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深艺茂:清代经学家书法

2012-04-29高天成

艺术品鉴 2012年9期
关键词:张惠言阮元书法

高天成

清代(1644—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最想复古的王朝,中国最古老的定型文字——甲骨文就是清末被发现的。清朝既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终结,又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大总结。尽管这个王朝的政治、经济无法与汉唐盛世相提并论,但在文学艺术上,清代自有其不菲的成就。例如作为书法发展历史上又一个中兴期的清代书法,上可与唐代遥相呼应。

明代以降,董其昌被认为是二王嫡派,多受推崇。董其昌古淡萧散的书风固然在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俗即是雅,雅即是俗,千人一面时,董书被演绎得精巧妩媚、局狭寒俭,令人生厌。因此,一些有见地的书家有意识摒弃董书,别开蹊径,拓展了学习二王书法的路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这其中也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而书法家借古开今的精神和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使得书坛显得十分活跃,流派纷呈,一时蔚为大观。

纵观清代260余年,书法由继承、变革到创新,挽回了宋代以后江河日下的颓势,其成就可与汉唐并驾齐驱,各种字体都有一批造诣卓著的大家,所以说是书法的中兴时期。

当然,我们所说的书法兴盛,绝非是一个或者几个书家活跃一时,而是书家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探讨上深刻化,艺术风格上多样化,这也正是清代书法的真实体现。

除了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大腕书家以外,清代还有一大批学者书家,其中不少是研究成就斐然的经学家。如:钱大听、桂馥、张惠言、阮元、李兆洛、吴荣光、陈沣、俞樾、吴大澂等等。

钱大昕(1728—1804),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汉族,江苏嘉定人。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生前就已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钱氏为“一代儒宗”。

《清史稿·列传》中载:“钱大听,字晓徵,嘉定人。乾隆十六年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嘉庆九年,卒,年七十七。大听幼慧,善读书。时元和惠栋、吴江沈彤以经术称,其学求之十三经注疏,又求之唐以前子、史、小学。大听推而广之,错综贯串,发古人所未发。……”足见评价之高。

钱大听一生著作甚丰,著有《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宋学士年表》、《元史氏族表》、《元史艺文志》、《元诗记事》、《三史拾遗》、《诸史拾遗》、《廿二史考异》及《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等。除史学外,还有《三统术衍》、《四史朔闰考》为其研治天文历算学的代表作。

钱大听所著《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等,往往以考史论学的形式,隐寓对清廷弊政的不满,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忠良。

钱大听长期研究各代历史,精通各类碑文,博学强记。他的书法源于金石之学,善写汉隶,用笔古茂,奇趣纵生;楷行苍逸朴健,具有宋元的书法风致,但说到底,他的书法成就还是得益于他深厚的学养根底。

桂馥(1736—1805),山东曲阜人,字未谷,一字东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自刻印日渎井复民。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云南永平县知县。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杰出学者、著名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著有《说文义证》、《缪篆分韵》、《续三十五举》、《札朴》、《晚学集》、《清朝隶品》、《诗集》等。

桂馥认为“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主张学者能引申贯注,便于后学。桂馥倾毕生精力治文字考据之学,但他能不被时尚所固,时常批评时下学风,补朴学之不足。

桂馥精通文字学,以《说文解字》与经籍相参照疏证,写出《说文义证》50卷,对字义有独到研究,成为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此外还撰有考证经义、文字、名物的专著《札朴》,援据宏富,辨证精详。

桂馥的隶书更多表现的是学者的理智和谨严,笔墨技巧应规入矩,结字工稳平实,他的书法艺术长期浸淫于汉碑,工稳淳朴,笔力雄劲,厚重古拙,整严润健,尽得汉隶风神之典范。《艺舟双辑》评其为“分书佳品上”。

现存济南千佛山历山院《历山铭》隶书石刻,即由其所书。除书法之外,桂馥还兼能山水画艺,宗倪、黄。晚年好写生,时不时作墨竹一丛,苍苔数点,意趣横逸,时人评之在陈道复、徐渭之间,不谓不高。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人。年十四,为童子师。嘉庆四年进士,充实录馆纂修官,后改翰林院编修。

张惠言是常州词派的开派领袖,但更是深通易学的古文经学家,这一特殊身份决定着他的词学不可避免地带有易学的印记。

张惠言短短的42年生命中,有为之年不过10余载。惊人的抱负和毅力成就了他在经学、词学、散文、骈文、书法等领域的伟大成就。他的词学成就被今人奉为词学经典,文学成就被今人列为明清八大家之一。

张惠言早岁治经学,工骈文辞赋。开创阳湖派。后又学韩愈、欧阳修,“不遁于虚无,不溺于华藻”。著有《游黄山赋》、《赁舂赋》、《邓石如篆势赋》、《送恽子居序》、《词选序》、《上阮中丞书》、《茗柯文编》、《茗柯词》等。

嘉庆二年,他所编的《词选》行世。《词选》选录唐、五代、宋词凡44家、116首。强调词作应该重视内容。张惠言《词选》辑录苛严,对历代词人的评论,比较公允恰当。

张惠言自己的词现存46首,数量不多而颇有佳构,值得一读。

张惠言的诗词文章饮誉天下,但他传世的书法作品却不多见,其书法以篆书见长。书风工稳端庄,静默娴雅。

阮元(1764~1849),扬州仪征人,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谥号“文达”,清代名臣,著名经学大师。在经史、数学、天算、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阮元的祖父阮玉堂,武进士,官至参将。父阮承信是学者。阮元5岁从母学字,6岁进学。清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大考,取得一等第一,乾隆召见。曾任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晚年任体阁大学士。阮元为官清廉,善察民情。阮元知识广博,在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等方面均有极高造诣。培养了许多人才。

阮元精于金石,尊碑仰帖,著有《中州金石记》,特别是《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两部著作,力倡宗法北碑,此观念对晚清书坛影响深远,同时也奠定了其在书法史上的一流理论家地位。阮元以经学家客串书法家,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为其后的书法发展明确了方向。

李兆洛(1769~1841),字中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人。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清代学者、文学家。精考据、训诂之学,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所作文章,能贯彻自己的主张。所选《骈体文钞》为历来最好的骈文选本,标举魏晋、六朝宗旨,为后世所重。撰《养一斋文集》。辑有《皇朝文典》,《大清一统舆地全图》,《凤台县志》,《地理韵编》,《骈体文钞》等。

李兆洛书学功底极深,尤善行草。

吴荣光(1773~1843)原名燎光,字殿垣,一字伯荣,号荷屋、可庵,别署拜经老人、白云山人,南海人。清代诗人、书法家。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迁监察御史,历陕西陕安道、福建盐法道,福建、浙江、湖北按察使,贵州、福建、湖南布政使,湖南巡抚,降福建布政使等。

吴荣光于金石书画,鉴别最精。学阮元,嫡传阮学。据传在阮家得见珍贵书画、文物,因而精研碑帖拓本,成为著名鉴藏家、金石学家。著有《辛丑销夏记》、《吾学录初编》、《白云山人文稿》、《绿伽楠馆诗稿》、《筠清馆金石录》、《历代名人年谱》等。

陈澧(1810~882),字兰森,人称东塾先生,番禺人。少贫,旅食宜宾。学画于钱塘陈森圃,部署有法,密而不繁。江夏彭瑞毓见而好之,招致门下。复出其家藏名画,使沣纵观,技益进,名益高。道光十二年举人,选河源县学训导,归为学海堂学长数十年,至老为菊坡精舍山长。博览群书,凡天文、地理、算术、古文、骈文、填词,无不研究。篆书茂密雄强,隶书朴茂,行书宗欧阳询参以苏轼,善画山水、花卉,尤工水仙及菊。卒年七十三。

陈澧历经仕途坎坷以后,便不再挂念功名,而专心于学术,会通汉宋之学,著述甚丰,广涉经学、史学、音韵学、文字学、声律、音乐、地理学、数学、书法及诗词学等众多领域,成就卓越,成为晚清岭南学术最具影响的杰出人物。

陈澧一生著书数百卷,学问淹通,著述专精。尤以《切韵》、《声律》、《水道》诸书,学者服其精博。其著述已见刊行的主要有:《说文声表》、《切韵考》、《切韵考外篇》、《声律通考》、《水经注西南诸水考》、《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禹贡图》、《水经注提纲》、《汉儒通义》、《东塾集》、《东塾读书记》、《朱子语类日钞》、《陈东塾先生读诗曰录》、《三统述详说》、《弧三角平视法》、《摹印述》、《忆江南馆词》、《申范》、《毛本梁书校议》、《公孙龙子注》、《琴律谱》、《肇庆修志章程》、《学海堂志(续)》、《东塾遗书》等。毕生读书所得,荟萃于《东塾读书记》中,破汉、宋门户之见,集晚清学术之大成,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俞樾殿试中第十九名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成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后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一生孜孜不倦致力教育,辛勤笔耕,著有~7i"卷学术巨著《春在堂全集》。

俞樾是晚清有影响的学者。他长于经学和诗词、小说、戏曲的研究,所作笔记搜罗甚广,包含有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珍贵资料。善诗词,工隶书,学识渊博,对群经诸子、语文训诂、小说笔记,撰著颇丰,主要著述有《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等,辑为《春在堂全书》,凡500卷。时人云“李鸿章只知作官,俞樾只知著书”,倒也有趣。

俞樾工书法,以篆、隶法作真书,别具一格。寻常书札,率以隶体书之,尤工大字。光绪三十二年俞樾手书了《枫桥夜泊》石碑。章法稳重,笔意浑圆,挥洒淋漓,古雅拙朴。

吴大激(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书。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同治初客沪,入萍花社书画会。清同治七年进士,光绪十二年擢广东巡抚。光绪十三年八月,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光绪十八年授湖南巡抚。中日甲午战争起,他率湘军出关收复海城,兵败革职。

吴大澂一生喜爱金石,并工诗文书画。主讲龙门书院。少从陈硕甫学篆书,中年后又参以古籀文,益精工。题跋行楷方正流丽,独树一帜。兼长刻印。作山水、花卉,用笔秀逸,尝仿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及临黄易访碑图尤妙。精鉴别,喜收藏,尤能审释古文奇字。著有《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愙斋集古录》、《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意斋文集》等。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职。卒年六十八。

虽说清代是封建末世,但其文事之盛,譬如书法成就之大,足令我辈汗颜。

猜你喜欢

张惠言阮元书法
年谱编撰对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作用
——以张惠言为例
西斋茶廊坐雨
张惠言“一生未有诗作”再议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寒士情愫与学人胸襟
书法欣赏