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词“犬”与“狗”的演变研究

2012-04-29夏业梅

现代语文 2012年9期
关键词:常用词战国时期

摘 要:“狗”对“犬”的替换演变开始于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的书面语中,“狗”与“犬”表现出势均力敌的态势,“狗”的活跃性胜于“犬”,但“犬”仍有些许数量的使用。这一替换过程是在后代逐渐完成的,在后代“狗”逐渐成为指称狗类的常用词,“犬”则渐渐退出日常口语系统。

关键词:常用词犬狗演变战国时期

作为指称狗类的常用词,“犬”和“狗”是一对古今词,“犬”为古词,“狗”为今词。

《说文·犬部》:“犬,狗之有悬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从犬句声。”

段玉裁在“犬”下所作的注释为:“有悬蹄谓之犬,叩气吠谓之狗。皆于音得义。此与后蹄废谓之彘,三毛聚居谓之猪,竭尾谓之豕,同明一物异名之所由也。”“观孔子言,犬即狗矣,浑言之也。”这几句话是在说“犬”和“狗”析言则异、浑言则同。笔者在所能查到的先秦语料中,未见到“狗”特指“小狗”的句子,亦未见到“犬”特指“大狗”的句子,二词实际上被混用,都可用来指称所有的狗。就目前的资料看,“犬”的产生时间早于“狗”,甲骨文中有“犬”无“狗”。在常用性上也是以“狗”代“犬”的缓慢的演变过程。

笔者根据对现存语料的统计分析,认为“犬”“狗”二词的更替发生在战国时期。

战国以前,“犬”和“狗”在部分传世典籍中的使用情况如下:

书名 犬 狗

《周易》 0 2

《尚书》 1 0

《诗经》 1 0

《周礼》 15 1

《仪礼》 1 5

《论语》 2 0

《左传》 7 4

《国语》 6 4

《逸周书》 13 3

由此表的数据可知,“犬”出现46次,“狗”出现18次,“犬”的使用次数远多于“狗”。“犬”的典型用例如:

(1)犬马非其土性不畜。(《尚书·旅獒》)

(2)跃跃毚兔,遇犬获之。(《诗经·小雅·巧言》)

(3)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论语·为政》)

(4)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左传·隐公十一年》)

(5)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国语·楚语》)

“狗”的典型用例如:

(6)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周易·说卦传》)

(7)其牲,狗也,亨于门外东方。(《仪礼·燕礼》)

(8)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左传·闵公二年》)

(9)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国语·齐语》)

(10)都郭生生,欺羽生生,若黄狗人面能言。(《逸周书·王会解》)

在以上典籍中,含“犬”的词组(或复合词)有:豚犬、犬羊、犬、犬人、犬牲、犬鸡、犬服、犬马、畋犬、狡犬、鸡犬。含“狗”的词组(或复合词)有:狗马、吠狗、鸡狗、国狗、瘈狗、刍狗、白狗、黄狗、短狗。这表明在战国前,“犬”的构词能力强过“狗”。“犬”的出现次数及构词能力,说明了“犬”是战国以前的常用词。

战国时期,“犬”和“狗”在部分传世典籍中的使用情况如下:

书名 犬 狗

《庄子》 4 12

《孟子》 6 4

《墨子》 22 29

《管子》 2 3

《荀子》 1 7

《礼记》 23 8

《吕氏春秋》 7 27

《韩非子》 4 24

《公羊传》 0 1

《穀梁传》 2 0

《战国策》 10 19

《大戴礼记》 1 2

《晏子春秋》 0 20

《纵横家书》 0 1

由上表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狗”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总的出现次数超过“犬”。“犬”的典型用例:

(11)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庄子·让王》)

(12)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孟子·告子上》)

(13)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荀子·王制篇》)

(14)守犬,田犬,则授摈者,既受,乃问犬名。(《礼记·少仪》)

(15)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子·内储说下》)

“狗”的典型用例:

(16)穴垒之中各一狗,狗吠即有人也。(《墨子·备穴》)

(17)东郭有狗啀啀,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管子·戒》)

(18)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礼记·檀弓下》)

(19)郑子阳之难,猘狗溃之;齐高国之难,失牛溃之。(《吕氏春秋·孝行览》)

(20)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战国策·韩二》)

在上面的几部典籍中,含“犬”的词组(或复合词)有:驽犬、犬兔、犬马、犬羊、鸡犬、吠犬、守犬、田犬、犬豕、犬彘、犬马、犬猪、良犬。含“狗”的词组(或复合词)有:狗马、走狗、狗屠、狗足、吠狗、鸡鸣狗吠、狗彘、乳狗、鸡狗、狗豕、狗肝、畜狗、良狗、猘狗、狗牛、饥狗、守狗、群狗、白狗、刍狗、狗犬、狗犀、狗尸、狗走、狗旗、狗狶、胡狗、死狗、猛狗、公狗、狗国、狗门、狗矢、狗盗。

通过二者组词情况的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这一时期,“狗”的构词能力是“犬”所无法比拟的,由“狗”组成的词或词组所指范围比“犬”大。这说明在战国时期“狗”的生命力已经超过了“犬”,已经是言语交际中极为活跃的常用词,故而可以自由地和其他词或语素结合使用。

由以上通过对两个时期内“犬”和“狗”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判断出:汉语在指称狗类这种家畜时,战国以前以“犬”为常用词,从战国开始逐渐以“狗”为常用词。

然而,在《孟子》《礼记》《穀梁传》里,“犬”的出现次数多于“狗”,而且《墨子》里“犬”用了22次,这说明在战国时期“狗”的常用性虽然胜于“犬”,但并未完全取代“犬”,“犬”仍保持了些许的使用量。新词替换旧词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狗”对“犬”的替换是在后代逐渐完成,战国时期应该算作二词替换演变的起始阶段。现代汉语里,“犬”几乎完全退出了口语系统,大多数情况是作为一个语素出现在一些稍具文言色彩或科学色彩的语词中,如“犬科”“犬齿”“犬马、“犬牙交错”等。

同义或等义是二词替换演变的前提条件。虽然古代有将“犬”和“狗”析言的情况①,但实际语料显示的是二词的等义,上古典籍中的许多异文现象可作证明:

A

(21)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左传·僖公四年》

(22)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故诛太子。《吕氏春秋·离俗览》

(23)覆酒于地而地贲,以脯与犬,犬死。《穀梁传·僖公四年》

(24)骊姬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国语·晋语二》

B

(25)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6)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同上)

(27)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庄子·胠箧》

(28)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孟子·公孙丑)

在这两组异文中,“犬”与“狗”交换使用,说明二词在实际语言中混合使用,几乎是等义的。这才使得“狗”对“犬”的替代成为可能。

我们认为,“犬”和“狗”的替换演变当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关。

(一)二词在造字之初是不同义的。

“犬”为象形字,是依“狗”的样子而造出的字,如孔子所说:“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狗”属犬部,是在“犬”的基础上而造的形声字。段玉裁在“狗”下作注:“未成豪,狗。与马二岁曰驹,熊虎之子曰豿同义,皆谓稚也。”这里用到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狗”和“驹”“豿”都是由“句”得声,古韵在候部;“驹”“豿”皆指动物幼崽,根据声近义通的原理,“狗”的本义可能正是指狗的幼崽,即小狗。

(二)现存的上古语料显示“犬”“狗”二词几乎等义。由不同义发展到几乎等义,没有在现存的语料中留有痕迹,可能完成在史前时期,也可能会在以后的考古挖掘中有新发现。“狗”由本义指称“小狗”发展到通指所有的狗,属于词义扩大,这一过程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关的。

人类在畜牧时代往往把牲畜区别得非常精细,造出了许多专名词语。如:A.马类,根据毛色造的字有“骍”“骝”“骊”“骠”“骓”“骢”“驳”等;根据驾车时的数量及不同位置造的字有“骈”“驷”“服”“骖”“騑”等。B.牛类,根据性别造的字有“牲”“牯”“犅”“牸”“犗”“犍”等。C.羊类,根据性别造的字有“羝”“牂”“羯”等。D.猪类,根据大小造的字有“豕”“豬(猪)”“豚”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过细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为适应词语双音化的趋势,在指称同一类动物中的不同小类时就可以用双音词来表示,如“白狗”“黑狗”等。于是在对牲畜以及其它动物的称呼上越来越简单化,即仅用一个词就可以通指一类动物,如用“马”通指马类,用“牛”通指牛类,用“猪”通指猪类,用“羊”通指羊类,“狗”用来通指狗类。

(三)在对常用词地位的竞争中,“狗”战胜了“犬”。这是缘于人类心理特点的影响。人们在表达对他人或对动物的亲昵时,往往倾向于在其名称前附加“小”字或使用隐含有“小”义的词语来称呼。而狗类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家畜之一,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在很早以前就被人类视为忠实的伙伴。“狗”的本义是“小狗”,被人们用来表示对狗类的亲昵也就成了自然的事。随着人狗关系的发展,这种亲昵的表达法经常使用,“狗”也就自然成了指称狗类的常用词。

“狗”对“犬”的替换演变开始于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的书面语中,“狗”与“犬”表现出势均力敌的态势,“狗”的活跃性胜于“犬”,但“犬”仍有些许数量的使用。这一替换过程是在后代逐渐完成的,在后代“狗”逐渐成为指称狗类的常用词,“犬”则渐渐退出日常口语系统。二词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关。

注 释:

①如:《尔雅·释畜》:“未成毫,狗。”《仪礼·既夕礼》“白

狗幦”郑玄注:“未成豪,狗。”《礼记·曲礼上》“效犬者左牵之”孔颖达正义:“然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 ,小者为狗。”

参考文献:

[1]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9.

[2]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4]魏德胜.《韩非子》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

[5]张能甫.郑玄注释语言词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

(夏业梅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30601)

猜你喜欢

常用词战国时期
试论战国时期的楚墓人殉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苏秦“锥刺股”苦读
孟子说仁德
短文两则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诈与妄 奚可焉 凡出言 信为先
外语教学中的非词语化现象研究*——以常用词gain, run 为例
因小失大
春节用语的英语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