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苦行僧
2012-04-29马英
马英
我患糖尿病10年了,看到一些“糖友”在饮食上的摇摆不定,我就想起我走过的一些弯路。
初患糖尿病时,我误以为糖尿病不痛不痒,并不忌口,遇到美食像“皇帝”一样放开肚子吃。后来从医生那里得知: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根除的终身疾病,其并发症很厉害,往往危及生命。我精神上又感到紧张和恐惧,又像“苦行僧”一样啥也不吃,每日就以蔬菜、水果、肉类充饥,或仅以少许玉米面、南瓜粉等代替主食果腹。每次备膳总要用秤来称准进食的量,一顿只吃50克面条,哪怕多一根也要丢弃。那时我全身无力,常感疲乏,体重也不断减轻。
医生严厉批评了我这种做法,他说,患了糖尿病,表明体内的糖代谢过程出现异常,但并不意味着体内的糖真正过量。适当地减少饮食,尤其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这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重要举措。然而,这种限制应该建立在保证基本能量需求的基础上。血糖不能得以控制,就需依赖降糖药物,而不是进一步缩减饮食。
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详细、可行的健身、饮食计划,还把它贴在家里客厅的小黑板上,让家人监督提醒我。
首先,要决定患者每日允许摄入的食物总热量,按照我140斤的体重,我计算出自己大约需要9627千焦耳的热量,其中蛋白质占12%~20%(每日保证有一袋奶,一只鸡蛋,50~100克鱼、肉或禽类,50~100克豆制品);脂肪占20%~30%(每日食用油摄入控制在50克以内);碳水化合物占50%~65%(每日米饭摄入量控制在350克以内)。在此基础上,每日必须吃四大类食品,即谷类,肉、禽、鱼、乳、蛋及豆类,蔬菜水果类和油脂类。因为食物多样化是获取全面营养的必要条件,应该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均有,并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的动物内脏、蛋黄粉等。
在确定了每日总量后,我坚持少食多餐。具体操作时,可将每餐的食物分成三份,先吃其中的两份,留出一份放到加餐。为了食用方便,可将食物整体分。如早餐:牛奶一袋、煮鸡蛋1个、燕麦片50克,可先食牛奶煮燕麦片,10点多加餐时再吃煮鸡蛋。午餐:米饭、蔬菜、鱼或肉等,主餐时可少食25克米饭,午睡后就可吃一只中等大小(100~125克)的水果(如苹果、橙子、梨、猕猴桃、柚子等)。研究证实,水果中的果胶有降血糖的作用,果糖代谢不用胰岛素。考虑到水果含有6%左右的葡萄糖,如果我嘴馋一天吃1~2个中等大小的水果,则需少吃点主食了。晚餐同午餐一样,睡前半小时加服一小纸杯无糖酸奶,或两块苏打饼干加一小杯牛奶或等量的无糖芝麻糊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灵活变通。如当天有特殊活动安排,如郊游、参加文艺活动,热量摄入就应适量增加。
此外,我坚持谨遵医嘱服药,每日步行30分钟。计划实施还不到三个月,体质增强了,气色红润了,疲倦感消失了,体重也保持了,指标也稳定了,最主要的是增强了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