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2012-04-29罗玄
罗玄
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思想,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更是教学生涯的一个新开始,因此作为教师需要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目前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 改变观念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此次课程改革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因此,教师也要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为新课改的推进服务。
● 改变教学方式
教育发展到今天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教师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注重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更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只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 担当多重角色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同时,教师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 树立创新意识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具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要有创新精神、要能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 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现代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需求,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