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2012-04-29王志强
王志强
【摘要】目前,一些媒体为了突出可读性,迎合部分受众的低俗化倾向,忽视了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从而出现了许多违背社会道德的报道,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影响。
【关键词】新闻媒体人文关怀弱势群体
目前,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热火朝天进行着,大批记者“俯身弯腰接地气,放下鼠标采民风”,写出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稿件。
“人文”,是指以人为本位,体现为对人的关注、尊重和重视。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和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只有不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让新闻报道多一点人性的光辉,才能契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主旨,才是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新闻报道需要人文关怀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新闻报道中,有感人至深的情节,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但现在,有些人对此却理解错误,认为情节越刺激,越曲折,甚至越低俗,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
每逢年终岁尾,社会上有一些民工,因为拿不到工钱被逼跳楼。这时,各家媒体总是争相报道这些事件,有些以对民工的关怀为主线,以民工辛苦一年,到年终却无法结算工资回家过年为主题进行报道;有些则以拖欠方不讲诚信为主线进行报道;但是,也有个别媒体,为了哗众取宠,以又见“跳楼秀”为主线,谴责民工以跳楼为手段。如此冷血的报道,突破了读者承受的道德底线,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甚至是抗议。
2011年10月23日,深圳宝安区一联防队员杨某,酒后来到王某家进行纠缠,其间有勒颈、拉扯、殴打等行为,随后又对王某实施强奸,藏匿在杂物房内的受害人丈夫杨某电话报警,杨某被当场抓获。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媒体纷纷赶到现场进行报道,并走马灯似地对受害者王某进行采访,让其讲述当时杨某施暴的情景,即使王某躲进被子内,仍无法幸免。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汶川地震的采访中,媒体一遍遍地让遇难者家属讲述当初恐惧的一幕。还有因公牺牲的英雄母亲,见义勇为牺牲的英雄家人,也常常会受到如此追问。
2004年9月4日,中央电视台在对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人质死亡人数的字幕,这种冷漠的态度,当即引起众多受众的谴责。
追求真相还原现场,一直是媒体的追求,但是一味地挖掘此类涉及当事人隐私甚至痛苦、恐惧的事情,要求受害者讲述心中的疼痛,就缺少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二、新闻报道怎样体现人文关怀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作为新闻媒体,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在新闻工作的过程中。
首先,在新闻采访中,应该体现出媒体人的人文关怀之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能够体现出媒体的人文关怀品质,但是在采访当中,记者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弱势群体进行交流,而是应该以平等的态度,仔细询问他们的生存状态和遇到的难题。如果记者采访中姿态较高,处于弱势的群体为了个人尊严,就会封闭自己内心的想法,采访活动极可能不欢而散。
其次,在图片拍摄中,也应体现人文关怀。在采访现场拍摄时,记者常常将镜头瞄准破败的城中村、下岗职工被骗后的悲痛欲绝、辍学儿童渴望求学的目光、待业大学生的迷茫和无奈等。这样的镜头一经刊出,一图胜千言,激发人们的关爱之心。
1991年5月,摄影家解海龙来到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小学,此时,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刚刚8岁。课堂上,苏明娟渴求知识的目光,被解海龙及时捕捉到,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大眼睛》照片,无数的心灵为之震撼,无数的感动托起了明天希望的太阳。
2002年5月7日,北方航空公司由北京飞往大连的客机在大连港外海域坠落,一百多人遇难。许多人可能都看过那张记录“5·7”空难的第一个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照片,画面很有现场感,被许多家网站和平面媒体采用,但是也受到许多读者和网友的批评。照片上是工作人员看到黑匣子被打捞出来时情不自禁鼓起掌的情景。照片拍摄的时机掌握得很好,记录的也是实情,但是,选图的编辑没有想到,这张图的喜庆气氛,在这次特大空难面前,显得非常不合时宜,让沉浸在悲痛中的死难者家属和读者感到愤怒。
还有在公安机关的“扫黄”中,经常会有拍到失足妇女被警察带走的镜头,为了保障这些妇女的个人权利,媒体都会给她们的面目打上马赛克,这些都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最后,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也要体现人文关怀。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起的俏,会给内文增色不少,但是一些编辑有时喜欢以偏概全、插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来描述悲惨的事件,常常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例如,在一些车祸中,有的媒体非常不道德地将头部受伤说成“挂头彩”,将车轧人写成“车轮从头越”,两车相撞说成“两车接吻”。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发展,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记者的使命与价值所在。一名有良知的记者,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应时刻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存放在心中、体现在笔下、呈现在受众面前。
三、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误区
媒体的低俗化倾向,不仅给媒体本身带来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对社会风气的破坏,对受众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为了避免低俗而追求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入误区。
每至暑期开学,社会各界会向贫困学生献爱心,许多企业组织各种大型捐资助学仪式,将一些学生请到台前,面向记者的镜头进行受捐,而有的学生为了尊严,不希望被媒体曝光拒绝上台,因此失去受捐助的机会。诚然,企业做慈善活动,是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媒体将一些躲闪镜头的受助者的图片或视频,公开刊登在报纸和荧屏上,是非常不合适的。
每年的全国助残日,也会有很多媒体来到社会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中心等处,采访报道一些残疾人接受社会捐助的新闻。这本是一件弘扬人间真情,提倡互帮互助的人文关怀新闻,但是由于一些过失或是没在意,而将一些残疾儿童的镜头公布于众,这不利于保护那些孩子的隐私,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
一位妈妈,因为儿子患重病来到省城求医,但面对高昂的医疗费,她只能求助媒体,同时,她也向记者委婉地表示,希望不要拍摄儿子的正面照片。原来,在来省城之前,当地的媒体对她儿子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刊登了儿子的大幅照片,报道出来后,儿子再也不敢上街,一出门就会被来往的市民认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当地的媒体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帮助,反而给他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提到人文关怀,有的人认为就是写苦,写惨,拍哭。于是,在采访活动中,一味地去刺激对方,让其一遍遍地讲述辛酸事,一次次地伤心落泪。还有的记者因为当事人的故事很平常,故意编造悲情故事,人为制造矫情点,这些都超越了新闻工作者的底线。
在采访时,媒体应尊重当事人的处境和人格尊严,而不是借助报道之名谋求“轰动”之效。在“非典”报道中,深入病房采访的摄影记者贺延光,为了保护那些病人,尽量避免病人的细节被曝光,经常运用象征的方法来传递信息。例如,他摄取过这样一个画面:病床上躺着一个不幸逝去的病人,而墙上的心脏监测仪显示出抢救结束,一个医生站在逝者的遗体前久久沉默。这样的定格,让人感慨沉思。□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汪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