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以及方法对策
2012-04-29连宏宇
连宏宇
【摘 要】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在我国青年中所占的比例也在增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和行为方式也能反映出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他们的品德素质是构成国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客观地指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并理性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 问题; 对策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才思想道德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境界的思想道德素质、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求的精神”。另外,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社交等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思想道德问题,因此,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高校德育回应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职责。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上说,绝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具有崇高的爱国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等,但部分也存在着一些道德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于现状,自我中心主义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舒适的生活方式是部分大学生艰苦意识消退,进取精神弱化,在对未来进行设计时,完全以自己的发展为取向,忽略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而从另一方面,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虽然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其中也不乏一部分人满足于毕业后找份好工作。
2.虚荣心强,功利色彩重
一方面,表现在学习中的投机取巧,平时不努力学习,考试只好在考场上耍弄手段,论文写作时害怕思考,东拼西凑。另一方面,表现为心态浮躁,不去通过认真做事使自己得到锻炼与成长,而是通过形式主义来满足虚荣心。毕业求职时一味追求去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希望获得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但由于自身能力和社会客观就业环境的原因,大学生的这种愿望有时候得不到实现,从而产生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的情绪。一些大学生与人交往抱有一种趋上心理,总是渴望结识比自己优越的人,希望从对方那里获得某种好处,而不愿与对自身直接利益关系不大的人交往。
3.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人强烈的进取意识,如考研、考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突出自我表现。但有的同学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忽略了最基本的社会公德素质的培养,没有养成很好的文明礼貌行为和生活习惯。尤其是有些学生家长长期以来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助长了他们的错误行为如撒谎、懒惰、骄横、举止粗俗等,导致了个别学生人格不健全,出现了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唯我独尊的道德偏差现象。
4.诚信与责任意识缺乏
部分学生由于诚信观念不强,就业时不守承诺,匆忙签约,随意毁约,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还有的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在具有偿还能力时能拖则拖,想侥幸“赖账”等等。另外,由于部分学生的责任感缺失,有些大学生视恋爱为儿戏,不顾后果,给双方都带来了很大的生理、心理伤害。还有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同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对一些不正之风、不文明行为、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无动于衷。
二、产生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出现这些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功利充斥的社会环境的对大学生负面影响
我国正处在完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它鼓励人们物质利益观念的充分扩张,少数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社会上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社会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必然影响到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2.思想道德教育的滞后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过度重视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的缺点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没有高度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
3.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影响
青春期是大学生身体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状态的不稳定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情绪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对社会接触的不断扩大,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知识、阅历、经验等局限,看问题常常带有片面性,同时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很强,需要别人的关注和尊重,这种心理状况一旦得不到合理的协调和处理,就容易出现道德素质方面的问题,而由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这些问题又通常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对策
纵观当代大学生道德风貌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上的关注,注重对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条件下,要按照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2.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科学教育通过探讨哲学、文学、史学等人文问题来把握人的本质,可以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提高他们思想层次和人生的境界,从而学会全面的、辩证地看待问题,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我们应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处于走向成熟和定型的过程中。由于经验、阅历不足,面对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难免出现冲动和偏激,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使大学生有效自行地缓解这些压力,使他们的思想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这为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其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者本身就是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教育者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程度。教育者对自己讲的内容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是否充满热情,会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讲授者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和端庄的仪表等感染和陶冶学生。为此,高校思想教育者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