的左副都御史(相当于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第一副主任)鄢懋卿奉旨往两浙、江淮诸地区巡视。当时正是“江南三月,莺飞草长”的旅游旺季,所以鄢都堂“与妻偕行”,还特制了一顶五彩双人轿。

都御史亲自巡按的任务之一,就是行使对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者的弹劾权,所以自当先作表率,故一路预先发文,通知各处说,本都堂素来喜欢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帐,最好以俭朴为尚,不要过于奢侈。不过省府州县各级领导,都熟悉“官场话”背面的游戏规则,是以沿途每站置酒办宴,动辄花费千金,又另备巨万的厚礼,以孝敬鄢夫人或者路上盘缠等名义送出,并不妨碍鄢都堂履行公职。

在淳安当招待所所长的海瑞硬是不服,但也知道直接对抗行不通,便特地上了个禀贴给鄢懋卿,说是据卑职派人探询,得知大人所到之处接受的招待和正式通知恰好相反,所以颇感为难。如果照通知办,唯恐获简慢之罪;大肆招待,又深怕违背了您俭朴为尚的本意。恭请批示该怎么办呢?

鄢都堂知道海瑞这个人是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只得批复:当然照我的正式通知办。旋即下令绕道过去,放弃了对整个严州府的视察。

往后的事,表面看来皆同鄢都堂无关:其部下袁淳御史另找题目,参了海瑞一本,就此埋下祸根,使这个七品芝麻官迟迟不能提升。与此同时,严州知府获知鄢都堂突然改变行程,竟出于海瑞不肯盛情招待的缘故,惊恐交集,马上将其召来,拍着桌子怒斥:你的官究竟有多大,竟敢如此惹是生非?海瑞坏了仕途,还要挨上级批评。正所谓:辛苦钻营几十年,不如谈笑饭局前。如何以吃会友

要弄明白为何饭局酒宴在官场上有着纽带的作用,就不得不从其性质上说起了。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关系和人情的构建需要沟通和交流,正式的沟通碍于一定的环境、时间和情境的限制,而不免显得刻板和程式化,而非正式沟通相比较而言更为随意和自由,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相互了解和促进交流。

吃饭席间,人们是面对面的互动,沟通更加随意,效果更加有效。加之酒精本身可以放松神经,使非正式沟通更加通畅。人们畅饮之后,兴奋多言,更加显露天真本性,于是没有了官场的架子,有的只是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和谈笑风生。

然而,尽管饭局只是非正式的场合,要想将饭局玩转,真正将这一场场没有硝烟的酒宴变成自己的“进阶之宴”,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官场发展,饭局上的规矩也形成了一整套不容忽视的系统,若是没有弄清楚这些规矩就贸然上去,结果恐怕是事与愿违。

首先,饭局社交离不开饭桌。有人说,中国的饭局是世界上最繁文缛节的饭局,比如“排座次”,凡是饭局都有主座,主座是指正对门口的中央位置。主座一定是主人来坐的。主座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主陪”。主宾和副宾分别坐在邀请人左右两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座上都算失礼。通过分配座位,中同人暗示了谁对自己最重要。座位安排实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映射。

这种位次的排列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工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在房屋中的宴席,座次的尊卑和房屋的结构有关,一般房屋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史记·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从中可以看出,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座次的问题算是举办一个饭局的最基础的部分,其次便是酒的问题了。一场宴席上面酒是绝对不可缺少之物,种种规矩有相当部分都集中在此。试以一个官场故事来细细说明。

汉景帝时,宰相田蚧因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王太后因此下诏让上流社会的人士都前去祝贺。宴会如期开始,田蚧率先敬酒。宰相敬酒,在座的宾客都纷纷离开席位,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这里我们看到,敬酒其实也和排座次是一个道理,按照权力高低分出顺序。也就是说,在场权力最高的人拥有优先权,而月,他可以选择先敬还是后敬,权力不如他的人纷纷离座表示态度。

之后轮到窦婴这个离休老干部敬酒时,景象就大为不同了,只有他的老朋友象征性地离开席位表示礼貌,大多数人都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而已。这就是在职官员和离休官员的不同待遇,也是官场人都心知肚明并默认的一种规矩。

这时,汉将军灌夫对窦婴遭受的冷遇感到不平,对大家都默认的规则感到不满,这也为他接下来的不智行为埋下了祸根。灌夫起身敬酒,按顺序当然是按照在场人权力大小来,因此先敬田蚧。田蚧作为领导,自然要拿一拿姿态,坐在那里动都没动,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可不能喝满杯。”

本来按酒桌规矩,灌夫应该知趣地和宰相田蚧干了这一杯,但灌夫却偏不,他见田蚧不肯痛快喝酒,便语带讽刺道:“你虽是一个贵人,但也应喝完我敬的这杯酒。”

这就犯了敬酒忌讳了:强劝领导喝酒。

田蚧果然坚决不干杯。灌夫随后转身走到临汝侯灌贤面前敬酒,这时灌贤正附在同僚程不识的耳边说话,没注意到他。灌夫又犯了一个错,他没忍住心中恼火,在酒席上开骂道:“我一向就说程不识不值一钱(成语“一钱不值”就出自这个典故),今天在这里你竟和他学妇人们的样子咬耳根子。

这话说得太要命了,酒席中非常忌讳这种撒泼式的叫骂,酒席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已经是十分失败了。只因为灌夫违背了宴席中的规矩,让大家都不好做,随后酒席不欢而散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时酒席的主人田蚧还想挽回,对灌夫说道:“程不识将军与李广将军同是东、西两宫的卫尉,你现在当众凌辱程将军,难道就不为李将军留些余地吗?”

灌夫却不听劝,说:“我今天就准备着头落地、刀穿胸,还管他什么程呀李呀的!”在座的客人们见到这种情形,就假装上厕所,纷纷离去。魏其侯窦婴也招手示意灌夫赶快走。

因为宴会是奉太后之命筹办的,灌夫在席间的无礼行为就显得十分严重。最后灌夫以“不敬”的罪名被捕入狱,面临掉脑袋的危险。

在官场上请客吃饭,再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说话的问题了,让所有人皆大欢喜是最大原则。上面故事中的灌夫之所以倒霉,说话不经大脑而得罪了别人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只有在充分掌握了饭局酒宴上的一些官场规矩后,才能运用自如,为自己的官场之路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座次海瑞饭局
“海瑞定理Ⅰ”的历史性反思
历史,在饭局中前进
美好的饭局不应该多于四个人
巧排座位
巧排座位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饭局
活字印刷式座次表
活字印刷式座次表
论海瑞的“廉名”传播及历史启示
饭局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